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马说中 最具有讽刺性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如题所述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是养马人)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到)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得千里马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9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19
执策而临之,曰真无马邪
因为突出了其无知和伯乐的必要性,同时也引出下文点明主题追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千里与伯乐之间的什么关系?(马说中)

追答

紧密吧~~~记不得了,我初三哎,没复习那个,只是凭一点印象~

第3个回答  2020-03-14
策之不以其道。四肢不能尽其才。明知而不能通其意。
第4个回答  2011-05-19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翻译: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因)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到)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讽刺:好马吃得多,养马的人不给他吃那么多,让他吃不饱,才能不显露,反而鞭打它说:世界上没有千里马。
不识千里马,不会养千里马,却抱怨无千里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