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首诗的一些不同之处《鱼家傲》,《踏莎行》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踏莎行》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只要分析“梅”,
“醉”的感情
和表达意境就可以了。

《渔家傲》中的梅是写美人“香脸半开娇旖旎”,写女孩子的娇羞可人。
而《踏莎行》是梅与雪的对比和相似,开篇引出下文。
《渔家傲》中的 “醉”是写沉醉沉迷,从侧面写美人的美,
而《踏莎行》中的“醉”是触景伤情,借酒浇愁。
《渔家傲》的表达意境比较活泼,写女孩子天真美丽,妖娆典雅,从多个角度写出美人非常美 ,以梅衬美人,更显得清新脱俗。
《踏莎行》显然是一首写相思的作品,写出他想念的那个人也有梅花般的风情,极言相思之苦,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28
《踏莎行·雾失楼台》
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雾失楼台》作于郴州旅舍,大约是绍圣四年春三月,其时,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作者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知。他来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正面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一个“馆”字,已暗示羁旅之愁。说“孤馆”则进一步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而这座“孤馆”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其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象益发逗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杜鹃一声声“不如归去”的鸣叫,曾经勾引起多少游子的归思。
再给你两个网站,那里面有非常详细的对这首词的讲解和赏析,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http://www.eduxue.com/jiaoan/xs/94482_2.html(教育学习网)
http://jhl2.iok.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287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出自 秦观 鹊桥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主旨为赞美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真纯爱情。汉魏以来,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词很多,要数秦观此作最见性灵、最为脍炙人口。起首三句,由云、星、银汉等物景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迢迢暗度”,写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情节,字字传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述与议论结合,十分艺术地评价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一相逢”与“无数”的比,造成无穷大的反差,是对牛郎织女爱情价值的高度肯定,语言既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思想亦明晰透辟、高屋建瓴。换头三句,写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缠绵柔情,以及如胶似漆仿佛梦境的陶醉;“佳期”则逆回尚未相逢时二人的相依相恋及美好期待;语少情多,今昔交织,韵味无穷。尤其“忍顾”的细节,将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别的复杂心绪刻画入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结得最有境界。这两句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既指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同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这首词的意义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第2个回答  2007-05-29
《渔家傲》李清照的梅是美、娇、羞的。是借梅喻人。醉是相聚欢乐的醉。

《踏莎行》吕本中的梅是孤独、寂寞、奇绝的。是借梅喻情。醉是相思愁苦之醉。

《渔家傲》表达的是相思得解,相聚言欢。
《踏莎行》表达的是相思难解,愁苦悔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