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审美意识”?

如题所述

审美意识是在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主动认知和感受。这包括了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和标准等多个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为了对抗理性的限制,后现代审美倾向于沉浸在某种形式的“前理性的自发性”中(贝尔,王岳川),因此色情、毒品和暴力等“人”作为生物体的原始冲动,成为后现代电影审美体验的一部分。这些原始的非理性内在冲动的观感对现代理性生活经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审美意识的新趋势包括:
1. 对现代主义审美观的改造
在后现代主义审美领域,特征倾向于解决现代主义审美的某些问题。现代主义审美表达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它正走向思源枯竭的失败;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宣扬高雅艺术并缺乏与公众的沟通,现代主义审美表达正在失去大众市场的关注和支持。面对这些问题,电影的审美表达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呈现出三个变化性特征:首先,对大众欣赏口味和俗文化表现出热衷,并淡化高端品位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以揭露高雅艺术的伪善;其次,在热衷的基础上显露出折衷主义的痕迹,不拒绝(甚至鼓励)不同风格的类型、艺术手法之间的混合,以形成文体的杂揉或强调并置、拼贴和挪用的策略;最后,应对现代主义的文化枯竭,电影的后现代表达倾向于淡化对文艺原创性的强调,转而为戏仿、拼贴提供创造机会,以寻求原始文本的新意。
2. 抗击理性与理性的斗争是后现代审美体验的核心问题,具体的抗争行为体现在不同层面。后现代审美是反释义的(桑塔格,王),认为释义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贝尔也认为后现代审美观应该对“批评”加以质疑,使批评陷入困境。因此,开放式的文本结构与晦涩的审美表达经常贯穿于后现代电影中,拒绝观众的理性思辨倾向,引导他们的个性审美体验活动。后现代美学被强调为一种回归视觉的美学观。这种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是后现代哲学反对现代文本的理性与结构性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新兴媒介技术导致的图像泛滥有关。回归“视觉”意味着整个社会重新回到了一种感性的审美意识中,生活变得更孙虚闹加平面化,理性的深邃与结构的规范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层面。电影在后现代社会中“更注重视觉的冲击力与眩晕力”(王岳川,P136),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影片的背景视觉观感也更加精致、奇异或具有对比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