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铁帽子王有多铁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1-03

铁帽子王一点都不铁

或者说,铁的只是那顶帽子(爵位),而不是戴帽子的那个王。

所谓的铁帽子王,也就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在清朝的爵位序列里,属于最高等级。非世袭罔替的亲王,基本都是恩封,也就是皇子们自然就是亲王,只是被封的早晚问题。

但恩封的亲王死后,其爵位自然降一级传给继承人,继承人就变成了郡王。郡王去世后,继承人就只能是贝勒。降到奉恩镇国公,也就不降了,也算某种意义上的世袭罔替。

但说到“世袭罔替”,就只能是从源头就没降过的铁帽子王才算。

铁帽子王的源头是来自功封,也就是因为功绩比较大,才加封了世袭罔替——爵位不必降级,永远是亲王。


清朝的两个恭亲王系统

除了比较熟悉的恭亲王奕䜣(咸丰皇帝的兄弟),还有一位恭亲王常宁(康熙皇帝的弟弟)。

这两位恭亲王,相隔百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是作为皇子直接受封的:一个是顺治的皇子,一个是道光的皇子。

但同样是“恭亲王”常宁一系的爵位,越传越小。之后,其子海善、满都护,甚至是降两级继承。由亲王之子继承了贝勒的爵位。

到常宁的曾孙明韶,又降为贝子。

到常宁的第五世孙晋昌,又降为奉恩辅国公。

到常宁的七世孙祥林,降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再降级。

恭亲王常宁一系,相传七代,除了自然的递降爵位,还有五六次的革爵、夺爵。

而“恭亲王”奕䜣一系的爵位,因为是铁帽子王,奕䜣去世后,其孙溥伟继位,仍然是恭亲王,而非恭郡王。如果清朝没灭亡,那这个恭亲王还能一直传下去。

可铁帽子王犯了事儿,自己的爵位也保不住,只能把爵位转给旁支,自己一样要被罚俸、幽禁,甚至判刑。这还属于革爵。

甚至有削爵的例子。比如,在辛酉事件中,被赐自尽的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这两位都是铁帽子王。不仅被赐了自尽,连爵位也被削去。尽管,两年又恢复了铁帽子王的爵位,也与他们本身无关了。

所以,铁帽子王不是免死金牌,也不是铁饭碗。如果不信,就只能“试试就逝世”。

清朝的王爵制度

明清两朝的制度差不多,但在王爵制度上,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加以改进。

明朝的王爷有两个特点:圈禁在各自的王府,王爷的后代还是王爷(按照清朝的标准,明朝的王爷们都是铁帽子王)。

这就造成不良的后果,明朝的亲王群体不断膨胀,又被圈禁在各地,只能单纯的消耗资源,却无法创造任何效益。这被称为“全国养朱”。

清朝是怎么改的呢?

第一,清朝的皇子仍然是变相的圈禁,只是全在京城住,不许私自出京。

第二,每一代继承人都自动降低一级爵位。爵位的降低,相应的待遇也随之降低,这也节省了资源。比如,清朝的王爵如果传递到第二代,成为郡王。以郡王的等级,就没资格再住原来的亲王府邸。这位郡王就只能搬家到更小的郡王府邸里。

王府不是私产,而是清朝宗室的宿舍。够什么品级,住什么宿舍。铁打的王府,流水的王爷。

宗室们成了流水,且绝大部分是向下流动,很难再向上。直到爵位降无可降,落得个闲散宗室,也就减少了财政负担。


作为异类的铁帽子王

这么看来,住在亲王府邸不用搬家的铁帽子王,则成了钉子户。似乎是与清朝王爵制度不符。

但这也是与其产生的时代和背景有关。

铁帽子王的说法,乾隆后期才出现。在此之前,也有世袭罔替的亲王,也有世袭递降的亲王,甚至还有明朝降将被封为亲王。但到了乾隆时期,清朝也已经过半了,一切尘埃落定,也就到了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其中,就包括对爵位的厘定。

乾隆四十三年,借着给多尔衮平反的时机,乾隆大书特书多尔衮的功劳。并且,以功劳大小,对世袭罔替的亲王,进行了正式的认定。

注意,评价功劳的人是乾隆。而乾隆评价功劳的背后,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原因:八旗改制。

势力划分。什么王爵,不过是乾隆随意赏赐的工具。操控人。

原来的八旗,各自有旗主。也就是说,各旗都是旗主的私产。皇帝有三个旗,其他宗室贵族分其他的五个旗(以牛录为基本单位),按牛录多少,分为大小旗主。大小旗主,相当于大小股东,皇帝是最大的股东。

但不论大小,大家都是股东。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走下去,股东可不可以撤股?

还真有撤股的,努尔哈赤的兄弟舒尔哈齐当年就这么干过。只是被努尔哈赤平息了。不过,这在法理上是一个漏洞。


在中原坐稳江山的清朝皇帝蓦然发现,有些权力是自己的手伸不到的地方。

这就如同,中原共遵周天子为王,但诸侯们各自管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周天子管不了。之后才转变为秦朝的郡县制,皇帝直接管理地方。

八旗也是这个道理。雍正时期,八旗旗主被换成了八旗都统,贵族变成了官员。尽管八旗都统们很多都是贵族充任,但性质不同,传统的秩序还是改变了。

铁帽子王的出现,正是乾隆在进一步完善新秩序时出现的一种交换——与原来的旗主做的交换。

旗主们把权力交出来,皇帝则确认各自的封爵。其实,权力早就被旗主交出来了,这事在雍正手里就做了,乾隆只是修补的更完美一些。

皇帝的工具

爵位,不过是皇帝手中控制贵族,定秩序、分蛋糕的工具而已。一句话,铁帽子王铁不铁,皇帝说了算。皇帝牢牢的掌握着话语权。

一个例子是豫亲王多铎,被乾隆评为“多铎战功实为诸王之最”。可多铎都死了一百多年了,早就没有了势力,但树立这么一个典型,就能安抚人心、激励大众。

乾隆是怎么用这顶铁帽子王来操作的呢?多铎本来是豫亲王。因为受到多尔衮的牵连,被追降为豫郡王。其子多尼当时就被改为信郡王——连改名再降爵。

多尼征战一生,有军功,二十六岁去世,却仍然没有翻案。多尼死后,两个儿子鄂扎、董额,孙子德昭,都继承的是信郡王爵位。

而德昭死后,明明有继承人修龄,乾隆却把信郡王的爵位赐给了多铎的另一支系如松。修龄承袭的是如松的父亲功宜布的辅国公爵位。

可等到如松死后,如松之子淳颖又没承袭信郡王。而是承袭了修龄的辅国公。而信郡王的爵位,又回到了德昭之子修龄头上。

等于是这两对父子(德昭、修龄父子;功宜布、如松父子),交换着继承各自的爵位。背后的主导者正是皇帝乾隆。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为多尔衮平反,才追封了世袭睿亲王、世袭豫亲王的爵位。至此,德昭之子修龄、如松之子淳颖,各自得到了一个铁帽子王爵位。

至于这两个人各自的先祖们,也因为他们的爵位变动,不断被变换着追封为信郡王、豫亲王、睿亲王。 

这还不算完,当豫亲王传到修龄之子裕丰之时,又因为林清之变,裕丰有下属从乱之过,而被夺爵。爵位到了修龄的另一子裕兴头上。

可裕兴因为奸婢,以至婢女自杀,也被夺爵,幽禁。豫亲王的爵位就落到了修龄第五子裕全头上。

一个爵位,可以在有继承人的情况下,直接赐给旁支;得到爵位的人,也会因为犯法而失去爵位。

爵位是铁的,但得到爵位的人却没那么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