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镌简历

如题所述

1899年2月13日,田奇镌先生出生于湖南省大庸县西溪坪,开始了他的人生历程。


1916年,田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为他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他以北京大学地质系的优异毕业生身份毕业,随后进入了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担任实习员一职。


从1927年到1950年,田奇镌先生在湖南省地质调查所的职位一路晋升,先后担任技正、调查主任、主任技正、代所长,直至所长,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专业知识。


1928年,他同时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1933年,他又担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的技正,以及湖南大学矿冶系的教授,教学与科研并重。


1950年,田先生成为中国中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并成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组专门委员和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他的工作领域进一步扩大。


在1952年至1955年期间,他担任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5年又晋升为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兼总工程师,学术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学术成就得到广泛认可。


1956年,田奇镌先生成为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同年当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继续在地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64年,他被聘为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成员,继续为国家地质事业贡献力量。


遗憾的是,1975年9月15日,田奇镌先生在北京病逝,他的贡献和影响将永远铭记在地质学的历史长河中。




扩展资料

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北部太原系海百合化石》是此门类古生物学之开创性著作。《中国的泥盆系》一文奠定了我国泥盆纪生物地层学划分对比的基础。多年担任新中国地质事业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并在湖南大学等校任教,培养了一批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