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古代文人“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处世态度?

怎样看待古代文人“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处世态度?

小中大是三种不同的态度
出处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晋代王康琚之《反招隐诗》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所以将隐居于山野的隐士成为小隐,因为他们也许并没有放下自己的抱负,也许只是因为时运不济而被迫离开朝野。因此称为小隐,属于逃避现实的典型不太提倡。
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
陶渊明的《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就是这样,虽然陶渊明是著名隐士但他也是仍然有自己的政治抱负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淘洗和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所以他隐虽然最开始是被动的,但到了其精神境界稳定后也成为了隐者的代表人物。
因此这类在闹市中仍然可以保持自己本性的称为中隐,他们豁达,随遇而安有不失其本心是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
而大隐隐于朝,则是隐者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人在社会权利斗争的中心,在人性最残酷的环境中仍然可以保持最纯真的自我并且安适生活,如果没有超人的意志和极其豁达的胸襟是做不到的,就连陶渊明也是因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愤然离开朝野,但他之前也是在朝堂上进进出出最后认为环境污浊难以保持自我。
因此最后一类人是极其珍贵而且稀有的存在。据民间传说,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自拟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而他们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保持高洁的精神节操。我们应该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2
小隐隐于野,野将身心放逐山林,远离喧嚣,眼不见则心不乱,以求得身心的清净;中隐隐于市,这是更高一层的状态,即使身处闹市,已然可以目不视,耳不闻,心不乱,内心达到一种宁静的境界;大隐隐于朝,即使身处高位,依然能认清自我,不被俗世名利所绊,置身事外,旁观所历之事,以内心之豁达,灵魂之洁净,看待一切,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物我两相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