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严打是哪一年

如题所述

1983年。

1.为了迅速扭转社会治安的不正常状况,1983年8月25日中央召开了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决定以三年为期,组织一次、两次、三次战役,按照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对刑事犯罪分子予以坚决打击。

2.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政治领域中一场严重的敌我斗争。它可以搞好社会治安,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次严打的具体要求

这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关键在于全党全军统一认识,政法公安部门统一认识,要讲清楚这样一些问题:

1.讲清楚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与综合治理的关系,就是运用专政手段,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2.讲清楚从重从快惩处与加强法制的关系,而法律本身,就包含了宽与严的内容,体现了宽严结合。

3.讲清楚强有力地行使专政职能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关系。

4.讲清楚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严打

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7

中国第一次严打是1983年.

1983年首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并进行第一次“严打”;1996年进行了第二次“严打”;2000年-2001年进行了第三次“严打”,增加了网上追捕逃犯的行动,也被称为“新世纪严打”。第四次严打是2010年。 和四次国企改革的时间吻合。

严打, 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连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简称,发起者是邓小平。198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戴河向公安部指出:“对于当前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判决和执行,要从重,从快”。

扩展资料:

1983年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拉开序幕。9月2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1984年,20岁的北京人牛玉强因抢帽子、砸玻璃、打架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中国目前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刑的最后一人。

中国犯罪率一直呈增长趋势,据统计,中国法院于2004年共一审刑事案件644248件,判处罪犯767951人,比上年分别上升1.5%和2.8%;2005年共一审刑事案件683997件,判处罚犯844717人,比上年分别上升6.17%和1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严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5

中国第一次严打是1983年。

1983年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拉开序幕。9月2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前者规定对一系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后者则规定在程序上,对严重犯罪要迅速及时审判,上诉期限也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缩短为3天。

扩展资料

严打的宗旨

“严打”的宗旨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并在各地召开公捕公判大会。在“严打”期间破获的各类案件,一律从重从快处理。

“严打”官方定义为“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轻刑化’政策,刑罚又要总体重于西方,要有节制的从严、从重”。所以中国的严打被“西方”国家以及人权组织看来打击的刑罚过重了。原来主要是针对于偷抢以及对“流氓罪”的严打,变成了“扫黄打非(非法)”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严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7-20
  1983年首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并进行第一次“严打”。
  1983年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拉开序幕。9月2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前者规定对一系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后者则规定在程序上,对严重犯罪要迅速及时审判,上诉期限也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缩短为3天。
第4个回答  2014-12-11
好像是87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