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如题所述

  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方法:
  一、地理学科教学是实现环境科学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学各科中,涉及环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地理学科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其次,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第三,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第四,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因此,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当前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行环境教育可以从不同方面、各个层次、多个角度展开。多年来,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依据课本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被局限与课本知识中。笔者根据近几年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初步总结了把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时刻结合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初中地理新课程采用把地理要素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的两种方式,其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是内容,尤其在八年级上册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了地理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势地形、水土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板快,都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我一方面利用书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如对教材中的一些环境教育的漫画,我采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看图即兴谈感想等方式,加深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当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书本知识以及自己所调查搜集到的资料,就对书本上提出达到问题写一些小论文,学生的这些作品也就作为他们的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如结合八年级上册73页的《小鸟的悲哀》等一组漫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发表自己的感想后的基础上,让班级没一个组合作选题写出一篇相关的小论文,并进行评比。由于贴近生活,又加入了评比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加强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信息的开放性,体现教学结论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环境问题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详实生活中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一方面,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多元化的环境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信息来学习和探索。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因时因地而异,解决环境问题的重点和方法有因时因地而异。由此可见,环境教育结论应是开放性的。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意见,教师再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较为合理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辨证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对水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就带领学生着重对无锡市区河道内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质的日益恶化;二是河道周围有些工矿企业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围的各种餐饮业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内各种机动船只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时,组织学生参观芦村污水处理厂,了解本市排污现状以及污水处理的状况和具体过程。然后就这几种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处理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应该采取的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环保观念得到了增强。
  四、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提高学生的环境能力。
  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应该冲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把学生的活动有机地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改变课堂中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就某个问题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对某些环境问题的产生进行模拟实验等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相对而言,环境科学比地理科学更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时,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在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调查中,第一次进行实地调查时就先让学生对太湖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观察和各自的兴趣,让他们就一个很小的侧面来具体调查家乡水资源的情况。如有的同学专门研究市区河道内水质情况,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污水防治的问题,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游客对水环境的看法的问题等等。同时,还特意组织部分学生到野外山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山区野外考察,对水源头的水质状况的进行探究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然后根据调查汇总成为一篇调查报告。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这也正是在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
  在进行一个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开展了一次比较大的环境教育的活动后,每一个同学要把自己的体会或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写下来,再配以大家在活动中的照片,在学校以专题墙报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还走出校门,到社区中以标语和专栏的形式向社会进行环保宣传。学生们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强化了环保理念。为了让大家的环保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中开展征集《每日环保一件事》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条必须做到的环保措施,由学生相互监督,比如有些同学提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节约用水等等,这样,也就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环保行动。
  总之,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极其重要的内容。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应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每一个细节。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落实到课外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在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能力,加强学生的环保行为,使环境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被重视,环境教育也被列入学校教育课程,不仅如此,每门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渗透了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有着颇深的渊源。
一般来说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产、人文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新地理课程标准在环境教育内容上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了解世界人口与人种中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学习聚落过程中,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认识大洲中能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与问题。在认识国家中能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中国地理中,着重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认识区域中,能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是使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是一项从幼儿到成人的终身教育。新地理课程标准也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信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六大解放”原则:“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在新地理课本中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环境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原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环境教育渗透教学。
一、小组活动,展开讨论
在新教材中设立了“活动”平台,可以组织小组进行活动,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悟出环境遭受到破坏的程度及人类如何来保护。在黄河治理这一节中,对黄河的环境问题作了分析,并展开讨论,黄河流域存在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近年来又出现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问题,学生在讨论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联系?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等一系列问题中,以黄河为切入点能领悟到水资源的破坏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综合治理。
我国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讨论过程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要绿化环境,保护植被,要控制企业“三废”对河流的排放,要节约用水,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为冶理好环境做贡献等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二、收集材料,各抒己见
在渗透环境教育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材料的收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实现他们个人发展的过程。学生能利用现代化网络和图书馆阅读等多种手段进行知识的搜索,在这一过程中就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有充分的材料后,开展各抒己见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同学的掌声和老师的赞赏,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劳动的价值。在气候影响着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学生可以根据书本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计算机等手段,收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不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明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深刻含义。学生材料的收集要难易结合,让学生有内容可讲,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简单的基础上展开,然后把学生导入比较难的问题,如分析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及时补充和总结,一步一步学生就加深对各区域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理解。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结合生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等,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当环境教育的内容被学生接受时,往往会启发学生的行动意识,这时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对环境教育的深化也就尤为重要。实践活动形式很多,有打捞河流内的垃圾活动;有参观企业污水处理活动;有植树活动;有各种环境调查活动等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存在我们身边,而环境保护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环保之中,从节约每一滴水,捡起每一只塑料袋,种活每一棵小树……做起,自然而然环保意识就得到了升华,各种环保行为习惯就慢慢养成了。“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关系到人与地球的和谐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