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知冷知热自主穿衣

如题所述

第一招:让孩子感知冷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年龄很小,和他讲道理根本没用。尤其是遇到天气变化的情况。

妈妈:天气冷了,穿上外套再出去。

孩子:我不想穿外套。

妈妈:不穿会着凉,会感冒的。

孩子:我不穿。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每次出门的时候,我们都会安排小牛去外面感受温度,让他自己感觉到冷,然后再提醒他穿衣服,他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和决定是否加衣服。

孩子之所以抵触穿衣服,是因为他对冷并没有过切身感受。冷是一种感知,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都被成人过度保护,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冷,不知道什么是痛,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饥饿。

第二招:及时提供支持

当孩子觉得冷以后,父母要及时给他提供支持。千万不要说风凉话,对孩子冷嘲热讽,比如说:“看,妈妈刚才叫你穿厚点吧,你偏不穿,现在知道冷了吧。”这种态度反而会让孩子对穿衣服这件事更加逆反。

当冬天外面特别冷的时候,小牛只想穿件外套,却不想穿棉衣。我们通常也不会勉强他,而是把可能需要穿的衣服带着。这样当小牛感受到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失时机地提供给他。

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感受到冷的时候,给他自主选择是否穿衣服、穿什么衣服的机会。

第三招:理解生病的概念

如果天气冷了,孩子不穿衣服,有可能会感冒。一般父母都特别担心孩子生病,其实,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生病,生病了会流鼻涕,会咳嗽,会发烧,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容易理解,也有一定的意义。

比如小牛每次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跟他交流,讨论咳嗽是怎么回事,流鼻涕是什么原因。同时,只要他一生病,平时的很多选择就没有了,比如吃的选择,他就只能吃面条,不能吃糖;比如玩儿的选择,他只能乖乖躺在床上休息,不能在外面疯跑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发现生病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了。

有的家庭在孩子生病后,反而会给孩子很多特权,比如看电视、玩Ipad,以致孩子觉得生病还挺好玩儿。这种做法不科学,必须让孩子对生病有深刻的体验,这对后续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有帮助。

第四招:建立底线规则

我们的底线规则就是健康。孩子流鼻涕或者咳嗽时,就要按照妈妈的要求穿衣服。这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温柔的坚持,有限的选择”。只有从小建立规则,长大以后才会建立好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抵抗力不同,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抵抗力来支持他穿衣服。比如说小牛,他的抵抗力很好,天气比较冷的时候, 5℃~10℃的温度下,小牛依然可以穿短裤,不感冒。他的这个抵抗力也是平日里加强锻炼,逐渐建立起来的。

第五招:了解气温和穿衣服之间的关系

小牛大一点了,会识数了,我们就开始带着他关注天气预报。孩子不会天生对天气预报感兴趣,但是孩子对手机感兴趣,所以我经常会拿着手机大声说:“今天降温到5℃了,我要多穿一些衣服。”小牛就会对我手机上的天气提示和我说的话感兴趣。

我还做了一个温度曲线图。首先我会说,我在温度高的情况下穿短裤,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要加外套。这样说其实是一种示范,如果这时候讲道理,孩子是会逆反的,没人爱听妈妈的唠叨。只要妈妈做到了,孩子就会感知到,就会明白什 么时候要怎样做。

慢慢地,小牛对温度有了理性认识和判断。他会预计中午热,晚上冷,体验过后,他自己就会说,中午可以穿少点,晚上出去要多穿点。他逐渐在探索时间、天气、温度和穿衣服之间的关系,并开始探索运动和穿衣服之间的关系了。

比如他中午踢足球会感受到热,所以他自己选择踢球的时候穿短裤,踢完球感到冷了再套一条长裤。当然有时候即使感到冷,小牛也会不记得加衣服,这是孩子自身规划能力有限所致。作为父母,我们不会过多责备和埋怨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示他,让他对温度与穿衣有正确的感知和判断。

第六招:提前做好穿衣计划

上学的孩子,家长前一晚就要帮助他们做好明天早上的穿衣计划。

穿衣计划如何做?小牛现在上小学了,一般在睡觉前,我们都会提前讨论明天是什么温度,应该穿什么衣服,并事先准备好。因为前面那几招我们都做了充分铺垫,到这一步,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会尽量给孩子多一些选择,比如他有四条长裤,让他选择喜欢穿的。选好后,我会让他把衣服挂在衣架上,这样早上起床上学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也不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养成做计划的能力,对人一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现在的小牛,不仅自己对冷暖有明确的感知,还会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准备衣服。早上冷的时候穿好衣服,中午热的时候,他会把厚的衣服脱下来。在根据气温穿脱衣服这件事情上,小牛已经能够把自己照顾得不错了。

保持健康是孩子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其次是感受幸福的能力,最后才是追求成功。我们希望未来的小牛不仅仅自己能够知冷知热,而且还能关心、照顾周围的人,在我看来,这样的教育就成功了。

扩展资料

随宝宝年龄增长身体生长,其手眼协调能力不断增强,家长可以根据宝宝年龄特点,逐步培养宝宝自主穿衣的能力。穿衣能力和自主穿衣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孩子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最早的培养可从婴儿期开始。

在婴儿期给宝宝更换衣物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教导宝宝整个更衣过程,在更衣过程中用语言描绘出整个过程,例如“宝宝的手手在哪里,手要伸进衣袖里”,“宝宝的脚脚呢,我们的小脚丫抬起来穿袜子”。慢慢地宝宝从被动转向主动配合,家长在说类似话语的时候,他会主动把手伸出来并往衣袖里套。

宝宝稍大点会走路并且会简单词汇,听得懂复家长指令后,可尝试正式教宝宝学习穿衣,原则上先学脱再学穿,从易向难。起初从脱袜子、鞋子以及戴帽脱帽开始,每当宝宝完成动作时,家长需要加以鼓励,让宝宝感到自行。

当宝宝学习新的动作习惯时,难免会反复重复这个动作并且乐此不彼,有时还会特意演示给大人看,比如一些宝宝刚学会戴帽子和脱帽子时,就会抑制不住兴奋,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并求大人反馈夸奖,此时家长不要觉得过分麻烦。

在成人眼中觉得简单的动作,在小宝宝的心理那是跨时代的成就,如果家长实在觉得宝宝重复的太多,疲于应付,可用其他手段转移宝宝注意,比如乘机较下一个动作,切记非不耐烦不搭理或者训斥。

宝宝熟悉所有衣物脱的过程后,可开始教他穿,同样先从简单的开始,袜子鞋子以及裤子,然后再是上衣之类动作步骤较多的衣物。宝宝刚开始穿衣服、鞋子时分不清前后、正反以及左右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家长可耐心指导反复示范,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宝宝学会自主穿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4
1、让孩子感到穿衣服很愉快
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如果他不愿意过来,你就可以说:“过来让妈妈亲一下。”宝宝就会过来让你亲一下,然后你就可以趁机把胳膊放到袖子里啦。
2、让宝宝感到穿衣服很好玩
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可以跟他讲话、唱歌,或者给他一些好玩的东西,这样他就会觉得穿衣服像玩游戏一样好玩。
3、在宝宝穿衣服时给些提示
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可以跟他说:“来我们穿上袜子,我们穿完袜子就可以穿裤子啦... ...”这样久而久之,宝宝就能明白穿衣服的顺序啦!
4、选择合适的衣服
最开始的时候你要为宝宝穿脱起来都很简单的衣服,比如说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等到宝宝能够把简单的服装穿脱自如后,就可以让他穿样式复杂的了。
5、让宝宝学妈妈的样子
宝宝凡事会喜欢照着父母的样子去做,如果你一边给宝宝穿衣服,一边给他做示范,他就会喜欢去学你穿衣服。
第2个回答  2017-04-11
没什么好办法,
做家长的只能到时提醒,
在家里住的,他自己不穿,
就给他找出来,
不成熟的孩子让他们自主确实有点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