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考华东师范大学的生物专业(师范类的),不知道好不好,有没有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的,帮忙一下哈~~

请问有师范和非师范之分吗?是很难考吗?

我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 欢迎你,很好 难度也很好 加油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
院长:张亚平院士
华东师范大学双聘院士
研究方向:进化基因组和基因组多样性
张亚平,男,1965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云南省科协主席、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前身为生物学系。1951年由当时的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大夏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等院校生物系合并而成,汇聚了薛德育、张作人、郑勉、王志稼、陈彦卓、张宗汉等一批国内享有盛誉的著名教授。1981年,在张作人、郎所、堵南山、周本湘、钱国桢、颜季琼、周绍慈等教授主持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首批动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理学、生态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今已发展成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可招收植物学、动物学、水生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基因组学8个专业的博士,另加生物医学工程和课程与教学论10个专业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学院加快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先后成立了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野生动物与流行病研究所、生命医学研究所、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上海市细胞信号网络研究技术平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学院现有在职教师111名,含教授26人,副教授(副高)27人,讲师(工程师)2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60人。其中,有教育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名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多人。

   2000年至今我院共获得科研经费约5175.11万元,承担科研项目总数达304项,发表论文964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已在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药用植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皮肤抗衰老天然激活剂”荣获全国第六届发明展览会银奖和第83届法国国际发明展览会特殊荣誉奖;“金嗓子喉宝”荣获东南亚医药卫生保健博览会金奖;“GSF糖尿病专用食品产品”荣获上海市第五届“四新产品”博览会金奖;“金耳食用价值研究----金耳纯”荣获上海市第五届科博会金奖;“长白山食药天然资源(越桔)的深度利用研究与开发”项目,荣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教育系统参展组委会颁发的“参展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中华绒鳌蟹的营养学及其环保型全价饲料的研制开发”项目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苔类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项目获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学院一贯重视本科教育,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为指导方针,以基本要求加需求选择为原则,注重本科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学院建有一流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达4300平方米,不仅满足常规教学需要,还为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提供先进的精密仪器和经费资助,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覆盖率达在校生的80%。学生科研工作气氛浓厚,科技成果连连获奖,曾获上海市“太阳岛”杯一等奖,全国“挑战杯”一等奖、三等奖,每年在校级“大夏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有多人获奖,并有优秀科研论文发表于各类专业期刊。

  学院在浙江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天童森林公园建有植物学、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与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组成的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并聘请中学名师为师范生兼职导师;院资料室藏书4万余册,在订中文期刊150余种,外文期刊120余种;院标本馆藏有极为丰富的珍稀动物标本和中国东南部植物标本。

  学院目前招收师范和非师范两大类本科生。其中,师范类学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为免费培养,毕业后从事基础教育的生物科学教学和管理工作。非师范类学生按“生物科学和技术”大类招生进校学习二年基础课程后根据学生志愿,分别进入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专业继续学习。建校以来,生物学系共培养了本科生4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约600多名,学生毕业后主要到高校、中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制药及生物制品类企业、各级机关等单位工作。

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站长:瞿伟菁
博士点:动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植物学 | 生理学 | 生态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物医学 | 基因组学
硕士点:动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植物学 | 生理学 | 生态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物医学 | 基因组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课程论与教学论

动物学动物科学与资源持续利用
  动物学科是在华东师范大学1951年建校时由多位老一辈科学家创建的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学基础学科之一。文革前曾招收研究生及进修生,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著名学者。197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建立了全国首批动物学博士点,此后又设立了全国首批动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点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5名,讲师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目前学科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原生动物生物学、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水生动物学、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水生动物生殖生物学、水生动物营养学、水生动物种质遗传学、水生动物生态毒理学、鸟类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有:原生动物生物学、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水生动物学、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水生动物营养学、水生动物种质遗传学。多年来,本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我国动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国淡水枝角类的研究”、“原生质流对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的影响”、“中华绒螯蟹生殖细胞的研究”、“太湖水产资源增殖技术的研究”等科研项目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上海市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教育部)、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等颁发的各级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教育部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和有关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科学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及教科书10多种。科研成果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并多次在全国会议或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更多请浏览动物学学科主页...
植物学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科是与学校同龄的学科,含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两大板块,是由老一代留学日本,美国,瑞士等国,学成归来及国内的著名学者创建。
  本学科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博士点之一,也是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一个点,现有在岗教授5名(博导3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助教1名。建点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0多人,博士生10人,发表论文在200篇以上。在植物生理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资源植物化学基础研究上已具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资源植物化学,植物生理生态,资源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化学等。近三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60多篇文章,其中SCI文章有20多篇。还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和专业教材。历年研究生报考录取比率为2~3:1。目前在读有博士生5名,硕士生30多名。在研项目经费总额在200万以上,已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学术梯队。
  本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两个领域内的研究队伍还在逐步扩大,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更多请浏览植物学学科主页...
生理学  生理学科始建于1951年。1981年和1985年分别批准建立硕士学科点和博士学科点,并与其他3个学科共同建立生物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本学科涵盖生理学教研室、脑功能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神经科学重点学科等。本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神经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积累。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及卫生部优秀成果等多项奖励。进入80年代,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到听觉神经生物学、视觉神经生物学、大脑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神经生物学等。这些领域已在国内形成明显的特色优势,目前在基因、分子、细胞、系统和整体行为等多个水平上开展系统研究,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6项,国际合作多项。近五年来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95篇,其中在国外SCI期刊上发表45篇,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取得良好知名度,并已与美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更多请浏览生理学学科主页...
生态学[网站]  生态学是华东师范大学一个传统优势学科。本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分别建于1979年和1985年,是国内首批拥有生态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华东师范大学的生态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并已顺利进入国家高等学校"十五"建设(21二期工程)。学科设有动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湿地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资源生态学等研究方向。其中:保护生物学,选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动物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繁殖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在濒危动物保护与野生种群的恢复以及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动物生态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中国的鹿类动物》、《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著作,建立了华东地区唯一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鉴定机构,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自1988年以来,和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合作举办了十次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国际培训班,建立了国际保护生物学中心、上海野生动植物检定中心,常年获得国际上主要自然保护组织和基金会的资助,并开展课题合作。景观生态学,针对我国一些生态关键区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从景观尺度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技术和手段,通过将地理学家的空间概念和生态学家的功能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和模拟区域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特征,提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越来越多大尺度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景观生态学已走到生态学科和土地管理的最前沿,而且目前依然在快速发展。
  生态学科梯队合理,拥有一支很强的师资力量。本学科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及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骨干研究队伍由多名归国博士和国内培养的博士和博士后组成,其中,3人担任国际学会的理事或委员、3人担任我国一级学会常务理事、理事或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是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次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和"曙光学者"等称号。
  目前所承担的重大项目有:华东地区扬子鳄野外种群的恢复和重建;东北虎的跨国界保护研究;保护区内人与野生动物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示范模式;西藏濒危物种的保护生物学和保护区的研究;沙漠综合治理和治沙植被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等等。此外,学科正积极参与上海市崇明岛全国重要湿地恢复样板示范区建设工程。
更多请浏览生态学学科主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综合性学科。由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生理学七个二级学科组成。设有博士、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的修饰、分子免疫学、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抗癌药物筛选、细胞生物与电磁场生物效应、自由基生物学等10余个。
  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3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名,硕士学位1名。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30~40名左右。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委、各省市自治区、各部委以及企业单位科技攻关、"九五"重点、科技开发等4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600多万元。其中"金嗓子喉宝"、"新型溶栓剂"等6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转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12篇为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刊10余项。
更多请浏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主页...
基因组学  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我校引进国际著名遗传工程及神经生物学家钱卓教授,于2001年成立了 “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并纳入“十五”及“211”重点学科建设。基因组学科从2003年起承担国家973、863等项目,招收基因组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基因组学科主要以遗传工程等先进技术为基础,对脑功能进行各个层次上的综合研究,同时开展脑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与新药开发,为脑疾病防治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基础。基因组学专业致力于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基地,为中国基因组学专业培养顶尖的专门人才。
更多请浏览基因组学学科主页...
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是生物学与医学领域新的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医学领域已具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并建立了优良的基础。为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形势,2004年生命科学学院与上海市血液中心联合成立了生物医学学科,并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博士点和硕士点。现有在岗教授2名(博导2名),副教授4名,讲师1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名。另外还有上海市血液中心兼职教授6名(博导1名)。
  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有分子免疫学、天然产物化学和血液与输血免疫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有免疫学与免疫活性肽、细胞生物化学、心血管细胞损伤与修复、药用植物化学、肿瘤生物治疗、输血传染病病原学、血液及血细胞生物学和血液免疫学等。2005年第一次招生,现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12名。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项目、卫生部基金、上海市重点项目和其他省市、企业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400多万元。
  本学科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研究队伍和研究实力还在逐渐加强,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大的成绩。
更多请浏览生物医学学科主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新一代的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技术学的交叉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是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人体的生命现象,并从工程角度解决人体医疗问题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极为迅速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旨在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的手段解决生物医学上的检测、诊断、治疗、管理等问题以及进一步探索生命系统的各种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性,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形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置于2007年,并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博士点和硕士点。现有在岗教授2名(博导2名),副教授1名。
  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有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纳米医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有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材料和纳米医药等。2007年第一次招生,现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15名。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等。
  本学科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研究队伍和研究实力正在逐渐加强,通过“英才计划”等引进更多高水平的研究人员。
更多请浏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页...
生物课程论与教学论  生物学课程论与教学论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学术视野、掌握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相关教育技术手段,能把握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能关注和开拓本学科教育前沿研究的专业人才。目前主要专业方向包括: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生物学实验研究、生物学教育技术和生物学教师教育。生物教育硕士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生物学基础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加速教育类硕士培养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时代要求。本学科依托学校和学院专业综合优势,在国内生物学科教育领域内整体实力居于领先地位。学科现有教授1名,副高职称4名。每年招收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生物教育硕士,目前本学科在读各类研究生总数已达90人。
更多请浏览教育学学科主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8
说句实在的,科研能力跟我们学生没有很大的直接相关性,许多著作等身的老师并不会尽多少力来教学,所以这个基本可以忽略。当然,在好的学校学习氛围好是很不错的。
我是华师大的,生科的在我们隔壁宿舍,今年就业比较好,很多人去做了医药公司的开发、销售代表之类的,这类公司基本上年薪十万还是有的,只是自己要努力。
师范类的话,老实说一句,没几个学校需要老师的,除非你是上海人、有门路、肯去郊区上班。
要是经济宽裕的话,劝你不要读师范类的,没有意思的。追问

你说经济宽裕?难道华师大读研不是公费吗?
我比较关心的是华师大的生物专业考研的难度大吗?有没有什么网站可以查询到更多有效的信息?谢谢你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5
很好,很难。优势学科。如果你想做老师或者做研究的话可以考虑
第3个回答  2011-06-11
生物就业不好
如果不是有兴趣
就别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