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打工的你,回老家后你会与人闲话时用普通话说吗?

如题所述

‍‍不会的,虽然说离家已经十来年了,但老家的家乡话还没有忘记,在和老家的人聊天的时候,还是讲老家土话,这样会让人感觉非常亲切,我觉得一个明明会讲家乡话的人,偏偏给老家的人讲普通话,这真的没有必要!用我们老家的话说,这个人太“撇”了!意思就是这个人忘本了,明明自己会讲家乡话,却偏偏要讲普通话!这样的人会让乡亲们笑话,就像看傻子一样!一个人不管离家再多年都会记得家乡的土话,除非是小孩子就离开了家乡,那样没办法,从小的语言,非常难以忘记的!虽说有个别的土话,可能讲不出来了,但也没有人会在意这些,最主要的是要看对乡亲们的热情,我每次回家的时候,村上好多老年人都会到家里去看我,会嘘寒问暖,都想知道这么多年我在外面过得怎么样,是不是想象中的这么好,或者这么坏!有好多老年人也是好奇呀!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9
‍‍ 当初刚下学时就跟着亲戚外出南方打工,那是第一次外出远门。过完春节去的,快到春节才回来,将近一年的时间。之前在老家都是说方言的,这冷不丁的要说普通话,还是有点不习惯的。 但是时间久了,和同事之间的说话都是说普通话的,也就习惯了。记得那时候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满嘴的普通话,其实压根不是自己故意这样说的,而是情不自禁的就说出了口。为此家人也说过我,村里的人也说过,还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明着说你到了大城市见了世面,背地里不知怎么说你呢,打了两年工有什么了不起的,都回家了还满嘴的普通话。自从那次之后,我在回家时就会格外的注意,在和别人说话时都是用方言了。做人咱不能忘本,不管在外面生活的多好、多有钱,回到老家后咱们的方言不能变。‍‍
第2个回答  2018-11-29
在我看来,回老家说普通话是装腔作势,是一种虚伪的表现。我有一同学,在小学同学群里,一直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引起同学们的反感,有同学三缄其口后当场表达了不满。那位同学解释说,普通话说习惯了,改不过来了。解释令人作呕,可看出其人华而不实,同学们都做出鄙夷的眼神。自那以后,没人喜欢和他聊天。现在的农村人,不比以前,儿女在城市有工作有房的,多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普通话不会陌生。回老家说普通话,显示不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只能说明中气不足,用普通话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改了乡音的人,已和老家有了隔阂,很难再融入进入。乡音亲切,不管离家多久,我会一直保留浓浓的乡音。
第3个回答  2018-11-29
我大学宿舍大,八个床铺,住着七个人,一个山西人,一个辽宁人,一个陕西人,一个河北保定的,一个北京的,一个云南的,还有我。我的天,除了北京的姑娘和她父母打电话我能听懂以外,剩下的人和家里打电话时候,我完全像是在听天书!不过,也正是因为听不懂,所以一直也没被带跑偏。可能因为年轻人嘛,平时交流都是要用普通话的,所以不管上学还是上班了,我周围都是没什么年纪大的人,大家说得都是普通话,所以我口音一直也没怎么变,回老家还是和以前一样滴说话就行啦。要是说老家是有方言的人,我觉得即使在外面都是说普通话,回到老家除非是你故意忍住不说家乡话,不然你和老乡聊上几句以后准被带回原味的!我宿舍就常遇到这个情况,某姑娘刚和家人打完电话,我们和她聊天时,她一张嘴还是家乡话呢!这个多半是条件反射,不好控制吧!再说,你不讲方言,可能影响交流呢!
第4个回答  2018-11-29
乡音不改,这是我回老家后和人聊天的状态。做人要实在,千万不能忘本,不能比别人多喝了几瓶墨水、在外多闯荡了几年,回老家后装深沉,一口普通话我欲上青天的样子。在省城念书的时候,舍友都来自省内各地市,一市一方言,因此我们都用普通话交流。我这个乡里来的孩子,面对说普通话长大的城里孩子,没有露怯,没有觉得他们的普通话说的比我好,曾当过校广播员就是明证。多年在城市一直说普通话,回到老家后,我身上没出现过普通话转家乡话转不过来的情况,语言转换很自然,没有一丝障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