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存储器片选控制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如题所述

线选法,部分译码法,全部译码法。

线选法电路简单,但是会造成地址z堆叠,空间利用率低且具体编程时不易编织;

全译码法的芯片利用率高,不会出现地址堆叠,但是电路比起线选法复杂得多;

部分译码法介于两者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地址堆叠,但是有相对连续的地址空间。

扩展资料: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的记忆部件。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和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两大类。和CPU直接交换信息的是主存。

主存中汇集存储单元的载体称为存储体,存储体中每个单元能够存放一串二进制码表示的信息,该信息的总位数称为一个存储单元的字长。存储单元的地址与存储在其中的信息是一一对应的,单元地址只有一个,固定不变,而存储在其中的信息是可以更换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储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2

线选法,部分译码法,全译码法

线选法:CPU的某条地址线直接接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

特点:各存储器芯片地址范围不连续

部分译码法:CPU的部分地址线参加译码输出控制片选端

特点:一个存储器单元有多个地址值

全译码法:

CPU的全部地址线参加译码输出控制片选端

特点:一个存储器单元仅有一个地址值

第2个回答  2021-01-06

行选择,部分解码,全部解码。

线路选择电路简单,但会造成地址Z栈、空间利用率低和特定编程不宜编织。

全译码具有较高的芯片利用率和无地址栈,但电路比选线方法复杂得多。

部分译码介于两者之间,也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地址栈,但存在一个相对相邻的地址空间。

扩展资料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的存储器。记忆可分为两类:初级记忆(简称初级记忆或BAI)和辅助记忆(简称辅助记忆或外部记忆)。它是主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主存储器中收集存储单元的载体称为存储体。存储器中的每个单元都可以保存由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一串信息。信息的总比特数称为存储单元的字长。存储单元的地址与存储在其中的信息相对应。存储单元的位置只有一个固定地址,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可以被替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储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线选法,部分译码法,全部译码法
线选法电路简单,但是会造成地址堆叠,空间利用率低且具体编程时不易编织;
全译码法的芯片利用率高,不会出现地址堆叠,但是电路比起线选法复杂得多;
部分译码法介于两者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地址堆叠,但是有相对连续的地址空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5-23

计算机有五大部分:运算、控制、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运算、控制,合称为“中央控制单元(CPU)”。

CPU,必须外接存储器芯片,才能工作。

早期,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存储器芯片的容量,不大。

那么,就必须由多片存储芯片,组装在一起,才能满足需求。

但是,各个存储芯片,都应该独立工作。

即:CPU 读写任何一个地址号码,只许有一个存储芯片配合工作。

  绝不允许【两个或多个芯片,同时读出或写入。】

---------------------------

全译码方式,是把全部的地址线,都连接到译码电路。

由译码电路来选择,当前使用的存储器芯片。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

    任意一个地址号码,只对应一个存储单元。

    任意一个存储单元,也只有唯一的地址号码。

  这样的方式,最稳定可靠。只是电路复杂,成本高。

部分译码方式,仅有部分地址线,连接到译码器。有一些地址线未用。

  此时,任意一个地址号码,还是只对应一个存储单元。

  但是,未用的地址线,可以随意的取 0 取 1。

  那么,任意一个存储单元,就有了多个地址号码。

  这种方式,电路简单一些,只是实际的地址稍少一些。

  但是,却增加了读写存储单元的灵活性。编写软件时,就更加方便。

线选法,不使用译码电路,直接用高位地址线来发挥“译码”功能。

  作为“译码”的功能,本来是应该令各个芯片单独工作。

  但是,有些地址号码,却有可能使得多片存储芯片同时工作。

  这样的地址,就不可用了。

  这种现象,就是多片芯片的地址,重叠在同一地址范围了。

  优点:电路简单。

  缺点:有【地址重叠】现象,可用地址较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