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它有什么变化?

如题所述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日本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渊源,武士道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包括效忠君主、崇尚武艺和绝对服从等封建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武士道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使日本具有了军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其次虽然明治政府成立起到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在这期间,日本确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起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了军国主义的武装。然而明治维新这场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继承和发展。旧武士等级不复存在,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是主导力量。1871年时,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时,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统治集团中的骨干多是武士出身者,最著名的“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垄断日本政权近50年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均为旧武士出身。到大正时代的首相原敬、加藤高明,昭和时代军部法西斯魁首东条英机、宇垣一成,板垣征四郎等也都是士族出身。士族及士族出身者极自然地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二二六兵变和五一五事件使日本走向法西斯道路的开始。再次就是经济原因方面,由于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等改革,使农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浓厚封建残余,农村成为“国内殖民地”,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又使大批士族无法生存而对明治政权不满,统治阶级则以对外侵略扩张将心怀不满的农民、士族的不满情绪引向海外征战,使他们成为军国日本的基本社会力量。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使日本更是雪上加霜。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了和平改造,但军国主义势力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战后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在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思潮中表现明显,这些右翼势力活跃在日本政界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否认和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企图通过教科书事件和修改战后日本宪法等为军国主义招魂。日本右翼势力猖獗、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有其深刻的根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6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97294791

分享一个链接,凤凰网手机端户端的,名字叫日本怎样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在美国主持下,开始民主化,组织了普选政府,天皇不在参政,放弃军队,削弱大财阀势力,为保障基层百姓的生活,完成从战时经济到和平经济的转变,参考下百度的麦克阿瑟词条,关于军旅生涯,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部分。
第2个回答  2015-07-01
大约950元一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