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彬
1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的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经济体制的转换,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重重压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紧迫问题。
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基本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至1996年我国共有建制市666座,其中资源型城市126座。矿业城市是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以矿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矿业向国家提供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并为国民生产发展发挥过关键性的作用。据最新研究统计,目前我国有矿业城市(镇)426座,矿业城市人口达31084万人。矿业城市(镇)在我国较集中且分布不平衡,数量较多的省区依次是:河北、河南、贵州、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江西、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和辽宁、安徽、内蒙古也有数量不等的矿业城市(镇)。全国426座矿业城市中,地(盟)级市86座,占20.2%;县级市有125座,占29.3%;镇级有215座,占50.5%。
1.2 矿业城市的分类
在区分资源型城市数量的界定标准上,许多学者意见纷纭,在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1.2.1 成因型分类
(1)无依托矿城。指在原先没有城市的地方,因矿业开发活动而形成的矿城,如玉门、克拉玛依、大庆、东营等。
(2)有依托矿城。指的是原先已有城市,后因附近地区发现和开发矿产,因而使早先的普通城市具有矿城的功能。如邯郸、濮阳、徐州等。
(3)历史矿城。指的是原以矿业开发为特点,后因替代产业发展,矿业在产业结构中已不居主导地位的城市。如景德镇、盐城及美国旧金山等。
(4)矿名矿城。以矿而得名或以矿而著称的城市。如四川的石棉(石棉)、浙江缙云(膨润土)等。
1.2.2 工业经济型分类
(1)石油城市(大庆、东营、盘锦等);
(2)煤炭城市(大同、平顶山、阳泉、唐山等);
(3)有色金属城市(金昌、白银、个旧、铜陵等);
(4)钢铁城市(鞍山、邯郸、包头等);
(5)化学化工城市(格尔木、云浮、自贡、钟祥等);
(6)陶瓷建材城市(宜兴、景德镇、佛山等);
(7)旅游疗养城市(五大连池、从化等);
(8)综合性城市(邯郸、唐山、淄博等)。
1.3 矿业城市的重要作用
1.3.1 矿业城市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
我国形成了能源与原材料的强大供应系统,已成为体系完整、矿种齐全、矿产资源量和矿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位的矿业大国;我国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0种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矿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全国生产的矿产总量中有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铁矿石、70%的天然气是由矿业城市提供的。
1.3.2 矿业城市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矿业城市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9年,全国矿业城市(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17亿元,占全国的37.3%;人均GDP为9817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1.5倍。矿业城市以占全国24.7%的人口提供37.3%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矿业总产值2895亿元,占全国当年矿业总产值3573亿的81%,占当年全国GDP的3.5%。由于矿业的巨大后续效应,矿业产值及矿产品加工工业产值则约占全国GDP的30%;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矿业城市向国家交纳了大量利税,为国家财力增强做出重要贡献。目前,矿业城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37%,人均GDP为全国人均值的1.5倍。
1.3.3 矿业城市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矿业城市多建于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矿业城市是区域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高度聚集的场所,是区域人财物的聚集中心,它所固有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如攀枝花,从1965年开始,经过35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最大的钒钛生产基地,周围辐射20万km2、2000万人口,成为川滇交界地区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中心。矿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001年,西部地区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18.47%,青海、新疆的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
1.3.4 矿业城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矿业城市的兴起,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仅矿业城市中的矿业职工就约有827万。矿业的发展带动与促进了矿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扩大整个社会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矿业城市里聚集着全国80%的矿业职工,全国25%的人口。这对于安排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矿业城市已吸纳人口达3.1亿人。
1.3.5 矿业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国家,1949年城市化率仅有10.6%。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查开发的成功,先后建起了400多座矿业城镇,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1999年的城市化率已达31%,县以上矿业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9.8%上升至2001年的33%左右。
矿业企业的发展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9.4%,1996年占29.4%,2000年达31%左右。在这一进程中,矿业城市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作用,矿业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比重稳步提高,1980年占9.8%,1987年占18%,1991年占20%,1997年占25%。
我国矿业城镇中生活着3.1亿人口,矿业城市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3.1亿人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问题;矿业城市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持续供应问题。在50余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矿业城市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资料,缴纳了巨额利税,并在带动区域和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新兴矿业型城市的白银市,也首当其冲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生产的矿产总量中有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铁矿石、70%的天然气和其他一些矿物原材料由矿业城市提供的,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目前矿业城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37%,人均GDP为全国的1.5倍;矿业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 矿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分析,全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市(镇)中,处于成长期的有84个,占19.7%;鼎盛期的291个,占68.3%;进入衰退期的51个,占12%。当前,矿业城市共同面临着:
(1)支柱产业单一,长期以来,矿业城市(镇)以矿业极其相关产业为支柱产业,城市的主旋律是以矿为本。
(2)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有700多座矿山即将闭坑或面临闭坑的威胁,将直接影响到300多万矿工和上千万职工家属的工作和生活。
(3)企业负担过重,矿业作为第二产业,承担了过高的税费,缺少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
(4)环境压力很大。全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现有固体废矿渣积存高达60亿~70亿吨。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仅煤矿排放的废水每年达26亿吨,废气达1700亿m3。
(5)城矿关系不顺,矿业城市(镇)由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给城市管理上带来很多不顺。
(6)竞争能力不强,矿业城市(镇)由于产业的单一,人力资源的单一,环境的污染,在进入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能力。
总之,资源型城市的这些问题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存在,只不过是隐性的,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逐步显现出来,其主要原因有:
(1)资源型城市与综合性城市相比,前者以矿为本,后者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差异和理念差异;
(2)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因素先天不足,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头培育市场经济;
(3)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的主体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暴露出来的矛盾与问题自然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4)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模式:资源开发-产品-三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经济效益的低下。
1.5 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模式
长期以来,矿业城市的基本经济运行模式是:矿产资源开发-矿产品-尾矿的线形经济运行模式,其结果是高消耗、低产出、强污染。今天,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一经济运行的恶果。因此,在矿业城市亟待转型的今天,改变矿业城市旧的经济运行模式,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势在必行。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可持续发展
2.1 定义
布伦兰特夫人领导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公平性原则包括三重含义:一是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三是全球分配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考虑资源的临界性”(《Our Common Future》)。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就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1)资源的承载力:通常被称为“基础支持系统”。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的资源占有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如果可能满足(当代与后代),则具备了持续发展条件;如果不能满足,则须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挖掘替代资源,务求“基础支持系统”保持在区域人口需求(当代与后代)的范围之中。
(2)生产能力:通常被称为“动力支持系统”或“福利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的总体水平上,可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所能提供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此种生产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与人的需求同步增长。
(3)环境的缓冲能力(环境容量承载能力):通常被称为“容量支持系统”。人对区域的开发、人才资源的利用、人对生产的发展、人对废弃的处理等均应保持在环境的允许容量之内。否则,发展将不可能持续地进行。
(4)进程的稳定能力:通常被称为“过程支持系统”。在整个发展的轨道上,要尽可能避免与防止出现由于自然波动(特大自然灾害与不可抗拒的外力干扰等)与经济社会波动(因战争或重大决策失误所引起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里有两条途径可选择:其一,培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包括抵御自然灾害或经济波动、震荡所引起的不稳定与经济失衡的能力;其二,增加系统的弹性,即受到干扰时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亦即有迅速的系统重建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通常被称为“智力支持系统”。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行动能力、人的决策能力与人的调整能力应适应总体发展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与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
上述五个要素全部被满足之后,便可被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作出判断,并可全面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潜力。
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延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总结了洛林模式、九州模式、休斯敦模式、威尔士模式、鲁尔模式等五种资源型城市产业延续的成功模式:法国洛林模式的成功做法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日本九州模式是以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美国休斯敦模式则是以拓展产业链条来带动城市的持续发展,英国威尔士模式是以大项目引进带动城市产业调整的,德国鲁尔模式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产业转型的。
总之,国外资源城市的基本经验是:以引入高新技术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换,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分工细化为路径推动产业链条延伸,营造中小企业的生长平台;以政府财政为杠杆和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推动衰退产业区域振兴,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 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双重约束:其一是资源枯竭带来的城市发展困境;其二是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体制瓶颈”约束。这双重约束交织在一起,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困难重重。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资源基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资源产业,建立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体系;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体系;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系等。
朱训将矿业城市发展的战略具体总结为:
(1)多元发展战略;
(2)适度开发战略;
(3)集约经营战略;
(4)绿色矿城战略;
(5)科教兴城战略;
(6)筑巢引凤战略;
(7)城矿互利战略;
(8)城矿扶持战略。
5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各国际组织,各个国家、地区从不同角度相继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框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问题上,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
RCSD=f(Q1,Q2,Q3,Q4,S,T)
式中,RCSD-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Q1-经济系统;Q2-社会系统;Q3-资源系统;Q4-环境系统;S-空间变量,即处于不同空间的城市;T-时间变量,即发展的不同阶段。
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多个指标进一步体现:
Qi=f(Qi1,Qi2,…,Qin) i=1,2,3,4
参考文献
于立.2004.资源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王信领等著.2000.可持续发展概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刘江主编.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曾珍香,顾培亮.2001.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滕藤.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孔繁德等.2004.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李仁柱等编著.2003.工业兴市战略初探.北京:当代杂志出版社
齐建珍.2004.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凌亢.2000.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朱训.2003.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1)
朱训.2004.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资源·产业,(5)
崔彬.2004.矿业城市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业,(5)
崔彬.2005.矿业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业,(6)
张耀军,成生魁,闵庆文.2002.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3)
宋冬林.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J].求是学刊,(4)
1991.Government of Canada Prosperity through Competitiveness,Minister of Supply and Service,Ottawa,Canada
1990.MICHAEL PO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Free Press NY
Grabher G.1991.Rebuilding Cathedrals in the Desert:New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Firms in the Coal,Iron,and Steel Complex of the German Ruhr Area.In Bergman,E.M,.Maier G.and Todtling F.(eds):Regions Reconsidered:Economic Networks,Innovation,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New York:Mansell
Conrad Jon M.1999.Resource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rnberg John.1999.The Ruhr:Germany's Rustbelt Bounces Back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Tourism.German Life.August/September
Barber.1997.‘The client therapist relationship: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British Gestalt Journal,6,1
Cockman P et al..1992.Client-centred Consulting,McGrawHill,Maidenhead Greenson,R(1967)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Markam C.1991.Practical Management Consultancy,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London
Rigby D K.1997.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iques:An executive's guide Bain and Co,Boston
Markham C.1991.Practical Management Consultancy,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London
Blanchard K H,O'Connor,M,and Ballard.1995.J.Managing by Values,Berrett-Koehler,San Francisco
Hersey P Blanchard K H and Johnson D E.1997.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3rd edition),Prentice-Hall,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