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焦虑?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生,我想谈一谈我理解的不同心理学流派对焦虑情绪产生的底层机制和解决方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讨论。

首先,认识到焦虑现象的普遍性可以让你觉得自己并不是孤单的个体。实际上,焦虑障碍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成年人中出现概率为17%。

让我们看一下焦虑为什么会产生,这对理解和解决焦虑是有好处的

焦虑是一个很常见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认知焦虑,这个问题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现阶段的行为方式是早期行为方式的翻版,现在生活中出现的焦虑在可能是早期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东西在控制着你,也就是说是潜意识在起作用。这可以解释一些没有明显诱因事件的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2.自我心理学流派认为,人会通过防御机制将你不想意识到或令人感到痛苦的事情压抑到潜意识中,这种防御机制仅仅是压抑,并没有消除引起痛苦的影响,所以焦虑产生。

3.阿德勒的字体心理学流派认为,人是需要感受到自尊和他人赏识的。如果自尊受到削弱,或不被他人赏识,那么焦虑就随之而来。

4.客体关系理论强调生活中重要人物对自己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发生问题,那么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

5.认知心理流派认为,焦虑的产生是因为一些生活中的诱发事件A,引起我们的某些观念B,进而产生了结果C。如果观念B是负面的,那么随之产生的结果C必然是负面的,可能是焦虑情绪。这就是知名的情绪ABC理论,即决定我们行为结果和情绪的,不是生活事件,而是你看待事务的方式和观念。

最后,人的心理太过于复杂,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焦虑等问题的看待角度不同,从而提出来不同的理论假设对问题进行假设,并依据这些假设构建起了相应的心理学流派和咨询方法。到目前而言,尚没有绝对正确的解读,但是这些心理学方法和心理咨询流派,其有效性却都得到了相应的科学检验验证。

解决焦虑问题的方法

解决焦虑问题,可以尝试一下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为,焦虑现象的产生,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客观事实直接造成的,而是由我们看待事物的观念造成的。也就是说,从事件到情绪和行为反应,并不是直接关系,而是经过了一个"认知"的中间变量。所以,要解决焦虑这样的情绪问题,需要尝试去找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斗争,也就是认知重建过程。当认知重建完成,实用适应性强的观念代替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那么焦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也可以使用暴露脱敏疗法,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重要技巧。首先,建立自己的焦虑等级的不同事件。比如如果你是社交焦虑,那么,从与陌生人聊天到公众演讲,这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影响,那么从最轻最小的事情开始尝试,逐步过度到焦虑水平更大的情景。这样你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情景,并且同时打破你原来以为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观念。
日本的森田疗法也可以自己查询相关知识了解一下。森田疗法提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东方思想,更适合国人理解和使用。
焦虑分为不同的种类,有些可能是因为你的早年经历和冲突被压抑到潜意识,也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和他人对比的压力造成。

最后,轻度的焦虑可以自己尝试解决,如果长期且严重的焦虑问题,建议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广州市脑科医院三甲
当胎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哭泣,心理学家们赋于这种现象为胎儿脱离母体的生理性焦虑;当幼儿初上幼儿园时,大多数第一反应也是哭泣,心理学家们称这种现象是分离性焦虑,她感觉到自己要离开照顾者,缺乏安全感所致;当学子们进入考场,准备重要的考试时,心跳得特别快,脑子一片空白,甚至昏厥,这是一种考前焦虑;当您满怀欣喜,第一次与心仪已久的异性见面时,您也许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清楚,这也是一种焦虑;当您第一次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您也许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当您第一次在讲台上做报告时,您也许感受到最初几分钟的窘迫;当您经历失眠后的第一个晚上,睡前一定在思考今晚能睡得着吗?
当您看到以上罗列的情境时,您也许发现了,人其实都经历过了焦虑,焦虑无处不在,无人幸免。也许您也发现了众多的“第一次”的出现,这确实是个关键词。一般来说,焦虑反应是人类适应环境、人类文明发展的生理条件,是人类调整自己欲望、行为方式的一种内驱力,这是焦虑的积极作用。但是,持久、严重的焦虑反应则不利于适应环境,甚至出现极端或退缩行为。大多数的失眠、社交障碍、抑郁症、高血压、胃溃疡等是由焦虑所引起的。如何认识和处置焦虑反应,是个很大的命题,也不是轻易能说得清楚的。
在当今这种经济高速发展、工作学习竞争激烈、机会与危机无处不在、权利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里,要求人要乐知天命、知足常乐、保持平常心,是多么困难、多么“out"了,但请您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您的追求、需要真得那么重要吗?连人最基本的健康、生存的需要也能用来交换吗?
1、当您仅仅是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符合法规、道德水平的行为方式时,如果您仍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时,不是您的错,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施舍;不必焦虑!
2、当您为了追求更多的生存空间,而采取符合法规、道德水平的行为方式时,不管您获得了多少,都是努力、能力、机遇共同的结果,不奢结果,只因过程而满足,不会焦虑!
3、当您为了获得更多,而采取不择手段、违规、违法、违反道德伦理尺度的行为方式时,不管结果如何,注定了您的自我必然会与超我产生旷日持久、激烈无比的内战,外在表现就是焦虑、内疚、或冷酷无情。健康将离您而去、生命的长度将与斗争的激烈程度成反比,直到自我被超我打败为止。
中国几千年文明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与西方经典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不谋而合,揭示了乐知天命、知足常乐的永恒哲理。焦虑的根源在于缺乏内省机制。心理学的内观法、佛教中的坐禅法、中医里的调息法,修炼方法无不直指内心,而后看透内心,直至豁然开朗、心无挂念、心神气爽。因此,远离焦虑,从审视自我开始。
第2个回答  2019-12-12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悲伤,那是因为你的整个体验是痛苦的,体验的好坏,又取决于你的大脑思维,大脑思维又受着外界和内在的变化影响而随之改变。
打个比方,你为什么会焦虑?
那肯定跟你性格、认知、经历以及外在的刺激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你才会感到惶恐不安、心事重重,那么一旦这种心理和情绪产生时,你人就焦虑了,你若是调整不过来,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强化思维、强迫思维,你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地陷入在担心、疑虑、害怕的世界里,而走不出来,进而这个时候,你痛苦的体验感自然就会灌满了你的全身
第3个回答  2019-12-12
焦虑是因为有压力,是因为可能生活环境或者是金钱什么诱惑等而使自己感到焦虑。
第4个回答  2019-12-12
这个的话,会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可能是你最近的学习或者工作的压力太大了所导致的,也可能是你最近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了不好的事情,然后自己又解决不了的事情的话,都会产生焦虑,还有买不到你喜欢的东西,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满足你不了你现有的欲望的话,都会焦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