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为何在76岁高龄却惨遭灭门?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为何在退休多年,76高龄全家被灭族?

在古代可以说,皇帝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他想杀谁,想要谁功成名就都是一件事非常容易的事情,只需要他的一句话,一个国家能够统一需要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因此每一代的功臣也是特别的多,但是这些功臣刚开始是很风光的,但是大多数在最后都是得到不好的结局,今天就来回答您的问题。

李善长他就是明朝开国丞相李善长,他是朱元璋的股肱重臣,可以说它对于明朝能够统一他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下场却是比较悲惨的,因为即使他退休了,但是在年迈的时候却遭到了灭门之灾。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就是他想让胡惟庸当帝,从而掌握朝政,虽然这种做法随着胡惟庸死亡而结束,但是,他的权力还是威胁到了皇权,而且在面对皇恩的时候不会感谢,这样,让太祖有了铲除他的决心。

第二个原因是他包庇胡惟庸的谋逆之心,还曾说过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这样就引起了朱元璋杀意。最关键的是不会低调做人,本来就功高盖主,还时不时地树大招风,蠢蠢欲动。

其实以上三点的任意一点只要让生心多疑的朱元璋知道,李善长肯定不能善始善终的,而千不该万不该,他却犯了上面三个大错,那么,他的死期始终会降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李善长原本是一个能够善终的宠臣,但他错就错在觉得自己是朱元璋的心腹,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又是皇亲国戚,以为皇帝会永远罩着他。结果,在李善长七十六岁那一年,朱元璋突然铁面无私起来,恩赐李善长自尽,同时灭了李家七十余人。

这位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也算是位传奇人物了。

李善长,字百室,1314年时生于凤阳府定远县,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不过,比起朱元璋的家境,李善长家可要殷实多了。李善长这个人读书并不多,但脑子十分灵光,是个很机智的人,史书称其“策事多中”。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时,郭子兴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占领了濠州。当时,朱元璋也开始投奔郭子兴,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后来,朱元璋精心培养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并网罗了不少人才,而李善长也就跑去投奔了朱元璋。

自李善长投奔朱元璋开始,便开始深受重用。朱元璋建立政权后,李善长的职位也越来越高。比如,朱元璋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时,李善长便被任命为帅府都事;朱元璋建立吴国后,李善长则出任右丞相;在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又担任左丞相一职,同时还被授予了太子少保的荣誉。

可以说,明初的政坛上,很多地方都活跃着李善长的身影。可是,正所谓物极必反,李善长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还是栽了大跟头。

李善长的倒台,除了确实有过错外,主要输在了不识时务。

朱元璋虽然施行重典,但并非是一个昏庸残暴的皇帝。李善长之所以被赐以自尽并牵连家人,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翻了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如何在皇权下生存。

李善长有罪,但也算不上大过。在位极人臣的几位元勋中,李善长曾经贪污受贿,也曾经尝试利用关系为罪犯疏通,还曾利用职务之便征调壮丁。可是,这些罪名都不至于使他受到严惩。

事实上,在李善长倒台前,朱元璋曾多次对其宽宥,甚至在接到告发后都不作审理。可是,此事再一再二难再三。这边朱元璋一再宽恕李善长,而另一边李善长却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恩典,并没有诚心诚意地去谢恩。

李善长的高冷,令朱元璋也很不舒服。后来,随着胡惟庸案的爆发,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也心存芥蒂,不敢太过相信。关键时刻,有人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暗中勾结。重要的是,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存在着政治联姻,这令朱元璋也心存怀疑。

最终,李善长奉命回家自尽,而他的儿子、侄子及许多亲人也都自尽或被处决,全家七十余口殒命。唯一曾娶了公主的儿子李褀被流放后,也很快死去。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其实,李善长被灭门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善长自我感觉良好,太自以为是了,一位自己是个功臣,朱元璋会一直罩着他,不会杀他。

李善长作为开国功臣确实是功不可没,而且朱元璋能够坐上皇位也离不开李善长的帮助。李善长从一位教书先生变成辅佐朱元璋的功臣,这一路上也是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和磨难。这十年来,李善长对朱元璋可以说是寸步不离辅佐他。而且,朱元璋也是非常认可李善长这个人了。

后来,李善长成为了百官之首,朱元璋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善长带领着朝廷百官一心一意的效忠朝廷,尽心尽力的辅佐朱元璋的春秋大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小人的妒忌。朱元璋也是觉得李善长的势力也太大了,就开始内心惶恐。要是区区一个丞相的势力和声望都超过了我,那我可怎么办?于是朱元璋就对李善长没那么喜欢和重用了,就改变了看法。后来李善长生病回家修养的时候,朱元璋就借着这个机会换掉了李善长的位置。

李善长都已经告老还乡了,那按道理说就应该开始自己的晚年生活了吧。但是朱元璋不这么认为,李善长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个过不去的坎。他觉得不管李善长在哪都是对自己的权力的一个威胁。后来,胡惟庸就被别人诬告谋反等等各种罪行。这个事件里面牵涉到的人也是特别多,但是因为李善长和胡惟庸假借儿女亲家的关系来往频繁,也被满门抄斩了。

就是这样,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第3个回答  2019-07-31
我觉得这个和他身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表现有太复杂的联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他失去了上位者的信任。这种危险被别人察觉的时候,根本不会留他继续存在。
第4个回答  2019-07-30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意图谋反被朱元璋所杀,因为李善长是胡惟庸的同乡,而且胡惟庸是经过李善长的引荐才做到了丞相之位,难免有同流合污之嫌。为了避免受到牵连,李善长随即跑去向朱元璋解释,说明自己对胡惟庸谋反一事毫不知情,由于没有证据,于是朱元璋放他一马。虽然李善长暂时逃过了一劫,但是他后来还是因为胡惟庸案而难逃一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