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山涛:清醒的人最荒唐

如题所述

1

山涛的名气可是出大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被“绝交”的那个。

因为这一点,他几乎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后人把他当作竹林七贤的背叛者,认为他为了自己的功名背弃了名士精神。

但是熟悉嵇康和这封绝交书的人都知道,嵇康根本就是指桑骂槐,借着与山涛绝交的由头狠狠的骂一下朝廷。

而仔细品味一下嵇康的这封信,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嵇康大概是能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含情脉脉地在像多年的老朋友告别呢。

绝交,不是他们不做朋友了。而是,他们做不成朋友了。隔开他们的不是别的,而是生与死的界限。

所以绝交书不是为了绝交,而是告别。永远地告别。

所以在这篇书信中,嵇康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事情。从他的生活习惯,到他的理想,到他深恶痛绝的事情。

他说他一个月中能有十五天不洗澡,平时喜欢赖床,小便憋急了才起来上厕所。

他说他放荡不羁爱自由,讨厌官场的束缚,讨厌那群俗人叽叽喳喳地喧闹。官场上的那些伪面君子,每个人都带着虚伪的面具,每个人都在演戏,却没有人愿意付出真心。

他还写了一段对老友深情的告白: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似乎读着这段千年的文字,都能感受到嵇康愤慨之外的悲伤和感怀。

如果是真的要绝交,何必要说那么多废话。

其实,嵇康不仅不讨厌山涛,他甚至是认同山涛的选择的。从他刚刚认识山涛这个人他就知道:这个人注定要走上一条跟他完全不同的道路。

嵇康很清楚山涛的选择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个成为朋友。

他认同山涛的选择,所以他在临死前把他唯一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

他对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 这就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

嵇康知道,一曲广陵散终,世间便再无嵇康。但是,他的独子嵇绍将会在山涛的庇护下平安地长大,实现他未能实现的理想。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也许这才是嵇康真正追求的儒家君子人格。他希望山涛能够带着嵇绍,代替他去走那条他想走却不能走的道路。

2

要想进一步的了解山涛其人和他的选择,我们还得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那一年,山涛与嵇康、阮籍第一次见面,就结成了金兰之契。山涛之前就与嵇康、阮籍分别认识。所以当他们三个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就定下了金兰之契。

金兰之契源自《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三个人一见面就非常投缘,所以结成金兰之契,三人同心。这也是后来竹林七贤团体的雏形。三人正是竹林七贤的核心力量。

嵇康和阮籍二人都具有比较明显的道家人格色彩。更具体地说,嵇康阮籍二人像庄子那样逍遥无为,放荡不羁爱自由,蔑视世俗礼教的存在。但其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那个时代,越是表面上激烈地反抗礼教的人,内心当中越是维护礼教。在嵇康和阮籍逍遥无为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极热忱的心。这一颗心,就是修齐治平,攘除奸凶,惩恶扬善。

说白了,他们俩是想当官的。但是当时黑暗浑浊的官场让他们想做官却又不愿放弃自己的坚守。

山涛则和他们都不一样。山涛一直是很积极地在求仕途,完成嵇康阮籍二人想做又不愿做的事情。在积极求仕这一点上,山涛体现出了明显的儒家人格。

而和嵇康阮籍二人一样,山涛也具有明显的道家人格。和二人不同的是,山涛表现出的不是像庄子那样的逍遥浪漫,而是像老子那样的与时俯仰、和光同尘。这种特质使得山涛在混迹官场的时候格外的游刃有余。当然,这也为他招来了一片骂声。暂且不提。

回到我们的故事。山涛和嵇阮二人结成金兰之契后,就带他们一同回家做客。山涛的妻子一看,简直惊为天人。

于是山涛这位韩姓夫人就委婉地问了山涛一句:“负羁之妻亦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

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负羁的人,他的妻子偷偷看了狐、赵两位使者,既然有此先例,那么我也想效仿负羁的妻子,可以吗?

于是韩夫人就劝山涛晚上让嵇康、阮籍二位留宿。韩夫人自己就透过墙上的小孔偷偷地观察他们,结果竟然不知不觉看了一整晚,都忘记了要回去睡觉。

这时候山涛突然走进来,问夫人:“你觉得这两个人怎么样?”

夫人答:“要我说,你的才情志趣完全比不上他们,但是见识和气度却是胜过他们的,这是你们能够成为朋友的原因。”

山涛哈哈一笑,“是呀,他们也认为我胜在这个‘度’字上。”

其实,韩夫人是最了解山涛的人。 “识度” 这个两个字后来成为了山涛一生的断语。

3

正始六年(245),山涛四十岁,所谓四十不惑,目标明确的山涛,第一次踏进了仕途。

正始,是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的年号。皇帝年少,执政大权就自然地落在了顾命大臣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身上。

曹爽此人自恃是曹魏宗亲,兵权独揽,十分地目中无人。而司马懿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经历曹操、曹丕、曹叡三朝的老油条,扮猪吃老虎的本事可不是盖的。

作为当朝戏精的No.1, 司马懿的演技了得。当年为了不做曹操的幕僚,硬是装残废装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他要扮演的是一个病得快死的老年人,自然是轻松地骗过了曹爽的眼睛。

曹爽被蒙在鼓里,不代表没有人看得清楚。比如,我们的主角山涛。

一天晚上,时任河南从事的山涛半夜惊醒,起身踢了一下身边的同僚石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敢睡?知道司马太尉为什么不上朝吗?”

“哎呀,大惊小怪!就算是宰相三天不上朝,大不了请他罢官回家就是了,有啥好担心的?” 石鉴迷迷糊糊地回了一句。

“咄! 石鉴,你可别做马蹄之间的刀下鬼啊!”山涛留下这句话之后便弃了官印,连夜离去。

显然,有些人还睡着,有些人却已经醒了 。大多数人都和石鉴一样睡得昏昏沉沉,根本没有意识到司马懿的屠刀已经架在了自己的头上。而山涛却早已清醒,他不要做司马懿和曹爽马蹄之间的刀下鬼。

事实证明了山涛的先见之明。不出两年,司马懿就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架空了曹魏的政权。改朝换代的序幕已经拉开。天下名士一夜之间死伤过半。而山涛却凭借着对时局敏锐的洞察得以在这场浩劫中全身而退。《晋书》上说他那段时间“隐身不交事务”。

朝廷大乱的时候,山涛消失不见了。

那么,山涛去了那里呢?

4

答案非常显而易见。在朝堂漩涡中全身而退的山涛,和他的朋友嵇康、阮籍等人出现在了嵇康在山阳的竹林,在那里,逍遥人生。

但和嵇阮二人不同,山涛的停留只是暂时的,仕途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于是,当高平陵之变的风波平息,山涛便抓准时机,再次踏上了仕途。

山涛跟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有点亲戚关系,于是他很轻松的见到了当时的掌权者司马师。甫一见面,司马师就问:“吕望欲仕邪?”

哎呀,姜太公要出来做官了吗?

一见面就把山涛捧上了姜太公的位置,若山涛是姜太公,自己可不就是周文王了?可见是多么优秀的一波商业互吹。后人一直不怎么喜欢司马师,自然也不喜欢和他“狼狈为奸”的山涛。

可是山涛是真不挑。出来找工作还要挑领导么?

山涛很清楚,他没资格挑。于是他搭上了司马家的顺风车,一路青云直上,很快就从郎中升为从事中郎。又过了一段时间,掌权者换成了司马昭,山涛就被升为吏部郎,掌管人事。

在任吏部郎期间,山涛亲眼看着最好的朋友嵇康一步步朝死亡的深渊陷落,他向嵇康伸出了援助之手,可是嵇康却微笑着,毅然甩开了他的手,跌落下了深渊。

山涛知道,那是嵇康自己的选择,他无力阻止。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一出,世人以为是他们两人要绝交,可是绝交书没能斩断他们的友谊。

但,一心赴死的人,谁又能拉的住呢?山涛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在嵇康死之后继续照顾着嵇康唯一的儿子嵇绍。

山涛知道,自己现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中,政治地位是他们唯一的保护伞。以前有自己的妻儿老小要照顾,现在还要保护好老朋友唯一的儿子。

他以前曾对自己的妻子许诺,虽然自己现在没权没势,但以后一定会位居三公。为了这个承诺,自己现在也要努力奋斗。

5

嵇康死后,山涛更是集中精力在官场的事务中。此时在司马昭的朝廷中,最有权力的大臣是钟会和裴秀。两人经常因为争权发生内斗,山涛则充分地发挥了夹缝中求生存的优势,在两人中间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安然无恙地度过了争权风波。

后人就骂山涛,说他谄事小人。但山涛心里清楚,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这在后世官场,也是不变的真理。

山涛倒是把他的这一官场原则贯彻到底了。后来他就任吏部尚书,人事部的一把手。可是还是显得格外的“怂”。别人为了贿赂他,给他送来一百斤的昂贵丝线。为了不得罪小人,他也照单全收,一点也没有名士风骨。后来朝廷查起这件事,检察官搜到山涛家中,山涛不慌不忙,将那一百斤丝线悉数取出,交给检察官。检察官仔细一看,发现昂贵的丝线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原来,山涛收下丝线之后就将他们尽数束之高阁,未曾动过。

于是时人便将山涛称为“悬丝尚书”。

可见,山涛“和稀泥”的技术还是修炼的炉火纯青,这也保证了他在官场多年,仍能屹立不倒。

回过头来讲山涛在司马昭时期发生的事。司马昭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产生了犹豫。这个时候,大臣们也分为支持长子司马炎的一派和支持幼子司马攸的一派。这种事情在曹操一朝也出现过,曹丕党和曹值党之间的争斗,也牵扯了不少利益纠纷,一旦站错队,后果将无法挽回。

山涛这时再次发挥了他过人的见识,抓出事情的主要矛盾,果断选择了长子司马炎,也就是后来的晋武帝。

他的理由很简单,却让人无法反驳:“废长立幼,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定,所以山涛的这个理由让司马昭无话可说,当即拍板决定了司马炎的太子之位。

而这次正确的站队直接奠定了山涛在司马炎一朝几乎无可撼动的地位。

6

前面说过,山涛后来当上了吏部尚书。这是在司马炎时期发生的事情。

吏部尚书主管官员选拔,每次有职位空缺,山涛就会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合适的官员。当然,山涛会优先任命皇帝中意的官员。然后一群人就不满意了,认为是山涛在以权谋私,报告给皇帝。

司马炎就给山涛下了一道手诏,“夫用人唯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

意思是让山涛公平处理。但是山涛还是会优先皇帝看中的官员。一年之后,大家没话说了。因为山涛选的这些人,每个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是最合适的那个,不管优先选择那个,结果都一样。这也体现了山涛过人的识人能力。

山涛在推荐人才的时候,会把推荐理由和这个人的能力写在名字旁边,而且还将不同的人才分为了不同的门类,于是时人便将山涛的推荐表称之为 [山公启事]。

山涛在做吏部尚书的十几年里,也没忘了老朋友嵇康的儿子嵇绍。那时秘书丞的位置空出来了,山涛就力荐嵇绍上位。

嵇绍对这件事情颇有些犹豫,于是便找山涛询问。山涛看着眼前这个迷茫的少年,只说了一句话:

“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这个职位我为你考虑很久了,就像这天地四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何况是人呢?言外之意,司马昭的时代已经过去,你和你父亲嵇康所面临的情况是不同的。虽然嵇康已经死去,可是你有跟他不一样的使命,还有不同的选择。

所以,放心去做。

嵇绍听完之后,也不再犹豫。转身踏上了他的征途,扛起了他的责任与使命。这是他自己的征途,与他的父亲嵇康无关。

当时的人们都对山涛这句“天地四时,犹有消息”的至理名言赞叹不已。山涛真是看得太透了,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可是清人顾炎武看到之后却大骂山涛,认为不仅山涛自己是个背叛者,甚至还要把嵇绍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简直“无君无父” “败义伤教”。

这里引用《在深渊里仰望星空》作者北溟鱼的一段话:

“一个现实的人,该做的不是沉睡在过去里唏嘘怨恨,他要改变的是未来。由嵇绍去改变未来,远比躲在父亲的阴影里碌碌无为一辈子更有意义” (137页)。

其实这话就说得很明白了。 人总是要向前看的,不能被过去束缚住了前进的脚步。也不能被上一辈的恩怨蒙住了双眼。我们要做的,只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我们的选择。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像顾炎武那样固执地认为山涛、嵇绍和嵇康三个人必须站在同一战线上。其实从一开始,他们的选择和使命就是不同的。

不过嵇绍终究没能一直在他选择的路上走下去。后来八王之乱爆发,作为皇帝的近侍官,嵇绍为了保护皇帝,保卫国家,奋战而亡。

也算不负他父亲嵇康的一世英名。

7. 结束语

山涛这一生,靠着他出色的见识和过人的度量战胜了重重难关,甚至在还有余力将亲人和朋友保护在他丰满的羽翼之下,将他们安全的送往彼岸。

他能够在高平陵之变之中全身而退,在立储问题上正确地站边,甚至在晋武帝司马炎宣布天下罢兵之后预见到八王之乱的可能性,都要归功于他对局势的充分认识。

而他能够在小人之间徘徊,甚至要抛下文人的风骨,低声下气地讨好皇帝,没有过人的度量是做不到的。

《世说新语信笺疏》的作者,清人余嘉锡就痛斥了山涛的行为。他认为山涛讨好钟会,谄媚司马师,简直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但其实事实并不像余嘉锡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以老子的思想来解读山涛,就能发现山涛身上其实具备统一且一贯的原则。

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把自己的锐气和棱角收敛起来,放低自己的姿态,把身段放柔软,这样就能和世界和谐的相处了。

老子的其他哲学比如“虚怀若谷”“守雌处下”都是在讲类似的道理。无非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开阔胸怀,虚心接受。

老子讲的这些跟余嘉锡所说的讨好谄媚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稍有不慎就成了余嘉锡口中冲人摇尾巴的狗。

但是,至少山涛不是那条狗。山涛只是比别人更早、更清楚地认清了现实而已。

他知道,要在乱世之中,要保全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只有那样,他才有能力保护他想保护的人。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嵇绍在他的羽翼下健康长大,并且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他就给他机会让他可以实现自己理想。山涛也完成了自己对夫人的许诺:他确实从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成为了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官。而且当上吏部尚书之后他也没有再纳妾,对他的夫人也是从一而终。

山涛从头到尾都没有背弃自己的初心。只是他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代价,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就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

为了踏上仕途,他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名节和尊严,即使看起来没有原则,看起来卑躬屈膝,但是这就是山涛实现理想的代价,这就是他必须接受的现实。

在这件事情上,竹林七贤都看得很清楚,所以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嵇康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主动跳下了深渊;而阮籍在自己的安全与坚守的信仰之间苦苦挣扎,只能喝酒来麻痹自己,希望自己不要那么清醒。

越清醒,越痛苦。就像毛不易的那句歌词: 清醒的人最荒唐。

山涛也很清醒。他知道在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他就必须要接受现实的痛击,但他仍然一个人把所有的责任扛了起来。他的选择或许和嵇康、阮籍不同,但是那也无可厚非。

竹林七贤的人生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而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甚至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站在一条统一的战线上。所以,山涛的行为本身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

至少,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一个人在战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