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的什么篇

如题所述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53424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1
《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推究事物原理;使自己学到知识;内心要真心实意,不自欺欺人;不因事境不同,内心有所改变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养自己的身心,这样大夫才能管理好家的事,诸侯才能治理好国的事,天子才能治理天下。
第2个回答  2017-04-08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解释: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第3个回答  2010-12-09
《大学》 我们刚学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