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世界冲突时事报道2011年1月或2月

如题所述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局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级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巨。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进程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进程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里——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里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里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里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里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里。国际社会对索马里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里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里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里危机。索马里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4
菲律宾发生踩踏事件造成88人死亡280人受伤
国际新闻-焦点新闻2006/02/04 16:47 中新社香港二月四日电 马尼拉消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区一个体育馆四日上午发生踩踏事件,菲律宾红十字会主席理查德?戈登说,目前至少确认有八十八人死亡,二百八十人被送往医院治疗。 踩踏事件发生在马尼拉市的帕西格郊区。当地警方说,事发前,体育馆外有数千人正....

俄罗斯两艘警备艇接连闯入日本北部领海
国际新闻-焦点新闻2006/02/05 14:33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当地时间4日下午1点,日本第一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巡逻船在该国北部北海道稚内市的宗谷岬西北约31公里的海面发现一艘俄罗斯警备艇(约600吨)以及试图逃脱该艇追捕的伯利兹籍船只“FEYA”号闯入了日本领海。下午4点左右,另有一艘俄罗斯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架直升机在吉布提坠毁
国际新闻-焦点新闻2006/02/18 07:36 新华网消息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美国五角大楼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架CH-53直升机17日晚在东非国家吉布提的近海坠毁,机上共有12人,目前正在展开搜救工作。 五角大楼官员说,目前没有迹象显示飞机是遭到敌方袭击后坠毁的。(苏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07
本月世界冲突时事报道:
1.巴以冲突
2.俄乌天然气争端
3.朝核问题新一轮冲突
4.巴格达多处遭火箭弹袭击
5.俄乌天然气争端
波兰将从4月初陆续撤回驻伊拉克部队 · 反美的伊拉克什叶派领袖萨德尔称不会延长停火令 · 伊拉克平民战火中艰难求生 困顿生活急需援助
· 巴格达多处遭火箭弹袭击 · 美参联会主席呼吁缩短美军驻伊阿期限· 波兰将从4月初陆续撤回驻伊拉克部队
· 反美的伊拉克什叶派领袖萨德尔称不会延长停火令
· 伊拉克平民战火中艰难求生 困顿生活急需援助
· 巴格达多处遭火箭弹袭击
· 美参联会主席呼吁缩短美军驻伊阿期限

· 驻伊美军承认误杀9名伊拉克平民
· 巴格达爆炸已造成至少73人丧生 潘基文表示震惊
· “心理震慑”至上 空中打击成驻伊美军主要手段
我的看法:
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应该相互发动战争,和平是最宝贵的呀!

参考资料:百度

第3个回答  2011-03-03
菲律宾发生踩踏事件造成88人死亡280人受伤
泰柬冲突把柏威夏寺变成冷冷清清“世界级景观”
米兰热刺冲突昏哨一手造 世界杯曾酿卡卡疑案
冬季世界杯 会与冬奥会冲突
拜仁曝队内冲突 世界杯金靴被罗本锁喉掌掴
美国是世界战争的根源:中美冲突已为期不远
美国向阿富汗战争增兵很多人。
韩国向禁航区发射导弹。
海地地震,美国霸占太子港某机场。
海地恐怖分子与各国维和部队火拼。
墨西哥恐怖分子,枪杀13名学生。
台湾向美国买61亿美元的武器
第4个回答  2011-03-02
菲律宾发生踩踏事件造成88人死亡280人受伤
国际新闻-焦点新闻2006/02/04 16:47 中新社香港二月四日电 马尼拉消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区一个体育馆四日上午发生踩踏事件,菲律宾红十字会主席理查德?戈登说,目前至少确认有八十八人死亡,二百八十人被送往医院治疗。 踩踏事件发生在马尼拉市的帕西格郊区。当地警方说,事发前,体育馆外有数千人正....

俄罗斯两艘警备艇接连闯入日本北部领海
国际新闻-焦点新闻2006/02/05 14:33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当地时间4日下午1点,日本第一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巡逻船在该国北部北海道稚内市的宗谷岬西北约31公里的海面发现一艘俄罗斯警备艇(约600吨)以及试图逃脱该艇追捕的伯利兹籍船只“FEYA”号闯入了日本领海。下午4点左右,另有一艘俄罗斯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架直升机在吉布提坠毁
国际新闻-焦点新闻2006/02/18 07:36 新华网消息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美国五角大楼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架CH-53直升机17日晚在东非国家吉布提的近海坠毁,机上共有12人,目前正在展开搜救工作。 五角大楼官员说,目前没有迹象显示飞机是遭到敌方袭击后坠毁的。(苏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