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理热现象,能举个例子吗

如题所述

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人对冷和热会产生生理上的感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感觉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人感觉冷。但温度并不是热,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例子: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扩展资料:

我们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能量。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

热量与热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一样。若两区域之间尚未达至热平衡,那么热便在它们中间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另一方传递。任何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内能,这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无序运动有关。

当两不同温度的物质处于热接触时,它们便交换内能,直至双方温度一致,也就是达致热平衡。这里,所传递的能量数便等同于所交换的热量数。许多人把热量跟内能弄混,其实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

热量描述能量的流动,而内能描述能量本身。充分了解热量与内能的分别是明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键。

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结构特点:是一根内径很小、密封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装液体的玻璃泡,管上有刻度。

温度单位:包括℃摄氏度(摄氏温度)和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下限为-273.15℃,称为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273.15℃=0K

两者关系: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273.15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状态变化。

熔化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凝固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然后分析海波的熔化图像。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要继续加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28
就在你白天头顶那个就是物理核聚变发热的啊!目前人类还达不到完全聚变的技术,只利用核裂变促使氢同位素氘和氚进行轻核聚变!
第3个回答  2018-01-06
声、光、电、热是物理的四中现象,区别很大,生活中也很常见,多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收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