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仙女和董永就是牛郎织女这一说法正确吗?

如题所述

牛郎织女与董永七仙女是一回事吗?

偶反驳:不是吧!牛郎是牛郎、董永是董永。

LG说:牛郎就是董永,织女就是七仙女,因为董永是放牛的所以称为牛郎,因为七仙女织布因而称为织女。玉皇的女儿们没事就织布,所以都叫织女,下凡留下的就是最小的女儿老七啦!

我晕……

可是织女好像的确也是最小的哦!老七?坏了,乱套了,七仙女岂不是下凡两次,肯定不对!这一下还真把偶搞得一头雾水了!

今日有空,到网上查询这个问题的答案,转帖有关资料如下:

《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段是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这里的“织女”和“牵牛”二星只不过是高高居于天空之上的星神,还没有人的灵性和人的情感,但这一出处却被专家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

到了汉代逐渐形成故事的基本框架:爱情、天河阻隔、七夕相会。其中爱情主题的注入是关键,它使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星座(或者说两位星神)具有了人性,从而为后来这则神话被演绎成为更加丰富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奠定了基础。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最后定型是在唐宋元明清时代,并最终完全变成了民间传说,牵牛由天上的星神变成了人间父母双亡的放牛郎,最后因追赶织女才成为天上的星神;“神神恋”变成了“人神恋”,天上的婚姻变成了人间的姻缘,这段姻缘最终王母划下的天河阻隔,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形成了牛郎织女爱情神话传说。

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是《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也叫《天河配》)、《梁山伯和祝英台》和《白蛇传》,一说是《孟姜女(哭长城)》、《董永和七仙女》(也叫《天仙配》)、《梁山伯和祝英台》和《白蛇传》。

可见差异在于《牛郎织女》(也叫《天河配》)和《董永和七仙女》(也叫《天仙配》)这两个神话传说上。形成这种说法不一的原因估计有三:其一,两者的故事内容极其相似;其二,两者的名称,即《天河配》与《天仙配》仅一字之差;其三,传说中七仙女的身份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第七位公主,而织女的身份就有好几种说法,或说织女是天上织布造霞的仙女,或说织女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总之,织女身份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这两个神话传说互相替代的原因之一。

经常被混淆的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故事比牛郎织女“天河配”传说成形要晚。相传云海深处,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在仙宫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一天,大姐等姐妹七人去凌虚台游玩,拨开云雾,见到人间男女婚嫁、勤劳耕作的生活,十分羡慕。七仙女看到为葬父而卖身为奴的董永忠厚老实,遂生爱慕之情。大姐看透七妹心事,但碍于天宫戒律,不敢相助。七仙女一再恳求,大姐不得已应允。临别赠七妹难香一枝,嘱其遇难时焚香招姐解救。下凡后,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妻。为赎丈夫,两人同去傅员外家做工。傅员外怕七仙女干不多活白吃饭,先不收留,后又刁难,他要七仙女一夜织十匹锦绢。并说织得成董永三年长工改百日,织不成则工期延一倍。七仙女燃起了难香,姐姐们闻讯借织女天梭前来相助,织成了锦绢十匹。因有言在先,傅员外只得缩短董永工期。做工期满,夫妻返家。途中,董永得知妻子已有身孕,惊喜异常,赶忙去前村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高空中出现天将传玉帝旨意: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上,否则便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心如刀割,她不忍伤害董永,等董永回来便向他讲明自已来历,并在槐荫树上留下“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不怕天规重重活拆散,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带着满腹悲痛返回天宫。

由此可见,牛郎织女的“天河配”和董永七仙女的“天仙配”这两个故事产生的社会心理是不同的,前者的故事的主题是家庭、婚姻,寄托了人们对和美家庭的期待,而后者宣扬的则是孝道,与七夕就更无关系了。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也正因为牛郎和织女,才变得意味深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2
不正确,欢天喜地七仙女是欢天喜地七仙女牛郎织女是牛郎织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