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鼓书形态特征

如题所述

改写后:

上党鼓书的唱腔结构历经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单曲体发展到板腔变化体,再到板腔综合体。板腔综合体是在板腔体基础上融入其他曲牌的复合结构。


基本板式包括鼓儿词(大板),它是最古老的板式之一,一板一眼,2/4拍,以七字句或十字句呈现,上下句结构通常落在第五音上,有慢板、二性板和紧板等变体。柳调源自民间曲调《莺歌柳》,无眼1/4拍,上句落1或6音,下句落5音,有紧柳调和垛板等变化。


抢板是连接鼓儿词和柳调的段落,有慢抢板和快抢板之分,分别用于转接不同板式,以梆板节奏打拍。哭板则有大哭板、小哭板和散哭板,各具特色。


在演唱中,上党鼓书还会融合襄垣秧歌、上党梆子等剧种的板腔,称为“风搅雪”,伴奏音乐采用丰富多样的曲牌,如满堂红、打开门等。演奏者使用二簧、二把、胡乎、月琴等主奏乐器,配合打击乐器如平板鼓、木鱼等,有时会加入现代乐器如电子琴和大提琴,以增强演出效果。


传统书目主要围绕民间神话、英雄故事,中长篇目大约有140部,而新创书目则以宣传政治主题、讽刺社会问题为主,作品丰富,但具体数量未详。


扩展资料

上党鼓书,山西曲种。起源于山西襄垣,流行于上党地区。又称鼓儿词、襄垣调。相传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的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和算卦,使鼓儿词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早期唱腔只有慢板、快板两种。道光年间,盲艺人史金星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咸丰年间盲艺人路永泉又吸收了当地的宫调(即上党梆子)、落子、秧歌等戏曲唱腔。以后的苗喜来、段明和等两代艺人又在板式和曲调方面加以发展,遂使上党鼓书基本定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