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a lazy dog”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a lazy dog

敏捷的棕色狐狸跳过了一只懒惰的狗。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a lazy dog
一只棕色敏捷的狐狸跳过了一只懒洋洋的狗
这是一句用来测试打字机按键灵敏程度的句子,因为这句话恰好涉及了英语全部的二十六个字母,也就是打字机所有的按键(提前回答一个问题,打字机是没有回车的,换行是要手动的)
其实这是一句挺让我有所感触的话,感觉匆匆的三年南苑时光,就向这只敏捷的狐狸一样,猝不及防地将懒惰的我越过,只留下一段五味杂成的回忆。

Talkative adj.好说话的;健谈的;多嘴多舌的
我想但凡是和我相处过一段时间的小伙伴,应该都觉得这个词其实挺适合我的。先不说我自己对这个评价的感受,倒是这个词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褒意、贬意以及中性都能解释。当对一个人评价talkative时,它所表达的感情全取决于评价者的看法,词的本身倒是很难看出喜恶程度。或许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吧,从小学起,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或多或少都对我说话的频繁程度有所批评,一个男孩话那么多总不是好事,沉稳耐得住性子才应该是男孩所应该具备和培养的特性。因此,自己也苦恼过这个问题,尝试着少说一点,多保留一点在心中,给自己和同学多一点安静的环境,但最终可以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总还是回到滔滔不绝的状态。那么既然无法改变,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呢?于是从那以后,我不再尝试对于绝对安静的追求,而是把一个词作为终极目标——能说会道。记得以前提到过这个词,能说是件很简单的事,但凡稍微开朗一点的人应该多不难做到,而会道,是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才能比较接近的一个境界。或许从那时起我虽然依旧话多但内容其实一直在做改进,越来越多地开始和大家进行经历和知识的分享和交换,开始从对话中获取信息进行思考而不是抖机灵甩包袱,听上去谈话感觉变得无趣起来,但实际上比原先更加有让人继续聊下去的意愿。现在想来这般改进之后,talkative依旧是talkative,但厌恶应该不是原先那样厌恶了吧。

Harmonic adj. 和声的;谐和的;音乐般的
物理中有种运动模式是simple harmonic motion(简谐运动),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由自身系统性质决定的周期运动。总觉得不论是宏观来说的人生还是尺度稍小一点日复一日的经历,总是带有一定的周期性,同正弦曲线一般起起伏伏来来回回。这三年来的每一天是不是大多都似曾相识,充满共性,甚至很多时候简单到足以用两点一线来形容。但我想说,我其实挺享受这三年来的所有经历,享受这简单的模式,享受这简单中所收获大段大段的快乐。回环往复地体验着一次又一次的欢笑,真的很难对这三年在南模的日子产生哪怕那么一丝的讨厌。

Examination n. 考试;检查
挺难从三年的时间中抹去的一个词,虽然以后可能还是会深陷其中,苦不堪言,但作为高中生涯的开端和结束的中考和高考或多或少地让我们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我们会因为一场考试分别,也因一场考试聚首,我真的很不想承认任何一场考试会改变人生,但事实却是我们不断地被考试所影响着,三年来绝大多数的焦虑和忧伤可能并不是因为一段坎坷波澜的爱情,而是一个个鲜红刺眼残酷地划分我们努力程度的分数。我们中的大多数,会因为一场考试,用光一支又一支笔芯来刷题来记下笔记,但我们中又有几位愿意用一支写完墨水的笔来表达对心仪对象的爱。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愿意为分数付出更多而不是能一段让自己温暖的爱情?我想不是的,可能同在毕业典礼上把南模物化为一个女生的汪子俞一样,我们其实渐渐地开始不把考试单纯作为测试看待,而是把它看作一段恋情,一段长达三年乃至可以算是十二年的爱情。面对冷傲的高考君,我们施出浑身解数让他满意,不惜一晚又一晚的执笔,不惜一次又一次地早起,我们渴望将其打动,渴望从无数追求者中脱颖而出,渴望得到一份来自他许可的满足与喜悦。如此看来,看似单调的学习生涯,是断无比浪漫,充斥着坚守和甜蜜的经历

Quarrel vi./n. 争吵
这是一个很冷酷且无情的字眼,不管是意见不合还是仇视敌意最终很难不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因此很想对每一位和我有过争吵的同学或老师,表示道歉,可能当初有更好的避免争吵发生的方式,但一时冲动选择了这种让彼此都难受的方式,的确抱歉。除此之外,我还想聊聊争吵除了咒骂的另一种方式――辩论。其实在南模经历和参与的辩论并不多,两次紫藤杯参赛的结果也异常惨淡,但对于喜欢说话的我来说,这永远是件很酷的事。酷不在于把对方说服,而是把自己说服,可能这不是正式辩论的训练技巧,但每次思考对方可能会有的反应和回答,然后再将其驳倒,再考虑驳倒之后对方可能有的回应,如此不断进行。最终问无可问、答无可答的时候,真真切切让我有种参透一切的体会,虽然事实常不是如此,但真的很享受那一刻自己智慧所带来的沉浸。

Upstairs adv.住在楼上 adj.楼上的
因为从预初开始,每升一个年级都会向上搬一层,因此楼上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一个似乎可以遇见自己来年一切的地方,直到来到了高三,我貌似终于来到了最顶楼,楼上没有高四也没有大一,只有一个仰面朝着蓝天的天台,空无一物地迎接着日照,四周的围栏划分出一段半封闭的区域,成为和地面不大不小的阻隔。前几天的段子天台的出现率极高,玩笑的说,对于每结束一段年级就会上升一个楼层的我们来说,高三这一年过后我们应该都会走上天台,失去原先屋顶的庇护,暴露在热辣辣的阳光和猛烈的暴雨之下,彻底开始看清楼下地面和头顶天空的一切,而不是透过一扇四四方方的小窗,以及那一抹从窗口透过的细束阳光。即将拾阶而上的我们是不是要说上一句“hello world!”

Industry n.工业;产业;勤奋
关于这个词,我想聊聊第三个解释,(因为字母“d”我不舍得只是作为diligence出现)直到现在高考结束我都觉得勤奋是件很酷而且遥不可及的一件事。这种感受源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因为,我做不到。承认一句我不能的确是件很尴尬而且有些羞耻的事情,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我对于能做到勤奋这两个字的同学深深的敬意。照理作为南模四字校训之一,自诩为南模一份子的我,应该必须做到,但遗憾还是让母校失望了。勤奋是件很投入的事情,一种发自内心去拼搏获取的乐趣。质朴简单的勤奋其实真的很有感染力,在南模碰到过两位,不由得会被她们带动,因此才能背完整本词汇手册,也因此才勉强完成高三一整年的学业。这两件本应每一位高三学生都顺利完成的事情,于我而言如果失去他人勤奋的带动,真的很难实现。可能对于不那么勤奋的我们来说,找一名勤奋的搭档是一种能让我们变得看似勤奋的方式。

Coffee n. 咖啡
其实咖啡并不能算是贯穿三年南模经历的元素,他的存在感大多还是体现在最后一年的高三的漫漫长夜中。
高考结束后常有人问我:"高三感觉怎么样,辛苦吗?"
我大多都微微一笑,“辛苦倒是谈不上,只是这一年喝的咖啡比前十七年加起来的还要多。”
现在看来,之前这看似矛盾的回答也挺有意思,当时自己虽然没有多想,但还是体现出了一番苦中作乐的情怀。由于本身自己有点咖啡因过敏的症状,每次空腹喝较浓的咖啡时,右手都会抖个不停。所以平时都尽量避免接触和他相类似的饮品。可能正是因为症状很明显的原因,咖啡对我的提神效果也不错,因此,当第一次被高三的疲惫感打个措手不及的时候,我有了一个重新认识它的契机。如此一年过后的结果便是,它成功取代岩茶成为我心中的第一饮品。当然相比于茶叶的冲调,咖啡的制作即使是用上了咖啡机也还是显得更加费时费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放回家匆匆泡上一杯速溶咖啡是我大多数的选择。这一年了也尝试了不少速溶咖啡,大多数都甜得发腻,主要的咖啡味也被各色的糖味所掩盖,其实每当这个时候挺失望的,毕竟咖啡和茶一样,入口味蕾上略苦的体验,才是它吸引人的关键吧。当其中的苦味被粉饰之后,一杯入肚又能带来多少愉悦呢?
如此咖啡,如此一年。

Keeper n. 看守人;保管人
同之前一样,还是个只存在于高三的词汇。开学第一天本以为避开了全部班委任职,但最后没想到还是被委以了空调遥控器保管员。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事实也是如此。高三校区,哦,不,将来的境外部校区出手果然阔气,大金空调的装配数量达到了每个教室两台。代替了风扇呼哧呼哧的转动,从冷却机中鼓吹出的冷风,成了迎击窗外烈阳炙烤出的一大利器。但空调毕竟是空调,降温效果虽然明显,可无奈教室太大,各处的温度反馈并不同步,常常出现空调出风口下的同学已经冻到不行,但教室角落同学仍然扇着热风,流着满头的大汗。
于是矛盾便产生了,一方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却成为了供需的受害者,远比社会矛盾简单多的问题,但对我来说依旧还是无能为力。由于角落同学较多,每次征集意见的结果总是温度调低一点再低一点,这个时候出风口下的同学大多会用一股略带可怜的目光看向我。因此我的处理以推脱为主,来上一句你们先协商好,我只负责按照你们决定之后的要求开启或关闭,具体的讨论过程与我无关,基本说完这句,这个问题也就被搁置,大家也懒得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纠缠。
现在想来处理得并不聪明,但真的很难找到一个让双方都能受益的办法。我不知道角落同学的行为算不算是“民粹主义”,是不是能称之为“多数人的暴政”,虽然换位思考一下,他们肯定是热得不舒服才会提出这个要求,但是不是可以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就能牺牲剩下一小部分同学的利益。而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可以为了保护一小部分同学的利益,从而忽视大部分同学的需求。我知道,单从这个空调问题上来看,一定有合理的解决办法,但如果问题稍稍复杂一下呢?作为抉择者又该如何有所作为?
【PS:本段并未完全还原学校情景,为了表达主题思想有所杜撰,因此大家请不要纠结故事真实性】
Basketball n.篮球
在任何高中,从欢迎程度和受众人数上来说应该没有其他运动能与其匹及了吧。而在南模,就连我这个对NBA毫无兴趣的伪体育爱好者,在这种算的上独特的氛围下,也时常会从4点半的放学时间打到晚自习开始的6点半,就更别说那些时常会参与全市比赛的同学和那些校队成员了。在篮球方面来说,我其实并不觉得“南模杯”是多么与众不同的一项比赛,我相信除南模之外的大部分学校应该也有相类似的比赛,真正让我觉得南模篮球氛围好的原因,其实是来自全校所有人,包括老师包括学生,对于篮球的认知。男生课余时间打打篮球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即使是在高三,在学校打完最后一场球的人也不在少数,打场篮球再出校门,或许于我们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离开南模的仪式。篮球,从某方面来说,已经完完整整的融入南模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Regret  vt./n. 后悔;遗憾
对于这个词的感受,在分数线出来以后有挺大变化的。原本觉得万分痛惜的事情一下子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其实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所谓遗憾,便是本以为触手可及的一切最终都离你远去。这个时候总是会后悔,对未来的期待落空以后,转换而成的情绪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抱怨。在这种抱怨中自身辛苦的逆境总是会被有意无意的忽略,痛惜的肯定是那些个贪图享乐的时光,因为在算不上成功的时候说着逆境实在太像祥林嫂的抱怨,只有在公认为成功的时侯说逆境才比较像成功人士的传记。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也没有什么是值得永远后悔的,那些过往的时光或好或坏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没有离梦想成真只有一步之遥,又怎么会明白梦和现实的距离。

Orchestra  n. 管弦乐队
毕业典礼上戳泪点的地方不多,节目也记不起来多少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有小伙伴在台上演奏的原因,回忆起来唯一带有一丝感动的还是交响乐团的演出。如此动人的音符,如此完美的呈现。可是,欣赏的机会却是不多了。之前和小伙伴聊过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回答也都不会把这个作为职业的选择,只能说生活不是乐谱吧,再美的音符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台下听来或许是幸福,但台上感受的着实是辛苦。也没什么不好的,点缀着的精彩依然还是会让人艳羡,在朋友前的随性弹拨说不定才是当初苛求不到的极致。

Weep  vi.哭泣,流泪
人焦虑了以后,不论笑点还是泪点都会变低,变得感性,变得神经质。一个爱笑的人让他哭起来也是分外容易的,每天堆积着笑脸的指不定是被多少泪水洗出的光亮。三年里流泪原因可以很简单,揪心的惆怅总是要释放出来,无人可以诉说,看似软弱的流泪倒是真能治愈自己的内心。何曾迷茫的未来,何曾遥远的距离,担心的总是自己,不过有件事是好的,流泪的原因是无法记录的,真的能忍住抱头大哭的冲动其实也不过是无足挂齿的小事,冲动总是大过理性,有时候哭着哭着就哭不下去的原因只是因为到最后其实发现自己也忘记了在哭些什么。因此,当哪天你身边多了个满脸哀怨哭花了脸的同伴,先别急着安慰他,拍拍他的后背,让他大声的哭出来,不加掩饰,然后替他抹干一切,送他个灿烂地能遮掩刺眼阳光的笑容。

Noon n. 中午
南模的中午都挺轻松的,睡睡觉,打打球,刷刷作业,其实除了午饭,75分钟的空闲真的可以称得上惬意,如果天气尚可,走到山乞花园,俯视俯视看上去矮上不小的敬信楼和楼里那位还在伏案的女孩,那时你会发现,长达两节课的午休,也不过转瞬即逝……

Fall vi.倒下,落下;下降;变得  n.倒下,落下;下降;秋天
喜欢南模的秋天全然是因为红楼两旁的几株银杏,到了那个季节,途径这条被银杏叶盖满的小道,总会不知不觉地慢下脚步,因为无处下脚,不得不轻踩着这些金黄色的树叶,小心翼翼地走着,但即便如此也还是会听见叶片咔嚓咔嚓的断裂声,这个时候总是会有些小小的愧怍,然后抬头看着比昨日少上不少叶片的枝头,冒出抓上一小把向上抛回的念头,可惜的是,这些落了地的叶子向上没飞多高便又落了地,只有此时吹过的风,又重新吹起这些金灿的薄片,捋过前方女孩的衣角,触碰她的手心,然后落在离树根更远更孤单的地方,不远处桂花的香味适时飘来,让这一切的回忆显得真实而又梦幻。等到温度越来越冷,身上厚重衣物的束缚已经没法让我能再去弯腰捡起这些银杏叶,晚秋夕阳下银杏虽然依旧笔挺,但剩下的也只是那光秃秃的树皮,和再也遮挡不住晃眼阳光的细枝。嗅着已经淡上不少的桂花香气,不由得泛起一些担心,来年春天是否还再会抽出新芽,那个前方的姑娘是否还再会笑着捡起那片触碰了她手心的落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