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照射防护基本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09

外照射防护基本措施如下:

1、缩短在沾染区通过和停留的时间:要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问题缩短在沾染区停留的时间。必要时采取轮流作业法,控制个人受照射剂量。当需要通过沾染区时应选择较窄的、道路平坦的、辐射级较低的地段通过,或乘坐车辆通过,缩短通过的时间。

2、推迟进入沾染区的时间:进入沾染区越迟地面辐射级越低,人员所受外照射剂量就越小。所以在条件许可时,人员应推迟进入沾染区。

3、利用屏蔽防护:人员在沾染区工作,应尽可能问题进入工事、民房、车辆、大型兵器内或利用地形地物屏蔽防护,减少受照剂量。

4、清除地表的污染物:在需要停留处及其周围,铲除5~10cm厚的表层土壤、或用水冲、扫除等措施去除表层尘土,可降低所在位置的辐射级。实践证明,在开阔地域内,如铲除直径6m的圆面积的表层土壤,则中心位置的辐射级可降低一半以上。

5、应用抗放药物:因任务需要而进入沾染区的人员,有可能问题受到超过战时控制量的照射时,尤其有可能问题超过1Gy剂量时,应事先应用抗放药物。从沾染区撤出的人员,如已受到较大剂量照射者,也应尽早应用抗放药物,心理可以减轻辐射损伤。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外照射防护三要素:

1、时间防护:缩短照射时间,在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剂量与时间成正比。通过控制接触放射源或受照时间,可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距离防护:增大与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是随离开电离辐射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少。对γ点状源,剂量率与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增大1倍,剂量率减少原来的14。可见,利用距离进行防护的效果十分明显。

3、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障为了达到有效的防护目的,在人体与放射源之间设置屏蔽,使射线逐步衰减和被吸收,进行屏蔽防护时,应根据辐射源的类型、活度和用途做出合理的设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