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怎么知道(怎么计算)日全食发生的时间?

如题所述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月亮围绕地球的公转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也随之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 在古代,巴比伦人通过对日食和月食的长期观察和记录,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一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即沙罗周期,意味着循环与重复。 223个朔望月相当于6585.3天(223×29.530588),大约是18年零11.3天,若在这一周期中考虑5个闰年的影响,则周期长度为18年零10.3天。在这段时间内,太阳、月亮与黄白交点的相对位置持续变化。然而,经过一个沙罗周期,这些天体大致会回到它们相对原始的位置,从而导致类似类型的日、月食再次发生,尽管发生的地点会有所不同,具体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我国汉代的天文学家也发现了日、月食具有一个135个朔望月的周期。135个朔望月大约等于3986.6天,大致相当于11年零31天。这一周期被记录在汉代的“三统历”中,因此也被称为“三统历周期”。 除了上述周期外,人们还发现了其他的周期,例如以358个朔望月为周期的纽康周期(大约29年少20日)和以235个朔望月为周期的米顿周期(大约19年)等。这些周期虽然较为粗略,但能够用来大致预测日、月食的发生日期,却不能精确确定日、月食的具体时刻、食分大小以及食区间域。精确预测日、月食的发生时间及其交食情况,需要进行专业的、严格的计算,这是属于专业的历书天文学中“食论”研究领域的工作。我国紫金山天文台负责预报日、月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