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的需求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5-26
1、情感方面的素质需求
(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待遇还较低,导致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感兴趣,甚至有一些优秀教师“下海”。因此,现代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否则,大家都“一切向钱看”会导致更多优秀教师流失,在校教师工作不认真,给教育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2)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严重束缚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空间上确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整的教育”的观念,在时间上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确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在拓展学生知识和视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现代教学要求更多的双向交互,以便在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关爱、体贴学生,在教学中用“爱”去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方面的素质需求
(1)无论是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还是现代教学条件下的教师都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没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学就不能进行或教学效果较差。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等相关课程的理论,以及具体的某一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英语、美术、体育等。
(2)现代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过程,以大学专业设置为例,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较细,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于是又渐渐将相关专业合并,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当前,中小学教育提出了“全面发展”,现在高考将采用“3+综合”的形式,这就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较强,知识面广,为了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同时要求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非专业性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可欣赏性和吸引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旺盛的热情,这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文化和艺术修养。
3、能力方面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社会对所需求的人才也要求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若自身能力较差,则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谈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现代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方面:
(1)备课能力,也可称为教学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①分析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辅助先决技能,同时还要分析教学内容,了解其难易度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联系,并在分析二者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也可称为教学目标)。②教学信息选择与运用的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必须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确定还需收集哪些相关信息,以拓宽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教师必须根据相关原理、规则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运用。③媒体选择的能力。选择媒体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媒体的信息表达能力,即媒体所能呈现信息的特点;媒体对反应行为的支持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和反应,就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就不能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和困难所在;媒体的交互性;媒体的可控制性,教师应选择便于控制的媒体,以利于随时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媒体的易获得性,指相关媒体学校是否具有,是否能方便地搬动。应当指出,上述五个因素应当综合考虑,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媒体的性能、功能和作用,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2)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将已准备好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是整个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验的演示和示范性操作的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创新的能力。
(3)实践能力。现代教学中的教师,必须具备如下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和演示教学实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各种教育媒体的能力;各种教学软件的制作能力,比如制作幻灯片、投影片、课件等。
(4)信息处理能力。教师是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中小学学生由于自学能力较差,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大部分来自教学中传递的信息。因此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今社会,信息量大,信息庞杂,变化多端,教师在教学中若只简单地把信息从一定渠道搬到课堂上,直接传给学生,是无益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教师首先必须对信息进行选择,再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加工处理,然后转化为适合学生特点和兴趣需要的形式传给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评价能力。教育评价不仅可以发挥检查、鉴定、诊断等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发挥导向、激励与调控等功能,通过教育评价可以引导与监督教育事物不断向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而社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评价间隔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应的评价能力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评价,随时调整,才能使教学更优化。教师的评价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即自我形象的评价、教学准备工作的评价等;评价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即时效果的能力,若评价后发现效果不好则可即时调整,提高效率;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全面、客观,不能以点带面,并且要善于根据评价结果对每个学生采取批评、鼓励、刺激等相应补救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6)自学能力。现代社会,信息量大,而且增长更新速度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教育信息也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要培养出能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自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而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且都有一定的家庭负担,能够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微乎其微,能够进夜校和各种进修班的也较少,他们最主要的继续学习的途径是自学,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强的自学能力,能在一定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自学也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7)CAI课件制作能力。这是鉴于CAI课件的重要性,我把CAI课件制作的能力单独提出。CAI课件中包括丰富的知识和信息,需要进行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的处理,不仅要求有科学性、教育性,还要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因此制作CAI课件不仅要求作者运用原有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如美术、音乐)的基础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评价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说,制作一个好的CAI课件可以反应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强弱。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