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劳动局如何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

如题所述

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载明法定内容,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或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的,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决定受理的,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但是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仲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9

劳动仲裁分为两种,个人仲裁和集体仲裁。申请仲裁你要准备的资料有:身份证、劳动合同、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书或证明、近十二个月的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就职公司的信用网信息。

第2个回答  2019-09-16

去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填写申请表,写明请求事项、依据等,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然后等着领取受理通知书和开庭通知书,准备好各种有利证据,按规定时间准时出庭,双方也可本着自愿和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有必要可聘请律师。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n(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n(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n(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n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n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12
1、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2、首先,劳动仲裁是不受任何费用的,在仲裁之前,你可以在现行向你所在的企业再进行一次调解,调解无果的话,你可以直接到劳动仲裁机关去申请仲裁,至于你说的需要什么手续,我国新颁布的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二十八条有明文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你就准备这些材料就行了,关于你说的没有证据,劳动争议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劳动者因客观原因不能举证的,用人单位有举证责任,如不能举证,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这就是举证责任的倒置对劳动者的好处!
还有,关于仲裁的程序问题,我想告诉你几个时间点,你记好就是了:
1,1年,这个是劳动仲裁的时效,就是说你得知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起一年之内必须仲裁,超过1年的,不再受理.不过你这种属于在劳动存续期间内拖欠工资,应该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2,5日。仲裁机关受理后5日之内表示含糊不清的,你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2,45日。整个仲裁期限不能超过45日,但是特别复杂的可以延长。针对你这个,我想就45天。
最后我想说,建议直接到法院申请支付令。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
还有,你的经济补偿金不能忘了,干了三个月没有签合同,需要双倍返还你这几个月的工资。这些不能忘了!
最后效力问题。仲裁书在达成后15日内有不服的可以申请诉讼,但是15日一过,就发生法律效力,不执行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8-27
法律分析: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5、调解;6、调解不成,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免费律师咨询免费

一个电话解决您的烦恼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咨询律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