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把《女儿》拍砸了,重庆“拓儿车”的速度与激情去哪儿啦?

如题所述

Apple联合周迅拍摄的新春短片《女儿》席卷朋友圈,赚走了网友2020年第一滴眼泪,一句“妈,我饿了”让观众大呼想家了。这部由“知名导演+iPhone拍摄”的8分钟短片讲述了带着孩子开出租车的女司机,一家人除夕夜重聚的故事。

《女儿》的拍摄地选址依然是拥有魔幻地形的重庆,这已经是Apple继《三分钟》、《一个桶》之后,第三次将拍摄取景地定在重庆。

但实际上,《女儿》故事的主角原型并不在重庆,而是“武汉最坚强的姐”李少云。李少云有过两次婚姻共三个女儿,2015年起便带着小女儿依依独自生活。2016年开始,李少云固定开起了夜班出租,她带着依依在出租车上度过了900多个夜晚,出租车成为了依依的移动摇篮。

为何 Apple 坚持要将武汉的故事搬到重庆拍摄呢?或许是因为,近些年来重庆被誉为“网红”城市,重庆特有的地形让这座3D“山城”拥有如秋名山一般蜿蜒曲折的交错道路,不仅有轻轨穿楼而过,还有铁路穿桥而过。

不过,成也重庆,败也重庆。虽然《女儿》的取景地有很强的立体感,也有市井和生活气息,但是 Apple 并没能把出重庆出租车司机最真实、个性最鲜明的一面拍出来。

重庆的出租车司机可不一般,重庆坡多路窄的道路状况造就了一批车技卓群的出租车司机,他们个个都是怀揣F1梦想的“退役赛车手”。

论车技,我只服重庆出租车司机!

有人说,重庆是三流的路,二流的车,一流的拓儿车司机。人家的路要多宽修多宽,重庆的山路十八弯;人家开车是开得太快,重庆的拓儿车司机是飞得太低!

啥子叫“拓儿车”?这是重庆话里对出租车的叫法。上世纪90年代,重庆的出租车普遍采用长安铃木生产的奥拓(当时长安铃木公司位于重庆巴南区)。于是,重庆人把打的形象地称为“打拓儿”,即便重庆的出租车车型换过好几批,“拓儿车”也已经消失,但重庆老一辈人依然不改口。

重庆这个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出来的路,属于上坡坡下坎坎,弯道多,窄路多,岔路多,地形比较复杂,很容易走错,导航都没得用。要是有朋友听说你在重庆开手动挡,那都是肃然起敬行注目礼。

重庆人性格开朗、脾气火爆,每位出租车司机都犹如“赛车手”,管你是内环还是六大转盘,每条路都是他们的赛道,随时随地都能上演一把《速度与激情》的续集。刹车?刹车是不可能刹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刹车,只能靠快速变道、按喇叭和大吼这样子。

重庆的出租车犹如一道道黄色的闪电,人送外号“黄色法拉利”。的哥的姐们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填平“俄罗斯方块”的机会,能超车一定要超,换挡、给油、变道一气呵成,一脚蹬上4000转,哪还来得及打转向灯。

如果你在重庆打出租车,一定要记得叮嘱司机师傅:“我不赶时间哈,您开慢点。”多叮嘱几遍没得坏处。否则你就要夹紧屁股,准备好开始一段刺激的山城光速之旅,尽情地享受如过山车般风驰电掣的感觉。

很多年前,有这样一个故事:

“昨晚我输给了一辆黄色天语SX4,它过弯速度很快,从菜园坝大桥我就看不到它的尾灯了,我只看见它有个的士灯箱,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们跟他说一声,礼拜六晚,我会在解放碑等他。”

——法拉利车主

禁止飙车!

漂移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