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贷款利息最高是多少?

如题所述

国家规定私人借款最高利息是银行基准利率的四倍,要具体看是什么期限的借款而定,比如你的是一年期借款,人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那么民间借款最高利率不能超过24%,否则就是高利贷,不合法了。

50万7分息即=500000*7%=35000元,即一年的利息。

拓展资料:

个人贷款最高利率主要看两方面,第一就是你选择的银行有什么贷款品种,第二就是看你的抵押物(质押物)的价值啦。 

现阶段由于国家提高了储备金的比率,所以各个银行都在控制贷款,如果你是要做个人消费贷款的话,估计很少银行可以做,而且就算做的话,利率也比较高。 

至于抵押物的价值嘛,如果你是不动产抵押的话呢,一般程序都是会先找评估公司出一份评估报告,然后根据你的评估价格乘以一定的比例,去核算你的贷款金额的。

参考资料:民间借贷中已取消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3
按现行利率水平下,规定最高利率为15.40%,年利率超过15.40%即为高利贷,超过上限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 2020年9月新的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2020年4月至今公布的1年期LPR3.85%,四倍为15.4%)。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25

贷款最低利率和最高利率主要取决于贷款经办银行或贷款机构、平台的规定,而不同的银行(贷款机构、平台),关于贷款利率范围的规定都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说蚂蚁借呗的日利率最低是万分之五(0、015%),最高是万分之六(0、06%);而微粒贷的日利率最低则是万分之二(0、02%),最高是万分之五(0、05%);还有安逸花的日利率最低也是0、02%,最高则是0、0483%。

大家需要注意,银行(贷款机构、平台)一般也就只会确定一个大概的贷款利率范围,具体的贷款利率还是需要根据借款人本人的还款能力、负债状况、信用情况等多方面的评估来综合确定的。

因此,不同的人去申请同一款贷款产品,贷款利率都有可能不一样,一般借款人的个人综合资质越好,其贷款利率就有可能越低。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保持个人良好信用,这对贷款是有帮助的。

网贷大数据可以反映网贷的真实情况。要是贷款太多,建议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信用数据。查找:贝尖速查,可生成大数据报告。虽然两者有区别,但银行贷款为了避免个人无力偿还坏账的情况出现,还会关注大数据信贷情况,信贷不良会影响很多方面的权利。

扩展资料:

网贷的最高利率不能超过多少呢?

网贷,借款年利率最高是不能超过36%的。因为超过36%的就是高利贷了,最高人民法院亦有规定,超过36%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去请求出借人返还自己已支付的超36%部分的利息的话,人民法院也是予以支持的。

而将年利率36%换算成月利率就是:36%÷12(月)=3%;换算成日利率则是:36%÷360(天)=0、1%。大家在平台上申请网贷时就一定要仔细留意,以免碰到高利贷。

大家还要小心,有些平台虽说借款利率是正常水平,但却会额外收取服务费、担保费、保证金、手续费、砍头息等等,结果导致客户最终要还的还是很多。而此种做法也是不合规的,客户碰上的话,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或当地银监会进行举报,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平时在办贷时也可以检查一下平台是否是经过银监会的批准设立的,以及是否持有金融牌照,不要去不知名的小贷公司办理网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31
找法网律师图文说法
国家规定高利贷最高多少
国家规定高利贷最高多少
2021.05.27
来源:找法网
播放:5696
点赞:0
律师分析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法律依据

国家规定高利贷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因此当事人约定的利率最高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否则超过部分属于高利贷的范畴,不受法律保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17
我国法律规定在贷款中年利率最高不得高于36%。对于高于36%的部分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对于低于36%但是高于24%的部分,人民法院持中立态度,还款人如果有支付意愿,人民法院不予以阻止,对于低于24%的部分,人民法院应予以保护。如果在双方借贷利息中没有明确规定利息或对利率规定不明,出借人无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如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