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如题所述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后,革命党很多人并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孙中山积极筹建铁路,声言要修10万里铁路;黄兴主动解散南京临时政府的军队。宋教仁虽然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却看出了共和国面临的危机,指出:“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未尝有也。”他为民主政治努力奋斗,争取利用宪法规定的民主权利,精力充沛地、热情满怀地奔走呼吁,力图通过议会道路掌握政权,建设名副其实的共和国。

宋教仁(1882年—1913年)字钝初(一作遁初),湖南桃源人,别号桃源渔父。1904年,他与黄兴、陈天华、刘揆一在长沙创立了华兴会,被推举为副会长;1905年,他努力促进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联合,成立了同盟会。宋教仁任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并负责《民报》的编述工作。

宋教仁在日本先后进入东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广泛接触西方政治学说。翻译了一些西方国家制度的书籍,如《英国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俄国财政制度》,并对西方国家发生的革命运动作了介绍,如《一九○五年露(俄)国之革命》、《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这些译著,他认为是救中国的“良方”,对革命宣传起了推动作用。

1907年春,宋教仁返回祖国,在东北联络反清义军,于奉天(今沈阳市)发动起义。1910年,宋教仁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成立“中部同盟会”,致力于长江流域的革命运动。他往返于上海、武汉之间,创建中部同盟会各地分会,筹款项、办武器,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接着,发动上海、南京等地起义,策应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胜利,许多革命党人都缺乏思想准备,宋教仁却拿出了厚厚三大册《共和国中央制度》、《地方政治机关设施》等法制文献,为民主共和国描绘了蓝图。他期望成为民主共和国的“叔孙道”(汉朝礼仪制度的制订者)。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宋教仁任法制局局长,主持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他依据西方民主制度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国家权力、政权组织形式和公民权利。

“临时政令,多出其手”,宋教仁是中华民国民主与法制的鼓吹者、制订者、捍卫者。

宋教仁主张“政党政治”或“政党内阁”。他企图通过在国会中成为多数党,从而掌握政权。于是,他促进同盟会与几个小党合作,成立了“国民党”。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召开成立大会,他与孙中山、黄兴等9人当选为理事。1913年2月,国民党党员在众议院596席占了269席;在参议院274中占了123席,成了国会中第一大政党。各方面预测宋教仁将被推举为内阁总理。

1913年3月初,宋教仁路过杭州,俯瞰钱塘海潮,心如潮涌,引吭高歌:“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不久,袁世凯急电,邀他赴京,“商决要政”。3月20日晚10时与黄兴辞别,10时40分搭车北上,正当他“欲挽强弓”,大展宏图之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他的胸膛。凶手是个矮个子男人。

宋教仁送进了沪宁铁路医院,子夜,他口授电文,致电袁世凯:“请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确定不拔之宪法,则仁虽死犹生。”两天后逝世,年仅32岁。

袁世凯得知宋教仁死讯后,又是颁布命令盛加赞颂他“奔走国事,缔造共和,厥功甚伟。迨统一政府成立,赞襄国务,尤能通识大体,擘画勤劳”,表示哀痛说,“方期大展宏猷,何意遽闻惨变?凡我国民,同深怆恻”,又是电令江苏都督程德全“立悬重赏,限期破获,按法重办”凶手。而政府御用报纸则大造国民党内部倾轧的谣言,惑乱社会视听。

就在宋教仁逝世的第二天,即10月23日,上海一个名叫王阿发的古董商人向捕房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是10天前,他到法租界文元坊一个老主顾应夔丞家去兜售古董,应夔丞却拿出一张相片,要他“办”了此人,给予重赏。王阿发虽慕赏额,但无杀人胆力,所以没有应允,而那张相片,跟报纸上所登宋教仁的相片一样。当天夜晚,捕房在英租界迎春坊三弄的一家妓院拘捕了应夔丞。第二天清晨,又在应夔丞家逮住了凶手武士英;并搜查出一支五发手枪,枪膛里剩下的两颗子弹跟宋教仁身上取出的弹头完全一样;还搜出了应夔丞同袁世凯政府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国务总理赵秉钧的往来密电本和电报、书信材料多件。

应夔丞原为上海流氓、帮会头子,改组青红帮为“国民共进会”,自任会长。袁世凯得知此人历史,认为可以利用就派洪述祖到上海,以商谈解散共进会的名义,秘密加以收买。从此,应夔丞投靠袁世凯,成为袁世凯在上海对付国民党人的一条恶狗。武士英本名吴福铭,山西人,是个毫无政治头脑、唯知金钱的亡命徒,流窜上海不久,就被应夔丞诱骗收买,拉入了共进会。

应夔丞、武士英落网后,袁世凯于3月29日密电程德全探询案情暴露情况,并催促报告“证据”,他的机要秘书也多次密电程德全,要他把“牵涉中央证据向英厅索取”,派人送京,并特别叮嘱“可不作正式报告”。当时凶犯和证据还都在英租界法厅。通过交涉,4月下旬才移交中方。在孙中山、黄兴的强烈要求下,4月25日,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不得不将查获的函电证据公之于世。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各件:

1913年1月14日,赵秉钧致应夔丞函:“密码送请检收,以后有电直寄国务院可也。”

2月1日,洪述祖致应夔丞函:“大题目总以做一篇激烈文章(指暗杀)方有价值也。”2日,应夔丞致赵秉钧电:“孙、黄、黎、宋运动激烈,民党忽主宋(教仁)任总理。已由日本购孙、黄、宋劣史,……用照辑印十万册,拟横滨发行。”同日,洪述祖致应夔丞函:“紧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说必有激烈举动。弟(称应夔丞)须于题前经电老赵(秉钧),索一数目。”4日又函:“冬电到赵处,即交兄(洪述祖自称)手面呈,总统阅后颇色喜,说弟颇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进行。”

3月 13日,应夔丞致洪述祖函:“《民立》记遁初在宁之演说词,读之即知其近来之势力及趋向所在矣。事关大局,欲为釜底抽薪法,若不去宋,非特生出无穷是非,恐大局必为扰乱。”同日,洪述祖致应夔丞电:“毁宋酬勋,相度机宜,妥为办理。”14日,应夔丞致洪述祖电:“梁山匪魁(宋教仁)四出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转呈候示。”18日,洪述祖复应夔丞电:“寒电立即照办。” 19日又电:“事速照行。”21日凌晨两点,即武士英刺杀宋教仁不到4小时,应夔丞致洪述祖电:“二十四分钟所发急令已达,请先呈报。”同日又说:“号电谅悉,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堪慰。望转呈。”23日,洪述祖致应夔丞函:“电悉,不再另复。鄙人于4月7日到沪。”

虽然武士英于4月24日被毒杀灭口在狱中,应夔丞于7月25日劫狱逃往青岛藏匿,但以上证据公诸报端,袁世凯的元凶面目还是大白于大下,警醒许多国民党人。他们指出,杀害宋教仁实质上是“打击平民政治、伸张专制政治”,袁世凯如果当上正式总统,“四万万同胞之生命财产将悉为所断送。”因此国民党人强烈要求传讯赵秉钧,逮捕洪述祖,“严究主名”,矛头直指袁世凯。宋教仁的被杀和政党政治的破产使孙中山提出了“非去袁不可”的坚决主张。这表明南方国民党人同袁世凯北洋集团的矛盾已公开激化到了刀枪相见的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7
是一个好战人和居一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