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如题所述

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2、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7
  1、从宏观角度谈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政府财政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3、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5、汇率上升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6、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制度创新
  7、从发展观的演变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8、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9、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模式探悉
  10、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
  11、奥运场馆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后奥运经营
  12、我国高房价问题的宏观分析
  13、关于政府调控城市房价的思考
  14、构建和谐社会与转换经济发展方式
  15、从机会成本看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
  16、我国循环经济的自生能力与可持续性
  17、从金融资产角度透视我国金融业的公共责任
  18、为什么一个国家穷而另一个国家富
  19、亚洲奇迹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
  20、“扩大内需”是否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1、“积极财政政策”何时终结
  22、中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有何差异
  23、政府扮演的角色
  24、人民币是否还会升值?升值给经济带来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5-12-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大体上分两种,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前者回答“是什么”,后者解决“应怎样”。
其中,实证分析部分的主要研究手段有:
1、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均衡分析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认为各种变量在某一状态下会达到一种均衡,例如供给需求理论,认为存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一定的数量和价格下,两者会达到均衡(Equilibrium)。自从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将图形引入了经济学论证,均衡分析便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
2、静态、动态分析。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引入了时间维度,比如流行的时间序列分析。静态分析则主要是横截面分析。
3、定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运用在金融领域尤其广泛,其中的数学依据主要是计量和统计;而定性分析目前而言还缺乏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的分析。
规范分析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方法论,更多的指的是研究对象,即“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在经济学中,一方面,实证分析中的各类分析方法常常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例如用计量的方法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另一方面,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也难以割裂,规范分析常常以实证分析的结果作为依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2-17
理论与实际背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