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入世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列举实际的例子,有条理

入世5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中国百姓究竟得到了哪些实惠?以下一组数据或许能初步给出答案:从2001年到2005年,在物价基本维持稳定的前提下,中国人均GDP由1038美元增长到1700美元,人均储蓄余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5780元和6860元上升到10787元和10493元,电脑和家用汽车普及率则分别由13.3%和0.6%上升到41.5%和3.4%。

可见,这5年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参与不仅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就业稳定、收入增长。在这5年中,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利益逐步显现,外贸出口连年攀升,年均增长率达25%,同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在此过程中,外商投资企业不仅成为出口增长的主力军,也是就业水平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虽然在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达到800万至900万,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始终维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

二是消费福利显著提高。2001年至2006年,我国进口关税的总体水平由15.6%降至9.3%。同时,我国取消了化肥、轿车和摩托车及关键零部件、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手表等13类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农产品的关税配额限制也正逐步放松。贸易壁垒的消除不仅导致了进口产品的量增价跌,对国内同类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也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加上收入的增长,中国百姓的物质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1年至2005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12%,而消费增速较快的产品大多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如汽车、通讯器材、家用电器、音像器材、建筑装潢材料等。

三是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社会生活更加有序。5年中,仅国家立法机构和中央政府制定、修改和废除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就达2000多件,基本形成了一套涵盖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经济部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四个领域的与国际规则趋同的国内法律制度框架。市场经济规则的逐步完善不仅规范了政府行政行为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使公民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普遍得到增强、社会生活秩序得到保障、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

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但是,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双重身份的普通百姓应该清醒而客观地认识到,总体而言,入世5年所带来的“利”大于“弊”,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要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外寻求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全面提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解决上述关乎自身利益问题的途径,中国的百姓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积极支持本国以开放的姿态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不懂得利用他国的力量来增强自己实力的国家,是一个愚蠢的停滞的国家;一个不懂得观全局谋其略缺乏高瞻远足的民族是一个失败的民族。为了民族的振兴与壮大,我国不辞劳苦、费劲心机地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多方的协商与我国的极力争取,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顺利加入WTO。到目前为止,我国加入WTO已经整整5年了。在这5年里,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并不预示着我国今后的发展会一帆风顺,也不代表我国面临的仅仅是机遇而没有挑战。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一)政府

中国入世5年取得辉煌成就为中国政府赢得良好的声誉。从2001年到2005年,在物价基本维持稳定的前提下,中国人均GDP由1038美元增长到1700美元,人均储蓄余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5780元和6860元上升到10787元和10493元,电脑和家用汽车普及率则分别由13.3%和0.6%上升到41.5%和3.4%。这一系列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政府是一个了不起的政府,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显耀的成就,有利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政府领导的信心;有利于扩大国际友人到我国旅游、访学的次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

在看到我国入世良好一面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反面。入世5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社会矛盾的产生,例如收入分配、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农民工的安置等等。如何处理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成为考验我国政府应变问题的能力、为民办事的能力的难题。这对我国政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处理得当,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全力拥护,否则将会造成民心不稳的局面。能否变挑战为机遇,这就要看我国政府的实际能力了。

(二)外贸贸易

外贸贸易的快速增长不仅将为我国吸引更巨大的外资,而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中国外贸进出口平均增幅达到36.4%。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2492亿美元增加到7620亿美元,5年增长了两倍,这在世界贸易发展史上是没有过的。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过去5年获得的良好外贸贸易“答卷”,将增强了外国公司或个人对我国投资的信心。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5年5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5378个,合同外资金额1161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44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过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源源不断的外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工厂,将为我国创造了许多就业的机会,缓和了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他们也带来了新的技术,为我国同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外贸贸易的快速增长,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不满,它们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限制其国民到中国的投资,例如提高我国商品出口的门槛,捏造有损中国形象的谣言,尤其是加快迫使我国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在那个时候,我国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将决定我国今后发展的命运。

(三)汽车业

中国汽车业由幼稚走向成熟,国产自主品牌车异军突起,成为洋品牌强有力的挑战者。今年前2个月,自主品牌国产车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型。2005年前8个月,包括奇瑞、吉利、天津夏利等在内,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去年的10.5%提高到目前的26.35%,提升了约16%的市场份额。进入2006年,自主品牌势头不减。入世5年,中国轿车需求年均增长近四成。据有关部门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可望达到680万至700万辆,其中轿车需求量将达到400万辆,比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的80万辆净增320万辆,年均增长37。5%,增幅居世界各国之首。随着我国汽车品牌在世界各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汽车将会在各国的公路上奔驰。因为我国汽车的制造技术在不断改进、提高,加上我们的及格合理、公道,所以国产汽车的出口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面对我们许多中国人都选择价格合理的国产车,外国汽车商也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抢占中国这个大市场。而价格战是必然的,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产品质量加上诱人的价格去吸引顾客,企图将我们国内的汽车业推进“深渊”。所以我国的汽车商不能沉浸在过去取得佳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要有一种危机感,时刻准备应战。

(四)银行业

按照入世的承诺,从2006年12月12日起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资银行一股无形的压力,因为外资银行的服务态度、时效确实比我们中国要强,这就迫使中资银行进行整顿、改革,增强竞争力。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更符合自己的银行进行存贷款,而不用再仅仅局限于国内几家服务态度并不怎样的银行。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我们银行方功课做足了,我们群众还是会支持国内银行的。

“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是说中资银行将不会受到特别的照顾。面对这种状况,中资银行倘若不进行改革,不采取相应的对策,那我国人民的资金将会更多地流向外资银行。一个国家没有经济支撑是无法运转,无法立足于世界的。如果我国占60%的资金全储存杂外资银行,那我国将很容易受制于人,万一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甚至是世界战争,那我国将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所以中资银行要积极进行改革,尽快与世界各国银行接轨,全面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五)农业

入世5年后,我国农业将呈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我国参与多边经济的经验也进一步丰富,我国农业出口的能力将会得到增强。因为在过去5年里我们对外国农产品的饿标准已有了较深的认识,所以杂进行生产时,我国的供应商将会按照标准去办事。同时,全球化也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福音,我国努力吸收他国的经验,借鉴他们的技术进行生产,提高出口量。

入世5年我国农业取得不错的佳绩。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韩先生说:“农业是入世以来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入世之后,中国的农业出口额有所增长,在占农产品贸易总额85%-90%的15类农产品中,有8类农产品呈现净出口增加或净进口减少趋势。水产品和蔬菜水果成为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主力净出口农产品,每年净出口额为几十亿美元;茶和咖啡每年净出口额为1亿至10亿美元。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谷物呈现出净出口趋势。十多年前,中国还在大量进口谷物,但在入世几年后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物出现净进口显著减少甚至净出口。还有一些产品,在进口增加的同时,国内产量也在同步增长。如棉花、大豆、羊毛、牛奶等产品,过去5年进口增加很快,但国内产出也明显上升,就说明国内产品没有被进口品所替代。同时,农产品原材料的进口增加,也支持了一些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说今后我国的农业将不会遇到困难、挫折,相反挑战会更大、更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每年大概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将近20万公顷,没有了土地作为支撑,尽管有很多人力、有过硬的技术,但若想发展农业简直难于登天,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六)农民

在经济全球化下,农民的收入增多了。中央出台的各种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真真正正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很多观察人士认为,农民及农民工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将更加弱势,更加被边缘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基尼系数达到了0.45(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4),高于1981年的0.3。这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与美国处于类似的水平。从纵向来看我国农民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但倘若从横向来看,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城镇相比却是相距甚远。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现在,中国每年大概从农民手里征用的土地将近20万公顷。另据统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总数超过4000万人,并仍在以每年2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还会有4000万人进入失地农民的行列。土地没有了将会快农民进城的步伐。大量的农民拥向城市,农民工本身的生活问题与城市问题将会同时爆发。由于农民工的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不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就业尤为困难。尽管找到工作了,但工资还是不高。有学者认为,中国实际上是在“向谷底赛跑”的过程中处于领跑地位。入世之后,中国还没有改变在全球整个产业链末端的位置,因此,持续增大的劳动力供给,也将会使中国劳动力持续保持低价格。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极其强劲的挑战。

在入世5年里,我国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洋洋自得,我们时刻要有一种危机感,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主要参考文选:

1、 张汉林著:《张汉林解读中国入世》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2、 国务院研究室编《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 中国言实验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陈昌柏:《WTO-ITA》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

4、《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5、张汉林 蔡春林 屠新泉 张军生 李杨 著:《WTO反倾销争端案例评析》 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6、汪明 著:《中国入世多赢谋略实务》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3年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