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案例

如题所述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主动学习。自信是一切成功的源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哪怕是一点小成功也要把它们放大开来,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就喜悦,从而也会爱上学习。班上的很多事情我都交给小组长来做:检查作业、督促小组成员学习、检查个人卫生等。班上的小组长采取竞聘制,要具备组长条件,方可认定。条件其实很简单:第一,竞选人要有自信,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第二,不分学生等级,只要有进步即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每天能够做到提前预习,个人卫生达标即可。小组长任期一周,一周后改选。孩子们喜欢担任小干部,总是认真达到要求,如果有并列合格的,就认命两人为组长,孩子们总是自信满满地应征,都在努力做到最好。勤鼓励学生。擦亮眼睛,努力发现学生的进步,即使是小进步都要把它放大,虽是简单的一句表扬,给孩子们的却是莫大的鼓励,给他们以自信。二、放手,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放手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也能减轻我们的工作量。这就需要相信学生们,即使第一次做的不好,只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做法,下一次一定会有进步。学生们的作业量很大,很多时候只用课堂时间写作业很难完成。我便利用起学生早到校的时间。每天早上布置一次作业,起初也是不理想,个别学生书写也不认真。我便把写得工整的作业展示了一下,并在班上某某个学生这次的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的表扬差不多都能让这个孩子主动认真地完成作业。对个别完成较慢的,在作业评语中:“书写很工整,速度再快些会更好!”使得他们的作业完成快了很多。现在我班每天早上都是作业,不仅利用了这一段时间,而且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使得他们乐于尝试做下一件事。三、巧设比赛,让学生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效率。比赛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孩子们喜欢在比赛中争得荣誉,品尝都成功的喜悦。每节课中多设计一些比赛的情景,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会使得呆板的常规课变得活跃。每节课的记忆生字,朗读课文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进行,每节课评出优胜小组,奖品是练习生字少写两遍。孩子们不是为了少了两遍,而是为了胜利的那份喜悦和心动努力,有很多孩子提前预习本课的生字,预习课文,及时有个别偷懒的学生,小组成员也会及时督促,有时会看到课间某个小组还在教组员学习,为了优胜的目标而努力。四、设立奖励,促进学生自主习惯的养成。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肯定,每周评选“自主学习小标兵”,这就需要平时的注意观察和每天都进步记录。我班有统一的加分表,每周都是从零开始。加分表主要是依于自主学习而设,每天哪个学生能够主动完成了作业,主动预习新知,主动阅读课外书等在加分表上有所体现。孩子们喜欢表现自己,希望自己变得优秀,简单的精神奖,让他们努力而做,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此外,班上还组织“自主学习交流会”,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交流,对做得好的给予肯定,鼓励其他学生汲取;对不科学的学习及时矫正,别让学习影响到他们的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5
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2、制定确实可行计划的习惯。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3、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习惯。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4、整合知识点的习惯。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5、做题反思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