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工厂产量

如题所述

提高工厂产量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要做到:

1、 生产状况,定期反馈于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并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可以通过工作结果定期反馈机制进行保证落实。

2、 对人对事,奖罚分明。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产效率高的员工理应获得应有的奖励。在一些公司存在这样的现象,业绩好的员工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而业绩差的员工反而承担较少工作或较容易的工作,这样肯定会打击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工具与技术,双重优化。为员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客观条件:工装夹具。即便是一流的员工,没有必要的工装夹具,也难以达到高效率。

4、 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的凝聚力对于团队行为、团队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团队关系融洽,凝聚力强,能顺利完成任务。

扩展资料:

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按照工厂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年产量。企业投产后往往要经过一段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的过程,甚至改进某些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才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计划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该与计划能力相匹配。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量,能力与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利用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能力作短期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5
提升企业产量和质量的方法
1、操作人员因素(人)
  主要控制措施:
  (1) 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 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 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 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3、材料因素(料)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 建立进料检验、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3) 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 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 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6) 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4、工艺方法的因素(法)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 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 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 主要工序都有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5) 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6) 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7) 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8) 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5、环境的因素(环)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 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 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 材料、半成品、用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6) 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6、测量的因素(测)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4)保存校准记录。
  (5)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工序标准化对5M1E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25
生产组织方式、现场管理、生产线平衡、计件薪酬、生产线改造、工艺改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