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常见中草药药名的来历(名物训诂) 如人参 冻青 川地龙 北龙胆草 天麻

求具体一些的 包括最初的出处
主要说一下人参 冻青 川地龙

  徐长卿
  据传,赵匡胤发动政变成功后,黄袍加身,被尊为宋太祖。他为了巩固政权,采用削弱军权,重用文人的政策。徐长卿作为“文人食客”被其录用,进入朝中供职。 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水给赵匡胤服用,谁知,这味药还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顽疾竟神奇地解除了。 皇上很惊奇的说:“御医都无奈,你怎有如此医技,此药叫什么名字?”徐长卿答道:“皇上,臣有无礼之罪,此药还没有名字呢。”赵匡胤闻言道:“爱卿,你叫徐长卿,这药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 从此,这种中草药有了一个叫徐长卿的药名了。 徐长卿为萝摩白前属多年生植物徐长卿的根,产主于安徽、江苏、湖南等地,秋季采挖,阴干,切段生用。 徐长卿别名为寥刁竹、竹叶细辛,蛇痢草等。其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功能祛风止痛、止痒。常用于风湿痹痛、牙痛、胃痛以及外科手术后疼痛;可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也可用于毒蛇咬伤。以上均可内服外洗、外敷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徐长卿主含丹皮酚、黄酮甙和少量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抗菌、降压、降血脂等多种作用。对骨伤科的跌打损伤、腰椎痛;胃炎、胃痛、胃溃疡等引起的胃脘胀痛均有十分显著的止痛效果。 难怪宋太祖的老胃病被治愈。 徐长卿这味中药现今被列为祛风湿药,也是民族医药十分钟爱的止痛祛风除湿和解蛇毒之要药,一直被广泛使用。惯用名为“寥刁竹”。四川 叶用卫

  人参 百草之王
  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还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明代著名中医学者龚居中在《四百味歌扩》中将“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列为第一条,这句话成为无数中医入门的第一句背诵歌诀。
  人参传说
  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野物。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没办法,两人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一天,他们发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当水果吃。不久,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些什么。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几枝植物根块给大家看。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长白山地区关于人参和挖人参的传说。关于人参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把人参和治病联系起来,形成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卷五十一)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
  近代大量人参传说流传在东北长白山地区。有的传说,鞭笞了那些忘恩负义的贪心者。特别是反映参农在封建官府及地主阶级层层盘剥下的种种苦难和反抗。如《棒捶雀与赶山王》、《人参姑娘》、《童子参》、《刺官棒》等,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刘寄奴
  《南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寄奴,原为东晋大将,在他称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敌军主力被消灭后,其残余人马逃奔山林。刘裕在带兵追剿中,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刘裕弯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第二天,刘裕带兵到林中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山林深处有杵臼之声,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声寻去,只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士兵正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救说:“只因昨日刘将军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命我等捣药敷伤。”士兵们将此情回禀刘裕,刘裕甚觉诧异,乃前往察看,发现青衣童子不见了,只见地上有草药数束,遂命士兵将草药带回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于是在军中推广使用。那时,不知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裕将军射蛇得药,便以刘裕的字命名“刘寄奴”。 刘寄奴为菊科多年和草本植物奇蒿的全草。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苦,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效。外伤出血局部肿胀可用本品煎汤淋洗疮口,能消炎止痛,防止感染。有人用刘寄奴10克煎汤内服治疗外伤血尿腹胀收到满意疗效。用刘寄奴捣汁兑入香油治疗病毒性肝炎,对降低转氨酶及消退黄疸有效。 刘寄奴为治疗跌打损伤的传统中草药,“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因为它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之功,医家及民间经常用之于跌损瘀痛,和妇女经闭症瘕,金疮出血之证。但商品所用的刘寄奴,有“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之分。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与历代本草所描述的近似,应为正品。北刘寄奴属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全草,与本草所载不同,但也有较长的使用历史,主产地在河北、山东、河南及东北等地。除有活血祛瘀作用外,还具有清热利湿之功。 代表方剂如追风活络酒。其功能以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为主。临床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等症。

  红景天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我国西部边陲地区少数分裂分子举兵叛乱,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岂料将士西出阳关,刚抵达西北高原,一下子很难适应高山的缺氧环境,不 小丛红景天
  少人便出现了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茶饭不思等现象,战斗力也因此大大减弱。康熙正一筹莫展时,恰好当地藏胞献来红景天药酒,士兵及时服用后,高原反应竟神奇般地消失了。于是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把叛乱分子打得溃不成军。康熙大喜过望,将红景天称为“仙赐草”,并把它钦定为御用贡品

  我国古代第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红景天列为药中上品,服 高山红景天
  用红景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 藏《四部医典》也有关于红景天的记载,言其“性平、味涩、善润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恶心、体虚等症。《晶珠本草》言“红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烧、止痛,用于治疗肺炎、气管炎、身体虚弱、全身乏力、胸闷、难于透气、嘴唇和手心发紫”。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 《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无毒。主大热大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庀,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清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 《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记载:红景天“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燥湿。用于肺热,瘟病,四肢肿胀。” 《中药大辞典》记载:红景天“性寒,味甘涩。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 《现代实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枢抑制作用。二、抗疲劳作用。三、强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过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辐射作用”。 《西藏常用中草药》:红景天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主治咳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等症。
  WJDSB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0
一般中草药最初的命名是根据形状、性味味、疗效、科属、归经、和发现者的名字、生长状态等来命名的,比如人参,形似人的身体、地龙生活在地下,形似小龙、龙胆入胆经、刘寄奴(人名)、锁阳(疗效)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23
那啥 我是学中医的 听老师提了点 人参挖出来挺像人的,而且人参有补元气的作用。冻青在冬天挺能挨冷的.川地龙不知道,地龙在我们这指的是蚯蚓,天龙指壁虎。龙胆草是最能清肝胆火的。天麻没学呢。不知道哈
第3个回答  2010-12-22
大海捞针,建意你下本中草药书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