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他身上缺什么东西?

如题所述

苏轼他身上缺什么东西?
不懂审时度势

苏轼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在辞赋上造诣极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谓文学宗师的地位。同为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苏轼评价极高,感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而导致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的性格缺点,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中国古代文人多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把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奉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对理想的执著与现实的残酷往往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苏轼却想把文人的理想带入仕途,最终也造成了仕途上不可避免的悲剧。

一 才华过早锋芒毕露,却不知人心险恶

苏轼的才华锋芒毕露,从苏轼杜撰先贤的对话略见一斑。

史书记载,苏轼20岁进京赶考,试卷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在试卷上引用了“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么一段尧帝和皋陶的对话,阐述了为君者宽仁笃厚的一面。

主考官欧阳修和阅卷官梅尧臣在看到这段话时,觉得甚妙,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此段话的出处。等到发榜之日,苏轼榜上有名。由于中第着均要拜谒主考官,苏轼来的时候,欧阳修和梅尧臣急不可耐的问苏轼那句话的出处。

苏轼说:“是我杜撰的。尧帝有圣德,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可否认,能把80万字的《汉书》倒背如流的苏轼自是才华横溢,但官场人心险恶,妒才忌能的小人并不少见。这在苏轼后来的一贬再贬的遭遇中,朝中的小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 为人率直,不加掩饰

王安石推行变法,急功近利。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推进太快,心系黎民之苦,遂作《山村五绝》来讥讽朝政。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山村五绝》之三

通过这首诗,将王安石新政的青苗法等毁农政策的粗暴衬的表露无遗。

但正是这些讽刺朝政的诗作,差点把苏轼送上断头台。当权者将苏轼众多诗作上书皇帝,给苏轼安下“包藏祸心,诽谤谩骂”的罪名。最终让苏轼入狱四个多月,出狱后流放黄州。

三 不懂得揣摩帝心,不懂得审时度势,只愿问心无愧

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年后,写下了他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苏轼在书中谈论了王安石新法的弊病,基本上否定了新法的政绩。

王安石变法是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的,与其说是王安石的变法还不如说是宋神宗的变法,否定新政就是否定宋神宗,

后来苏轼感觉到了朝中的排挤,便自觉请求外放为官。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到任后按惯例向皇帝上书谢恩表。结果苏轼的《湖州谢上表》给他招来了大祸。成了“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从后世的史料可以看出,苏轼自然明白政治场上的文字游戏的可怕,只是性格使然,无法自制而已。

虽然被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逐渐向道家、佛家融合,但在此之前还是儒家占主导,儒家才是苏轼精神的根基。

儒家理想化的根深蒂固,再加上苏轼本性率真,将儒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其实苏轼的缺点都是他的优点,只是时势弄人,由不得他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以豁达乐观而闻名于世,他并没有缺乏什么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