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希波战争?

如题所述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波斯第一帝国,即阿契美尼德王朝)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扩展资料:

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以其本国精兵300人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其它城邦的7000人负责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线——温泉关。李奥尼达及其士兵与百万波斯陆军拼命厮杀,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不得寸进,并且死伤惨重。

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的叛徒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进攻李奥尼达的后方,李奥尼达无法抵御,只得下令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军队先撤,并以其自己的三百精兵死守温泉关,在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后,斯巴达全军覆灭。

温泉关战役以300人两次击杀上万人的典故成为以少战多的经典事例。其英勇的事迹也留传后世,为后人所景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希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2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腊诸城邦为反抗波斯帝国的侵略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其经过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波斯军采取攻势,连遭失败;第2阶段,希腊人转入反攻,取得最后胜利。

战争第1阶段。波斯军3次远征希腊,声势浩大;希腊诸城邦奋起自卫,成功地击退波斯军的入侵。

公元前492年夏,大流士一世派马多巴乌斯率陆、海大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推进,但其舰船在阿托斯海角遭飓风大部覆灭,陆上也受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出师不利,被迫撤退。

公元前490年春,大流士一世派达提斯和阿尔塔费尼斯率军约5万人(包括1万骑兵,近400艘战船)第2次远征希腊。波斯军自萨摩斯岛启航横渡爱琴海,首先攻占并破坏了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城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登陆。面对强敌,雅典政府紧急动员全体雅典公民,甚至把一部分奴隶也编入军队,加上北部布拉底千名援兵,仅万余人,由小米太亚得统率,毅然赴马拉松应战。9月12日晨,马拉松会战开始。希腊步兵占据有利地形,主力分置于两翼,趁波斯军大部分骑兵尚未赶到会战地点,佯作正面进攻,波斯军依仗兵力优势,取中央突破战术。希腊中军且战且退,波斯军步步进逼。希腊军突然发起两翼攻击,其长枪密集方阵攻势凌厉,波斯军抵挡不住,仓皇后撤,希腊军乘胜追击,波斯军溃败。退至海上,无所施展而回国。在此后10年间,各方紧张备战。希腊30多个城邦集会于科林斯,结成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组成希腊联军,随时准备抗击波斯入侵。

公元前480年春,大流士一世的继承者薛西斯一世动员更多兵力(约25万人、1000艘战船)大举远征希腊。波斯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占领北希腊,迫使一些城邦投降,继而向中希腊进军。在面对强敌的危急时刻,希腊联军(约10万人、400艘战船)决定北上迎敌,选择有利地势,陆海协同,阻挡敌军南进。由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陆军御敌于易守难攻的天险——温泉关。海军由斯巴达人欧里比阿德斯率领,御敌于距温泉关不远、可挟制埃夫里波斯海峡的阿提密喜安海岬。

8月中旬,温泉关血战开始。波斯军首先发起进攻。到达温泉关的希腊联军约5000~6000人顽强抵抗3天。列奥尼达令其他城邦军队迅速撤退,自率斯巴达精兵300人英勇阻击。因双方兵力过于悬殊,加之有奸细为波斯军引路,斯巴达守军全部壮烈牺牲。温泉关失守后,波斯军长驱南下,希腊人处境危殆。这时,地米斯托克利已组织雅典非战斗人员疏散到特里津城(南希腊)及萨拉米斯岛等地,将全部成年男子编入海军,并巧妙地说服欧里比阿德斯,把希腊舰队撤至萨拉米斯岛附近,准备决一死战。波斯陆军进占雅典城,大肆破坏劫掠;其海军绕过阿提卡半岛南端的苏尼翁角,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峡。

9月下旬,萨拉米斯海战开始。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编成3线战斗队形,呈围攻态势。希腊舰队隐蔽在艾加莱奥斯山后,编成两线战斗队形,勇敢地发起攻击。希腊战船船体小,运动自如,能够灵活地袭击敌舰。船体硕大的波斯战船调度失灵,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甚至自相碰撞而沉没。波斯海军遭受重大损失,亲征希腊的薛西斯一世深恐后路被切断,仓皇败逃回国,其陆军由马多尼乌斯带领退至北希腊。

公元前479年8月中旬,希波双方陆军在布拉底附近进行一次决定性会战。斯巴达统帅保萨尼阿斯率领希腊联军约10万人,重创占有明显优势的波斯陆军,马多巴乌斯战死。波斯人的第3次远征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希腊海军东进至萨摩斯岛附近的米卡利海角,亦打败波斯军。希腊人以艰苦卓绝的战斗所赢得的这一系列重大胜利。

战争第2阶段。波斯远征希腊失败,加之帝国内部矛盾重重,被迫采取守势。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则逐渐转入进攻,并乘机扩张海上势力,建立雅典在爱琴海的霸权。战争的性质也随之起了变化。

公元前478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重镇塞斯托斯,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雅典联合一批希腊城邦组成海上同盟(因同盟会址和金库设于爱琴海上的提洛岛,亦称“提洛同盟”),其最初目的是共同反对波斯,但很快变成了雅典对外扩张和压榨各加盟小邦的工具。公元前476年以后,希腊军队在雅典统帅西门指挥下夺取色雷斯沿岸地区、爱琴海上许多岛屿和战略要地拜占庭。约公元前466年,西门在小亚细亚欧律墨冬河口的会战中大败波斯舰队,基本上解除了波斯海军对希腊的威胁,战争的主动权已掌握在希腊人手中。公元前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又重创波斯军,至此双方同意媾和。同年,雅典派全权代表卡利亚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签订了《卡利亚斯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希波战争至此结束。雅典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2021-03-30

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间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希腊联军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6

第4个回答  2020-01-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