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如何避免成为踢猫效应中的踢猫者?

如题所述

上班路上,遇到朋友,看到朋友气鼓鼓的样子。一问情况,原来朋友刚才在家,跟孩子爸吵了一架,昨晚孩子爸在外吃饭,很晚才回来。早上,朋友很生气地说起了昨晚的事,孩子爸听了朋友的指责,刚开始没说什么,却批评起孩子吃饭慢吞吞的,把孩子说哭了,一大早,弄得心情不好。

本来是一件小事,朋友的情绪不好,指责了孩子爸,孩子爸理亏,不敢跟朋友说什么,只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这就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踢猫效应”也可以说人的坏情绪的转嫁,被转嫁的对象往往是弱小的人。


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踢猫效应”,父母把坏情绪转嫁给孩子,自己可能成为踢猫者,而孩子可能是被踢者,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孩子是最弱小的。

在现实生活中,都活得不容易,人们每天要面对很多压力,来自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孩子教育上的压力……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有时候会产生坏情绪,很多人为了各种原因,压抑着自己的坏情绪,压抑久了,有的人要为坏情绪找个发泄的出口,会把情绪撒在比自己弱的人身上。

在单位里,被领导批评,即使心里有气,你也会控制情绪,不会随便的把气撒在同事身上,因为你知道,那是不理智的。当你心情不好回来时,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在看电视,你的情绪会一下子爆发,冲着孩子大吼,“作业没做完,就看电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为什么能在孩子面前毫不顾忌的发脾气,因为孩子在你面前是弱小的,无法反抗。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表现的“踢猫效应”,影响到孩子,可能把孩子从被踢者,变成踢猫者,给他人带来伤害。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最早的,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刻的。

卢梭曾说过:“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而父母的情绪时刻影响着孩子。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斯霍勒博士说,孩子在出生后就有了情绪机制的基础,但因为小还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需要有人去引导,而这个人是与孩子亲密接触多的人,一般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他会参照父母的情绪管理办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情绪管理模式。

父母是个情绪平和的人,孩子也会是个不乱发脾气的孩子;父母是个暴躁的人,孩子也可能是个性暴躁的孩子,一不如意,就会发脾气。而一个不会控制情绪的父母,随便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孩子也会把坏脾气,发在别人身上。

朋友决定在孩子暑假给孩子报个跆拳道班,因为她儿子长的很瘦小,常常被班上的一个高个男孩欺负,据说,这个高个男孩经常在家被他爸爸打,在学校这个孩子专找比他弱小的孩子欺负,班上的孩子都躲他远远的,没人跟他玩。


父母的坏情绪经常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出气筒,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孩子为了建立起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自己的重要性,他们需要父母确认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但父母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让孩子体会不到自我价值,觉得自己是无用的,缺乏安全感。


父母有坏情绪时,把坏情绪发在孩子身上;而父母情绪好的时候,对孩子又和颜悦色,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也可以说是“气象台父母”,这样的父母做出反应过激的行为,会因为小事而暴怒,从而把怒气撒在孩子身上,形成“踢猫效应。”

“气象台父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破坏,这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双重束缚。父母时而亲近时而斥责的态度,让孩子时而感觉到被爱,时而又感觉到自己被讨厌。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下,孩子会形成讨好型人格,或者形成孤僻的性格。


在生活中,父母怎样避免成为踢猫者,防止对孩子造成伤害呢?

“踢猫效应”主要是坏情绪的转嫁、而父母的坏情绪转嫁在孩子身上,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避免发生‘’踢猫效应”,父母首先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可能引起情绪的变化,坏情绪也可能随时光顾。有时候,可能自己能调节好,有时候,怎么调节也不行,当有件事触动了坏情绪的点上,就有可能引发出坏情绪做出过激行为,让引发的人成为踢猫中的被踢者,成为坏情绪的受害人。

当父母情绪不好回到家。孩子的事情可能引发情绪的爆发时,可以暂时离开那个环境,让自己的情绪有个缓和的空间。管理情绪,要先认识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离开让你有可能发作的环境,是因为你意识到了情绪不好,不能让坏情绪触动到发作的点,找件事,转移一下坏情绪,等情绪缓和了,再去面对孩子的事情,就不会发那么大的火了。


当坏情绪管理不好时,可以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创始人埃利斯的ABC情绪治疗法。

A代表我们日常遇见的具体的人或事(诱发性事件),这些人或事能刺激到我们。比如:日常生活的烦心事,和家人闹矛盾,在单位受到批评,孩子不听话等等,都可能是引起情绪不好的诱因。

B是什么?

B就是面对A处遇到的不好的事件,我们对这件事的思维方式和认知。

C是对A处发生的事件的感受和行为。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好的事(A),是引起我们情绪不好而采取了过激行为(C),的原因,其实让我们情绪不好的是我们对发生(A)处事件的认知和思维方式(B)。

因此,要想管理好坏情绪,只要让我们的思维方式是理性思考方式就行了。也就是正确思维方式决定正确行为。而理性思考方式是相对与非理性来说的,非理性思考方式指的是我们常常出现的"恐怖”经、“应该”经、“合理化”经。而用理性思考方式避免这些想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利斯在书中告诉的方法是,朝更佳之方面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想要他们少打架,多友好相处,但他们没有。这让我很恼火,看来还是要继续说,相信孩子们迟早一天会长大的,再说,现在发了脾气,伤了自己身体,也于事无补。”

然后,冷静地告诉孩子。"我要你们不打架。谁开的头,什么事引起的,都不重要,不打架才是重要的。有了矛盾,你们要好好解决才是对的。如果下次再这样,两个人都要受惩罚。‘’


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事情或者行为都可能引起父母的坏情绪,给孩子造成伤害。为人父母的责任重大,父母的举动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平和情绪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善于管理情绪,不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造成孩子成为踢猫效应中的被踢者,因为孩子是个有思想的独立的人,要尊重孩子,好好地接纳他,无条件地爱他,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