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寒冷的夜晚地面的温度比上空冷?

如题所述

在寒冷的夜晚,地面的温度通常比上空低。这是由于多种自然现象的综合作用:
1. 大气逆辐射: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能够逆向吸收和散射地面和大气层内的热辐射。在夜晚,地面的温度会向大气层辐射热量,然而,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要少一些,因此地面的温度下降得较慢。
2. 云层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在白天,多云的天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因此地面温度比晴天低。而在夜间,云层可以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因此地面温度比晴天高。
3. 霜冻的影响: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常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这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大,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地面的温度可能会高于上空。例如,在晴朗的冬日早晨,地表温度可能会高于大气温度,这是因为地表吸收了前一天晚上大气逆辐射的热量。这些情况都是非常具体的,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观察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30
白天地表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最高可达30多度,即使平时一般高七、八度也是家常便饭。而晚上地表不仅吸收不着太阳照射产生的热量,甚至有时,比如下半夜,地表还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致使晚上有时地表低于实际温度。所以晚上即使温度偏高,但也比白天偏低的温度感觉冷。追问

那为什么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那为什么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30
地面出现霜的条件是:晴朗夜晚、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条件下,当地面温度在0℃以下时容易出现霜。它的出现并不取决于气温,通常我们所说的室外气温是指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其与地面温度(又叫地表温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冬季晴朗夜晚,地面持续向大气中发射地面长波辐射,太阳直接辐射为零,而由于天空晴朗,大气逆辐射较弱,使得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就会出现虽然气温大于0℃,但地面温度已经小于0℃,故出现了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30
你说的是上空是多高。空气中的热量都是地面幅射产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