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从婆媳关系到最后的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成因

如题所述

《孔雀东南飞》就是中国人浓缩了的婆媳关系,集中了古代婆媳关系的范例,一对是焦家的婆媳关系,一对是刘家的婆媳关系,还有一对是孙家的婆媳关系.先看看焦家的婆媳关系,焦母是一个寡妇,这个身份很重要,在现在看来就是单亲家庭。家庭背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权里,丈夫早死,长子夭折,家道中落,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得抚养两个孩子,真的很难。且不说,长夜茫茫,独自一个清灯为伴的煎熬,就是生活的贫困都可以让人愁死,硬是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还养育得不错,儿子还争气,有些才气,还当了个小官吏。焦母还一心执着地想让儿子重振焦家的社会地位,甚至不择手段,要通过婚姻为儿子铺开仕途之路,这也无可厚非的,也是她对这个家庭和死去丈夫一种忠诚的奉献,从这个意义上不能不说焦母是坚强的是伟大的,是古代优秀的典范的母亲。 但是,焦母犯了一个天大的错,因为她根本就不了解儿子的品性和需求,焦仲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所称的君子,品性固然高洁,学富五车,欣赏性颇强,但任何时候君子的社会能力都是不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的。自然,依他的个性,他对官场潜规则不耻,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剧中还称是为了焦母的期望怀着大义之孝才入仕,这本来就不是他自己的意愿,所以,他非常被动。实质,悲剧根源在于,母子二人所需所求大相庭径。所以,焦仲卿拒绝焦母的政治婚姻,主动地寻找自己的爱情,经过磨难,与刘兰芝结为夫妇时,已经是一种抗争了,虽然很软弱。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软弱,从此埋下了祸根,说焦母怨恨刘兰芝,不如说是对儿子与她相左的一种打击,力量来自所谓的孝道. 刘兰芝,一个美丽有才气的传统的小女子,知书达理,敢爱敢恨,以琴箜相知音,与焦仲卿一样清高,傲骨铮铮,不为权贵所折腰,赢得了君子焦仲卿的爱慕,当然也会引起其它男人的侧目,几次为救亲人爱人,抛弃了传统严厉的框框套套。面对焦母的百般刁难,身心都受到极限的摧残,仍默默忍受,为的是继续这段来之不易的爱情。反之而观,刘兰芝不够聪明,她不太会来事,不会以退为进,被人贱踏了尊严人格,还丢了卿卿性命。一开始,她就没看懂婆婆真实的意图,一味忍让,以至于让焦母变本加厉地迫害于她。才三年,按此下去,不出五年,累都会累死的,就算累不死,整成《渴望》里的那个蠢女人一样,临死才落得一句好话,白活了。就像琼瑶大妈所写的书都是一回事,什么用时间,用什么来证明来感动,到死才得到承认,于人于己一点价值都没有。就是这些八婆联合老夫子来搞的事,让善良的女人们落到这种文化陷阱中永世不得超生,最毒的毒药莫过于此,在生前让你生不如死,而在你死后又给你立个大牌坊。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动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尊敬,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是一个传说. 其实,婆媳关系不止两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婆婆的儿子,媳妇的丈夫,很多时候这个人的态度,决定着婆媳关系的走向。他若是一心偏向母亲,遭殃的是媳妇,出局的很可能是媳妇;他若一心偏向媳妇,倒霉的是母亲,出局的很可能是母亲。选择谁都不算错,母亲是生他养的人,有着天然的血肉之情,媳妇是他爱的人,在父母去世,孩子离巢后,将是伴他终生的女人。 如果与母亲关系并非太好,母亲可能不能为他所动。如果夫妻关系深厚,要弃妻会是一种痛入骨髓的痛,将终生挥之不去。总之,都是一个艰难的决择。焦母与刘兰芝这个媳妇并没有解不开的死结,焦母只不过是嫌弃刘兰芝家境,不能给焦家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好处,是心里的势利在作怪,每每刘兰芝给她争脸时,她虽然不高兴,刘兰芝入侵她的骄傲,但是没有心态来得猛烈。还有一个让她妒忌的是,儿子的心全让刘兰芝所俘,她很是失落。这种心态是一种心理病态,和她长期寡妇的生活有着不可分的原因,没有了丈夫,她既把儿子当儿子,潜意识里把儿子当成丈夫依靠占有,当别的女人闯进来,把儿子的爱带走了,她怎么甘心放手呢?这是很多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古代也不例外. 以上,种种事由,她一串起来,先逼媳妇,不想这个刘兰芝百忍成钢了,最后,逼儿休妻就全在情理中,其它人,包括焦仲卿姑母的话不过是催化剂。而焦仲卿是典型的封建孝子,个性之软弱,有目共睹,在外受上司欺压,在家有老母捆手脚,见媳妇受罪却束手无措,见老母以死相逼,只能放弃媳妇刘兰芝,可以说他才是真正的悲剧之根。焦仲卿的情商超低,只会对女人花言巧语,风花雪夜,正版处理事情上,那叫一个蠢字!单位里平衡不了与上司和同事关系,怀才不遇的人多了去了,又不少您老一个,唠骚满腹,只怕比才学少不了多少。 在他母亲以死相协逼他休妻时,他却没有想到反其道而用之,他没有这平衡能力,结果守护不了自己珍爱的人,自挂东南枝。这种是男人中典型的悲剧性格,痴情也罢,殉情也罢,最后肯定没有好结果的,让媳妇刘兰芝举身投清池,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让政府失去一个大好人才,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忠不孝不义不仁之徒,死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可怜了刘兰芝这么一个忠贞刚烈,情才兼备的好女子了。焦家的婆媳妇关系的崩溃,焦仲卿得负主要责任,死不足惜。不过这两痴男怨女的确是绝配,倒是死了的干净,活着尽受欺负,别人欺不够,自己家人还欺负. 刘家的婆媳关系,是很多女人都梦寐以求的,亲同母女,相互谅解,相互关心,刘家婆婆甚至爱媳妇胜过儿子,护媳妇到家了,虽然家里没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却让媳妇安心快乐。这和刘家老夫妻相敬如宾不无关系,刘老太太在老伴那得到了足够的关爱,并把这种关爱传递到了下一代的身上了。只可惜,丈夫不尽人意,偶尔还会遭到丈夫的抠打,人生古难全也指这个吧. 孙家的婆媳关系,是最具戏剧性,婆婆为了儿子的前程,骗儿子迎娶了脾气相貌皆丑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娶了媳妇当娘养,一家人鸡犬不宁。直到焦家的悲剧让孙怀激愤之下,不惜为两人讨回公道时,痛骂这个恶媳妇,而这个媳妇终因焦家媳妇刘兰芝所动,改邪归正,也由此打动了公公为她治疗了胎记,恢复了美丽,更有希望的是还怀上了孩子,也算是万幸了!幸福虽然晚了那么一点点,但是还是来了. 《孔雀东南飞》虽说只是古代的一首长诗而已,但是对现实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仍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里虽然物质上有极大的发展,但观念却不是可以在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虽然很多进步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可千百年形成的落后的观念不会甘心就此退出舞台,它们一旦遇到适合的土壤就会疯长,什么妾啊!什么光宗耀主啊!什么朝中无人莫做官啊!最普及的就是婆媳关系。婆媳关系是什么?实质就是两个女人同时爱着一个男人的拉距战!之所以战,是因为老的不知退让,小的不知此爱与彼爱不同。夹在中间的男人真的很难,两个都是至亲的人,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弃那支手都是揪心的痛。不想走《孔雀东南飞》的老路,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总会有办法的。 比如说,如果有条件的话,不要和父母住在一块,抽空看去看看老人,为老人安排好晚年生活,让老人们自己的圈子大些再大些,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些老人们喜欢在乡下务农),不要偷懒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原因是远香近臭,距离让思念更甘醇。两代人无论如何沟通,多少都有些代沟,亲子女生活过几十年,还可以理解各种想法和生活习惯,但作为媳妇和女婿的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生活习惯,得相互尊重各自的想法的生活习惯。特别是现代人,把隐私看得较重,更乐意享受两人世界,出现问题,老人们不要插手,让年轻人自己学着解决,时代不同,观念不同,老人们的那一套很可能已经不管用了,老人得学着接受和宽容,只要两人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想必天下父母都怀着同样的心情,包括焦母也一样。只是她真的不知退让,一手主导了这一千古悲剧。做诗之人,很有前瞻性,把故事流传下来,不止想让后人感动嘘嘘落泪吧?而是想让后人不要重导覆辙,成本太高了,幸福的日子就会被缩短。让幸福来得更快些更长久些,麻利地处理生活中锁事,我们得从《孔雀东南飞》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赞叹,而是得到更多的教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