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世博背景,谈谈文化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如题所述

  世博是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 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博的意义:首先,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
  其二,上海会吸引很多的旅游者;
  第三,很多在上海的企业也会加入申办工作的运作之中,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
  世博会还能使上海的知名度提升,并且通过同世界的更多接触,能使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素质得到提高。
  上海正在进行世博会场址规划的深化和调整,世博园区面积从原来的240公顷增加到310公顷,加上60公顷的停车场和30公顷的世博村,总面积达400公顷。原计划中的椭圆形运河及植物走廊得到保留,河岸以东新增一主要入口。将鼓励并帮助参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作为各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科技的展示馆。中国馆将被改建成世博会博物馆。这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中心,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说到上海世博会,总是会令人那么的激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两个全人类共同参与的,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节目都发生在了我们中国,一个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有一个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两年前,北京呈现给了世界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今年轮到上海上场了。毫无疑问,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会对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经济、政治方面的地位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不一定是通常的文化,其实能和很多东西联系起来。其实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各自的文化。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友好比拼和表演的大舞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辉煌历史的国度,各个时期都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影响着后世的一代代人。就算是发展飞快的今天,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东西。能够和这么多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中国是幸运的,世界也是不会失望的。
  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埃及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万里长城的交相辉映,此次上海世博会期间,埃及在上海世博会展馆展出8件国宝级文物,埃及国际展览中心主席萨利姆将作为埃及代表团成员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埃及以非凡的展馆向中国和全世界展示其古老辉煌文明成就。
  还有很多的场馆都显示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红的中国馆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就像以前的百家争鸣一样,世博会放在了中国举行,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学习各国先进技术的机会,一个融合世界多元文化的机会。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吸收好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深厚文化里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我国将借世博会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珠三角的经济形势的积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上海世博会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而在这个世界最大舞台上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对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以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世博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将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众多发展机遇,为长三角企业参与世博市场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内差异性,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低。几年前,长三角16座城市已经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而且,国家首个跨行政区域性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苏浙沪三省市政府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等各专业领域的规划也纷纷面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上海世博会不仅有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也有政治的交流。各国领导人在此相聚,有利于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世博会是国际级的盛会,它的成功举办对提升举办国在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地位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它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世博会成功举办,外媒体好评如潮:这是因为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号召力强,而这归根结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慢慢复苏的的大背景下,这一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给国民以信心,同时也给世界以信心。我们对外展示五千年的文化风采,使得世界更了解中国,更能理解中国在某些国际政治问题上的立场,有利于减小外交阻力。世博会矫正了部分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偏差: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积贫积弱,有些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思路。它展现了中国文化,同时增强了世界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的良好契机,向世界强有力地表明,开放将是中国的长期国策,融入世界,与世界共生共荣,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凝聚国内人心,将开放作为执政的核心理念之一,长期坚持下去,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全球化时代加快中国的发展,提升中国的地位,彰显中国的形象。
  世博会不仅仅是这184天,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其对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将会渗透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进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的前进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最终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