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我们应当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20世纪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20世纪40年代,苏联依靠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社会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紧密团结,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斗争,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有近100个原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文明的诞生。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千百万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迸发出巨大无比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摆脱了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困境,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开始探索和迈上了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暂时挫折挡不住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并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地有所损失和收缩,形势依然严峻。但从另外一面看,社会主义力量也变得更为精干、更有战斗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已开始从苏东剧变后的低谷回升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预言家们关于社会主义彻底失败的断言已经宣告破产。

二、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

中国和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当然,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非常重要。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一发展对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改革的成功证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可能的,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简言之,社会主义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社会主义。
从长期看(10到50年),世界的发展将受到两个主要变化的制约。第一个变化是:世界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第二个变化是:从单极向多极、多文明地缘政治体系的转变。新的世界秩序是多极的:文明之间以及核心国家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伊斯兰世界、巴西之间展开对话。西方重要的思想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有力观点谈论自由主义的衰落和向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与向工业时代的转变不同,它冲击着全世界。技术、科学、环境、人口、管理和教育革命将影响所有国家,并根本改变生活的所有领域。
社会主义在适应新的后工业时代方面没有原则性困难。这是一个额外的机会。这个时代的理想、目标、价值观是面向未来的。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需要全面的复兴和现代化,与新时代和谐。现代社会主义、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目标,它正召唤、集合和激励着全世界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战士。 转

三、 未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可能会出现以下变化:

第一,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已经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的,将以更加灵活和实用的方式继续向前探索,不断完善新建的理论、政策和体制,不断在各个领域扩大改革创新的成果;尚未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的,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步伐。因为后者既会受到前者示范效应的激励和鼓舞,又可从前者那里借鉴很多极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以避免走太多、太大的弯路

第二,对尚未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来说,未来几年比较艰难,但又非常关键。重振旗鼓,恢复元气是它们当前的主要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将首先取决于能否正确地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尽快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传统理念,更新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次取决于能否探索到与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相适应的实践战略,能否制定适应国情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以便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尽量争取中间阶层的更多支持;最后取决于能否处理好与其它左翼政党和组织,特别是社会党的关系。在目前情况下,与社会党结成广泛、巩固的联盟,既可以从中学到从政和执政经验,又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影响,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第三、对社会党来说,如何巩固和扩大已有的执政成果将是它们面临的艰巨任务。由于“第三条道路”问世时间不长,实践经验还不丰富,今后对其进行认真审视、总结,进而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完善将是情理之中的事。近期,它们必须在缓解不平等现象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政府的支出来满足社会需求与达到预算目标之间作出正确抉择。只有这样,社会党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并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最广泛地团结左翼力量,并把它们的积极性调动到社会主义取向上来,乃是社会党再振雄风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今后,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共同点和相近点将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整合,无疑将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但整合的主动权将把握在执政的共产党手中。近、现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显示:社会党与在野的共产党比较容易形成统一战线,事实上它们也经常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成功结盟,而与执政的共产党迄今为止还从未成功地在组织上结过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执政的共产党过去做得过“左”、过“激”,长期拒不承认发达国家的共产党,特别是社会党为具有积极作用的社会主义力量。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执政的共产党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主动纠正这一历史失误。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并对其它执政的共产党产生了很大正面影响。预计,执政的共产党今后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强与社会党和在野共产党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今后如果不能得到根本遏制和明显好转,那么,打着“民粹主义”旗帜的极右势力在世界范围重新抬头将是很难避免的。一旦出现这种逆流,社会主义力量极有可能,也很有必要加速组织层面的整合,以利于应对严峻挑战。从目前情况看,组织整合的前提条件——思想理论、纲领政策、意识形态的整合局面业已基本形成,缺的只是社会需要和历史机遇。
第六,世界社会主义的组织整合形式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届“国际”。它不会再次出现诸如“老子党”、“核心国”、“理论权威”、“精神领袖”这类问题,代之而来的将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真诚的相互尊重、交流、切磋与协作,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决策。这样的国际组织,不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也必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四、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也多如繁星。然而,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博大精深,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国际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其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甚至较长时期的受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些挫折,有些是社会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有些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背离马克思主义,走向私有化的改革道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他们中的多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苏东剧变前后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仍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资本主义经过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等若干发展阶段。这些变化虽然赋予资本主义种种新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决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环顾当今世界,作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正在破灭,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号强国,日本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回升乏力。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番调整经济政策,起色不大。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难医经济痼疾,反而导致新的金融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势必从西方国家内部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造成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历史进步。而这些严重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苏东剧变以后,两极对抗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为什么还那样动荡不安,地区性冲突为什么还不断加剧,甚至连美国本土也不得安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显现吗?这也正是人们重新“呼唤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
不管西方国家怎样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也无论垄断资产阶级怎样调整其内外政策,经济全球化的结局都不会以它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将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快资本主义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崛起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任何一种社会新制度战胜旧制度都要经历多次反复。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是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战胜资本主义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但它还处于继续探索的初级阶段。斗争——失败——再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经历程;高潮——低潮——更高潮,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趋势。只要社会主义者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汲取教训,善于调整变革,挫折就会向成功转化,失利就会变为胜利。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者的信心所在。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兴旺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共产党组织,也进行了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可以断言,这些历经斗争考验和风雨洗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必将重整旗鼓,振奋精神,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早在苏东剧变的历史尘埃尚未落定之时,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预言已经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我们并不悲观失望;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基本结论依然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2
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20世纪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20世纪40年代,苏联依靠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社会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紧密团结,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斗争,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有近100个原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文明的诞生。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千百万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迸发出巨大无比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摆脱了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困境,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开始探索和迈上了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暂时挫折挡不住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并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地有所损失和收缩,形势依然严峻。但从另外一面看,社会主义力量也变得更为精干、更有战斗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已开始从苏东剧变后的低谷回升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预言家们关于社会主义彻底失败的断言已经宣告破产。

二、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

中国和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当然,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非常重要。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一发展对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改革的成功证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可能的,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简言之,社会主义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社会主义。
从长期看(10到50年),世界的发展将受到两个主要变化的制约。第一个变化是:世界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第二个变化是:从单极向多极、多文明地缘政治体系的转变。新的世界秩序是多极的:文明之间以及核心国家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伊斯兰世界、巴西之间展开对话。西方重要的思想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有力观点谈论自由主义的衰落和向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与向工业时代的转变不同,它冲击着全世界。技术、科学、环境、人口、管理和教育革命将影响所有国家,并根本改变生活的所有领域。
社会主义在适应新的后工业时代方面没有原则性困难。这是一个额外的机会。这个时代的理想、目标、价值观是面向未来的。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需要全面的复兴和现代化,与新时代和谐。现代社会主义、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目标,它正召唤、集合和激励着全世界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战士。 转

三、 未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可能会出现以下变化:

第一,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已经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的,将以更加灵活和实用的方式继续向前探索,不断完善新建的理论、政策和体制,不断在各个领域扩大改革创新的成果;尚未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的,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步伐。因为后者既会受到前者示范效应的激励和鼓舞,又可从前者那里借鉴很多极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以避免走太多、太大的弯路

第二,对尚未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来说,未来几年比较艰难,但又非常关键。重振旗鼓,恢复元气是它们当前的主要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将首先取决于能否正确地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尽快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传统理念,更新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次取决于能否探索到与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相适应的实践战略,能否制定适应国情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以便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尽量争取中间阶层的更多支持;最后取决于能否处理好与其它左翼政党和组织,特别是社会党的关系。在目前情况下,与社会党结成广泛、巩固的联盟,既可以从中学到从政和执政经验,又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影响,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第三、对社会党来说,如何巩固和扩大已有的执政成果将是它们面临的艰巨任务。由于“第三条道路”问世时间不长,实践经验还不丰富,今后对其进行认真审视、总结,进而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完善将是情理之中的事。近期,它们必须在缓解不平等现象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政府的支出来满足社会需求与达到预算目标之间作出正确抉择。只有这样,社会党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并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最广泛地团结左翼力量,并把它们的积极性调动到社会主义取向上来,乃是社会党再振雄风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今后,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共同点和相近点将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整合,无疑将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但整合的主动权将把握在执政的共产党手中。近、现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显示:社会党与在野的共产党比较容易形成统一战线,事实上它们也经常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成功结盟,而与执政的共产党迄今为止还从未成功地在组织上结过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执政的共产党过去做得过“左”、过“激”,长期拒不承认发达国家的共产党,特别是社会党为具有积极作用的社会主义力量。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执政的共产党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主动纠正这一历史失误。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并对其它执政的共产党产生了很大正面影响。预计,执政的共产党今后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强与社会党和在野共产党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今后如果不能得到根本遏制和明显好转,那么,打着“民粹主义”旗帜的极右势力在世界范围重新抬头将是很难避免的。一旦出现这种逆流,社会主义力量极有可能,也很有必要加速组织层面的整合,以利于应对严峻挑战。从目前情况看,组织整合的前提条件——思想理论、纲领政策、意识形态的整合局面业已基本形成,缺的只是社会需要和历史机遇。
第六,世界社会主义的组织整合形式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届“国际”。它不会再次出现诸如“老子党”、“核心国”、“理论权威”、“精神领袖”这类问题,代之而来的将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真诚的相互尊重、交流、切磋与协作,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决策。这样的国际组织,不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也必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四、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也多如繁星。然而,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博大精深,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国际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其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甚至较长时期的受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些挫折,有些是社会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有些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背离马克思主义,走向私有化的改革道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他们中的多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苏东剧变前后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仍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资本主义经过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等若干发展阶段。这些变化虽然赋予资本主义种种新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决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环顾当今世界,作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正在破灭,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号强国,日本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回升乏力。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番调整经济政策,起色不大。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难医经济痼疾,反而导致新的金融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势必从西方国家内部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造成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历史进步。而这些严重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苏东剧变以后,两极对抗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为什么还那样动荡不安,地区性冲突为什么还不断加剧,甚至连美国本土也不得安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显现吗?这也正是人们重新“呼唤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
不管西方国家怎样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也无论垄断资产阶级怎样调整其内外政策,经济全球化的结局都不会以它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将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快资本主义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崛起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任何一种社会新制度战胜旧制度都要经历多次反复。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是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战胜资本主义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但它还处于继续探索的初级阶段。斗争——失败——再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经历程;高潮——低潮——更高潮,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趋势。只要社会主义者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汲取教训,善于调整变革,挫折就会向成功转化,失利就会变为胜利。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者的信心所在。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兴旺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共产党组织,也进行了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可以断言,这些历经斗争考验和风雨洗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必将重整旗鼓,振奋精神,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早在苏东剧变的历史尘埃尚未落定之时,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预言已经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我们并不悲观失望;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基本结论依然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社会主义有什么好的?
要不是采用了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早就完了,不完也残废了~
看看苏联和古巴朝鲜东欧就知道了

看看世界上的穷国吧,全是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无一列外全是资本主义!狡辩很无聊!

要坚决实行依法治国,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政务透明公开,官员负责制,让人民真正拥有罢免不负责无能力官员的权力.

如果实现以上几点,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能说是初步显示出来了,否则的话,也只是披着社会主义马甲的封建制度的现代化而已

楼下的,请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又是什么?你能比较具体的回答吗?

如果不能就别说社会主义不好

穷国全是社会主义国家?哈哈,我承认社会主义国家都很穷,除了中国勉强不算穷,别跟我说人民怎么穷怎么穷,我是说国家,人民怎么穷,国家还是有钱的,这点没错吧?但资本主义国家没钱的绝对比社会主义的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钱,是因为他们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里,通过战争把财富都积累起来了,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建国的时候,都是一穷二白,没有积累,这样,就只能靠自我发展来赚钱,变富裕,因为你不可能靠战争来积累,因为不够人家拼啊,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时候,都陷入了一个"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都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赞成"的圆圈里,结果,改用的方针,不用,不改用的方针,坚持了,中国也是邓小平上台之后才改的

你们知道吗,其实现在资本主义实行的,跟马克思那个资本主义不同了,他们揉入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虽然他们不说,但事实上就是采用了,国家宏观调控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这个是社会主义才有的,资本主义原来是没有的,从罗斯福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就采用了,所以,我们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我们现在采用的种种制度,只是不同苏联模式,不等于不是社会主义,大家也要自己想想,不要一看像,就说是资本主义复辟,千万不要被西方的宣传蒙蔽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27249.html?si=1

第2个回答  2007-05-25
把防止资本主义的渗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