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的生平简历

荀慧生,男,京剧旦角。原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成县)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

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程继先开始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等戏,又同杨小楼、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同年杨小楼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和尚小云、谭小培合作演出,请荀慧生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人称“三小一白”(即小楼、小云、小培和牡丹)。荀慧生的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上海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后又与周信芳、冯子和、盖叫天、小达子等人合作,演出《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戏,名震沪上。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同知名人士严独鹤、舒舍予也为宣传和扩大荀慧生的艺术影响到处奔走。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他演出的剧目有三百多出,主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在唱腔艺术方面荀慧生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这不是简单的一曲多用,而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令人着迷。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他还十分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他创造出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表演方面他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突破,他塑造的许多少女、少妇的艺术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出生:1900年1月5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五日
逝世:1968年12月26日,农历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15
  荀慧生(1900.1.5—1968.12.26)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起,改名荀慧生。他1900年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由于家庭生活艰难,从小被卖给天津一个梆子戏班学戏,后又“写”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徒,受到严格的训练,也吃尽了苦头。8岁登台表演,11岁跟师父入北京三乐班。后从陈桐云、乔惠兰、曹心泉、陈德琳、吴菱仙、孙逸云、路三宝等名师改学京剧。与侯喜瑞、刘鸿声合演《胭脂虎》一炮打响。1919年与杨小楼一起组班赴沪,被剧院一再挽留,前后在沪达四年之久。四年之中投师访友,技艺日进,成为崭露头角的旦角名伶。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

  荀慧生在京剧四大名旦中,唱念做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他的唱腔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在传统唱腔、唱法的基础上,他结合剧中人物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大胆创造,如《勘玉钏》中的“二黄快板”、《红娘》中的反汉调“听琴吟”、反四平调“佳期颂”、《还珠吟》中的四平“节妇吟”等等都成为学习荀派的必修课。在念白上他创造出介于京白、韵白、苏白三者之间的所谓“风搅雪”的念白,顿挫有致,娓娓动听。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生活美。

  荀慧生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其中常演的也有三四十出:六大喜剧、《元宵谜》、《丹青引》、《绣襦记》、《勘玉钏》、《红娘》、《卓文君》;六大悲剧 《钗头凤》、《杜十娘》、《鱼藻宫》、《红楼二尤》、《霍小玉》、《晴雯》;六大武剧:《陶三春》、《大英杰烈》、《荀灌娘》、《美人一丈青》、《婚姻魔障》、 《盘丝洞》;六大传统剧:《贩马记》、《玉堂春》、《十三妹》、《棋盘山》、《得意缘》、《金玉奴》; 六大移植剧:《花田错》、《赵五娘》、《辛安驿》、《元宵谜》、《香罗带》、《庚娘》; 六大跌扑剧:《蝴蝶梦》、《东方夫人》、《九曲桥》、《东吴女丈夫》、《战宛城》、《翠屏山》; 可见其能戏之多,绝不似有些人所认为的荀派仅能够唱花旦。

  荀派艺术丰富多彩,流传极广,传人甚多。其中童芷龄、吴素秋、赵燕侠、毛世来、宋德珠、许翰英、李薇华、宋长荣、孙毓敏、刘长瑜等等比较有名。

参考资料:http://bbs.365youxi.cn/archiver/tid-2404.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2-15
荀慧生,男,京剧旦角。原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成县)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

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程继先开始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等戏,又同杨小楼、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同年杨小楼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和尚小云、谭小培合作演出,请荀慧生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人称“三小一白”(即小楼、小云、小培和牡丹)。荀慧生的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上海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后又与周信芳、冯子和、盖叫天、小达子等人合作,演出《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戏,名震沪上。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同知名人士严独鹤、舒舍予也为宣传和扩大荀慧生的艺术影响到处奔走。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他演出的剧目有三百多出,主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在唱腔艺术方面荀慧生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这不是简单的一曲多用,而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令人着迷。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他还十分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他创造出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表演方面他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突破,他塑造的许多少女、少妇的艺术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出生:1900年1月5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五日
逝世:1968年12月26日,农历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

--------------------------------------------------------------------------------
活动年表

42条事件 | 全部展开 »

1916年10月6日,农历丙辰年九月初十日:荀慧生出师 »
1917年,农历丁巳年:朱幼芬组班 »
1919年9月9日,农历己未年闰七月十六日:荀慧生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 »
1923年,农历癸亥年:荀慧生收叶寿梅为徒 »
1923年4月26日,农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艳秋结婚 »
1925年,农历乙丑年:杨宝森留沪在义母处调养 »
1925年,农历乙丑年:《梨园外史》单行本出版 »
1925年,农历乙丑年:余叔岩、杨小楼组双胜社 »
1925年4月26日,农历乙丑年四月初四日:余叔岩首演《摘缨会》 »
1925年10月2日,农历乙丑年八月十五日:荀慧生改艺名“白牡丹”为荀慧生 »
1927年7月23日,农历丁卯年六月廿五日:《顺天时报》举办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结果揭晓 »
1928年1月13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1928年1月13日第一舞台演出 »
1929年,农历己巳年:时慧宝搭春生社 »
1929年4月,农历己巳年:1929年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 »
1930年7月10日,农历庚午年六月十五日:马富禄拜傅小山为师 »
1931年,农历辛未年:四大名旦合灌唱片《四五花洞》 »
1931年5月,农历辛未年:言菊朋四次赴沪演出 »
1931年5月2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初四日:言菊朋四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
1931年6月1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
1932年3月11日,农历壬申年十二月初六日:荀慧生首演《红楼二尤》 »
1933年1月9日,农历壬申年十二月十四日:荀慧生收丁云兰为徒 »
1935年5月20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十八日:荀慧生首次赴武汉演出 »
1936年10月22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初八日:荀慧生首演《红娘》 »
1938年9月14日,农历戊寅年闰七月廿一日:北京伶界救济黄河水灾义务戏 »
1939年2月9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廿一日:吴素秋拜荀慧生义父 »
1939年5月3日,农历己卯年三月十四日:童芷苓拜荀慧生为师 »
1939年6月14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廿七日:荀慧生收徐东霞为徒 »
1939年8月8日,农历己卯年六月廿三日:毛世来拜荀慧生为师 »
1958年2月,农历丁酉年:戏曲界人士研究在大跃进中戏曲界如何创作更多的新剧目 »
1959年5月25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八日:京剧《金玉奴》座谈会召开 »
1959年7月,农历己亥年:孙毓敏参加荀慧生京剧团 »
1961年6月,农历辛丑年:荀慧生京剧团赴江浙与上海等地演出 »
1961年6月3日,农历辛丑年四月二十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一天 »
1961年6月4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廿一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二天 »
1961年6月6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廿三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四天 »
1961年6月17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五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 »
1961年6月18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六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 »
1961年6月19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七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 »
1961年6月20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八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 »
1966年8月23日,农历丙午年七月初八日:北京市文化局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作家、艺术家和
荀慧生便装照荀慧生,男,京剧旦角。原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成县)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

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程继先开始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等戏,又同杨小楼、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同年杨小楼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和尚小云、谭小培合作演出,请荀慧生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人称“三小一白”(即小楼、小云、小培和牡丹)。荀慧生的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上海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后又与周信芳、冯子和、盖叫天、小达子等人合作,演出《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戏,名震沪上。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同知名人士严独鹤、舒舍予也为宣传和扩大荀慧生的艺术影响到处奔走。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他演出的剧目有三百多出,主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在唱腔艺术方面荀慧生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这不是简单的一曲多用,而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令人着迷。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他还十分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他创造出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表演方面他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突破,他塑造的许多少女、少妇的艺术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出生:1900年1月5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五日
逝世:1968年12月26日,农历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

--------------------------------------------------------------------------------
活动年表

42条事件 | 全部展开 »

1916年10月6日,农历丙辰年九月初十日:荀慧生出师 »
1917年,农历丁巳年:朱幼芬组班 »
1919年9月9日,农历己未年闰七月十六日:荀慧生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 »
1923年,农历癸亥年:荀慧生收叶寿梅为徒 »
1923年4月26日,农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艳秋结婚 »
1925年,农历乙丑年:杨宝森留沪在义母处调养 »
1925年,农历乙丑年:《梨园外史》单行本出版 »
1925年,农历乙丑年:余叔岩、杨小楼组双胜社 »
1925年4月26日,农历乙丑年四月初四日:余叔岩首演《摘缨会》 »
1925年10月2日,农历乙丑年八月十五日:荀慧生改艺名“白牡丹”为荀慧生 »
1927年7月23日,农历丁卯年六月廿五日:《顺天时报》举办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结果揭晓 »
1928年1月13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1928年1月13日第一舞台演出 »
1929年,农历己巳年:时慧宝搭春生社 »
1929年4月,农历己巳年:1929年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 »
1930年7月10日,农历庚午年六月十五日:马富禄拜傅小山为师 »
1931年,农历辛未年:四大名旦合灌唱片《四五花洞》 »
1931年5月,农历辛未年:言菊朋四次赴沪演出 »
1931年5月2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初四日:言菊朋四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
1931年6月1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
1932年3月11日,农历壬申年十二月初六日:荀慧生首演《红楼二尤》 »
1933年1月9日,农历壬申年十二月十四日:荀慧生收丁云兰为徒 »
1935年5月20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十八日:荀慧生首次赴武汉演出 »
1936年10月22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初八日:荀慧生首演《红娘》 »
1938年9月14日,农历戊寅年闰七月廿一日:北京伶界救济黄河水灾义务戏 »
1939年2月9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廿一日:吴素秋拜荀慧生义父 »
1939年5月3日,农历己卯年三月十四日:童芷苓拜荀慧生为师 »
1939年6月14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廿七日:荀慧生收徐东霞为徒 »
1939年8月8日,农历己卯年六月廿三日:毛世来拜荀慧生为师 »
1958年2月,农历丁酉年:戏曲界人士研究在大跃进中戏曲界如何创作更多的新剧目 »
1959年5月25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八日:京剧《金玉奴》座谈会召开 »
1959年7月,农历己亥年:孙毓敏参加荀慧生京剧团 »
1961年6月,农历辛丑年:荀慧生京剧团赴江浙与上海等地演出 »
1961年6月3日,农历辛丑年四月二十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一天 »
1961年6月4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廿一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二天 »
1961年6月6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廿三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四天 »
1961年6月17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五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 »
1961年6月18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六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 »
1961年6月19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七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 »
1961年6月20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八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 »
1966年8月23日,农历丙午年七月初八日:北京市文化局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作家、艺术家和干部被批斗
第3个回答  2007-02-19
今年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诞辰八十周年,他创造的荀派艺术已是人所共知的了,但在他做人的原则上,有几件事似乎是鲜为人知的。比如:早在1933年,他已誉满全国,为了抗日,他曾参加过捐献飞机的活动。之后不久,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举行登基大典时,曾邀请北京“名角儿”赴东北做庆祝演出。有些艺人惧于权势被迫前往,但荀慧生坚决不去,知道硬抗不行,便悄悄躲到天津一位友人徐先生家中,以养病为名,息影舞台达一年半。他常言:“绝不与汉奸为伍”!这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荀慧生一向刻苦努力,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个梆子演员19岁才正式改唱京剧,必然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据说当时的龚云甫,大个儿李七等人就很保守,看不惯他,常在幕后边嘲笑他,故意学唱他那稍带梆子味的南梆子唱腔,声音之大甚至扰乱了舞台上的演出。他听在耳里气在心头,忍气吞声而已。所以,荀慧生称自己的艺术发展史是“一部伤心史”。

荀慧生具有平民性格,他表演的人物多为底层的丫环、侍女,小家碧玉。他自己也是平易近人的。他看到当时的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无保障,甚至死后无葬身之地,他除常常解囊相助外,还发起了募捐购买义地的活动。在他的倡议和筹备下,以四大名旦为首,加上余叔岩、杨小楼等人齐心协力,每人出300元,在自新路买下了12亩空地,盖了个小祠堂,派人看守,此即所谓“梨园公墓”。这件事本是荀慧生先生倡议的,但他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功德,只在日记中写了一句“关注贫穷同仁,乃是吾等应尽之责”。

荀慧生在文革的10年中,倍受迫害,最后诸病齐发,猝然而逝。连他总结表演艺术经验的专著也未能留下,真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

荀慧生(1900—1968年),原名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号留香,曾自名词。清光绪二十五年旧历腊月初五(1900年1月5日)生于河北省阜城县土山乡谷庄(早年隶属东光县)。早年艺名“白牡丹”。其斋室取剧作家陈墨香“千古留芳”之意,名曰:“小留香馆”,有横幅悬挂书房,故而荀先生又自称“留香馆主”。

1907年家道中落的荀父,携带妻儿前往天津谋生。由于生活所迫,荀才(即荀慧生)与哥哥荀仓二人以五十元身价被送进小桃花梆子班习艺。荀仓难忍学艺之苦,逃往他处。班主退回荀才索要银元,无奈荀才又被转卖侯俊山弟子庞启发(艺名庞艳云)学艺,以此身价钱退还小桃红。他初习武生后改旦角。8岁便于天津韦陀庙首次登台演出梆子戏《王春娥》,因年幼紧张临场忘词遭师毒打,为记此事,又自起名“词”,以铭记“别忘词”之意。1909年以“白牡丹”艺名,首次于天津下天仙戏院演《忠孝牌》。10岁随师进京,得侯俊山亲传其《小放牛》、《辛安驿》、《花田错》、《英杰烈》等。1913年7月于打磨厂“福寿堂”与师兄庞三秃合演《小放牛》,年仅13岁便踩跷演出,颇受赞誉。后随师同入“三乐社”科班,边演出边学艺,与尚小云、芙蓉草(赵桐珊)被誉为“正乐三杰”。学艺之时,曾随庞师先后居住前门外銮庆胡同及长巷二条。

荀先生1917年出师,当年12月于庆乐戏院正式改演京剧,并向王瑶卿、曹心泉等请益。1919年,他随杨小楼赴沪演出,得杨提携在《长坂坡》中饰糜夫人、《翠屏山》饰潘巧云,谭小培饰杨雄。并让其以《花田错》挑梁演出,尚小云为其傍演小姐刘玉燕。随之又陆续演出《荀灌娘》等诸多剧目,此行以“三小一白”誉满上海滩。

1924年荀氏经王瑶卿介绍结识剧作家陈墨香,两人合作十余年,陈为其编写剧目三十余出。1925年,由杨小楼、余叔岩建议,荀先生将艺名“白牡丹”改为荀慧生,并登报启示。1927年被公认为“四大名旦”之一。

1963年7月14日,荀慧生在政协礼堂清唱了《红楼二尤》选段,悠悠清歌,竟成绝唱。此后,他再也没能回到他所挚爱的京剧舞台上。1966年8月遭受批斗后的荀慧生便被押往沙河劳动,由于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心脏病并发肺炎,1968年12月26日故于北大医院,享年69岁。

1979年5月24日在八宝山革命礼堂为荀慧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为其平反昭雪,邓小平、陈云等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追悼会由赵鼎新主持,曹禺致悼词。荀慧生生前曾任北京市一至五届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理事、中国剧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等职。曾自组庆生社、春生社、留香社和荀慧生京剧团。他一生演出剧目达三百余出。创出独具风格的“荀派”艺术,为京剧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荀慧生》“四大名旦”齐聚首荧屏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评选活动,京剧演员荀慧生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一同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眼下,28集电视连续剧《荀慧生》正在京拍摄,讲述这位京剧大师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剧中人物涉及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京剧四大名旦将“聚首”荧屏。

《荀慧生》由导演夏钢执导,荀慧生的长孙荀皓担任执行导演。夏钢表示,荀慧生在四大名旦中最具传奇色彩。他不是梨园世家出身,一个农村苦孩子先学河北梆子,后改唱京剧,没有任何后台靠山,却在27岁时荣获四大名旦的称号,红极一时。另外,这次拍摄得到了大师家人的支持,拿出了荀慧生生前的亲笔日记,这些日记成为创作的主要依据。

剧中的荀慧生由新人娄宇健饰演,谢园、张光北、六小龄童也参加演出。片场,“美猴王”六小龄童放弃了武行饰演旦角,他说:“按本行来说我应该演杨小楼,但是我的体形不像,导演最后决定让人高马大的张光北来演。我从小学习的是昆剧,扮演王瑶卿还是挺对戏路的。王瑶卿先生是荀慧生等四大名旦的老师,青衣、刀马、花旦样样精通,人称‘通天教主’,扮演他对我是很大的挑战。而且,现在很多人对男旦艺术不了解,认为生活中的男旦演员也像女人一样,我也希望通过这部戏让观众重新审视京剧这门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名旦是同一时期的
梅兰芳稍微年长,尚小云和荀慧生同龄,程砚秋是梅兰芳的弟子
四人相识 且关系要好

详情可以看《荀慧生》官网中的材料http://xhs.seedsun.com/
还有荀慧生扮演者娄宇健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louyujian
参考资料:http://xhs.seedsun.com/

参考资料:翮臻 - 助理 二级

第4个回答  2007-02-15
怎么都这模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