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的审美距离说

如题所述

【布洛】(Edward Bullongh,1880—1934)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自1902年起,他担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教授意大利文学,并且精通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在1912年的英国心理学杂志上,他发表了《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布洛的理论受到现代社会科学的影响,接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并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不认同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了追寻美的本质和客观因素,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专注于美感效应。他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用客观的标准和范畴来忽略丰富多样的美感事实,从而重视美感效应所展现的差异。基于这些心理事实,布洛考察了种族、气候、地理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因素对心理的影响。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影响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也对鉴赏力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批判传统美学过于关注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布洛专注于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并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他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距离”概念,即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而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概念,即观赏者与作为其感动根源的艺术品之间的距离。这种心理距离有助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从而产生美感。布洛认为,这种心理距离是艺术创作中艺术气质的特征,也是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然而,他也指出这种心理距离存在一种矛盾,即“切射身感又带有距离”的“距离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提出了“差距”和“超距”两个概念。
“差距”指的是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艺术品只能引动人的普通情感。而“超距”则是指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过远,给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谬等印象。这两种现象都是审美活动中的“失距”现象。布洛将这种距离的质变点称为“距离极限”。如果欣赏活动超出了“距离极限”,就会进入失距领域,无法获得美感。由于“差距”和“超距”之间存在很大的范围,因此人们在欣赏活动中应允许存在个性差异,即“距离的可变性”。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实质上指出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本质区别,并强调审美活动中的普遍差异性。这一理论为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和非规律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完全排斥了对美的本质的追寻,并强调了审美活动中主体方面的美感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性。通过重新融合西方主观论美学的各派学说,布洛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