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七七年清朝什么年号

一六七七年清朝什么年号

清代年号表
清(公元1616年至公元1911年)
 
天命 元年  丙辰  公元 1616年  天命 二年  丁巳  公元 1617年
天命 三年  戊午  公元 1618年  天命 四年  己未  公元 1619年
天命 五年  庚申  公元 1620年  天命 六年  辛酉  公元 1621年
天命 七年  壬戌  公元 1622年  天命 八年  癸亥  公元 1623年
天命 九年  甲子  公元 1624年  天命 十年  乙丑  公元 1625年
天命 十一年 丙寅  公元 1626年
 
天聪 元年  丁卯  公元 1627年  天聪 二年  戊辰  公元 1628年
天聪 三年  己巳  公元 1629年  天聪 四年  庚午  公元 1630年
天聪 五年  辛未  公元 1631年  天聪 六年  壬申  公元 1632年
天聪 七年  癸酉  公元 1633年  天聪 八年  甲戌  公元 1634年
天聪 九年  乙亥  公元 1635年  天聪 十年  丙子  公元 1636年
天聪 十一年 丁丑  公元 1637年  天聪 十二年 戊寅  公元 1638年
天聪 十三年 己卯  公元 1639年  天聪 十四年 庚辰  公元 1640年
天聪 十五年 辛巳  公元 1641年  天聪 十六年 壬午  公元 1642年
天聪 十七年 癸未  公元 1643年
 
顺治 元年  甲申  公元 1644年  顺治 二年  乙酉  公元 1645年
顺治 三年  丙戌  公元 1646年  顺治 四年  丁亥  公元 1647年
顺治 五年  戊子  公元 1648年  顺治 六年  己丑  公元 1649年
顺治 七年  庚寅  公元 1650年  顺治 八年  辛卯  公元 1651年
顺治 九年  壬辰  公元 1652年  顺治 十年  癸巳  公元 1653年
顺治 十一年 甲午  公元 1654年  顺治 十二年 乙未  公元 1655年
顺治 十三年 丙申  公元 1656年  顺治 十四年 丁酉  公元 1657年
顺治 十五年 戊戌  公元 1658年  顺治 十六年 己亥  公元 1659年
顺治 十七年 庚子  公元 1660年  顺治 十八年 辛丑  公元 1661年
 
康熙 元年   壬寅 公元 1662年  康熙 二年   癸卯 公元 1663年
康熙 三年   甲辰 公元 1664年  康熙 四年   乙巳 公元 1665年
康熙 五年   丙午 公元 1666年  康熙 六年   丁未 公元 1667年
康熙 七年   戊申 公元 1668年  康熙 八年   己酉 公元 1669年
康熙 九年   庚戌 公元 1670年  康熙 十年   辛亥 公元 1671年
康熙 十一年  壬子 公元 1672年  康熙 十二年  癸丑 公元 1673年
康熙 十三年  甲寅 公元 1674年  康熙 十四年  乙卯 公元 1675年
康熙 十五年  丙辰 公元 1676年  康熙 十六年  丁巳 公元 1677年
康熙 十七年  戊午 公元 1678年  康熙 十八年  己未 公元 1679年
康熙 十九年  庚申 公元 1680年  康熙 二十年  辛酉 公元 1681年
康熙 二十一年 壬戌 公元 1682年  康熙 二十二年 癸亥 公元 1683年
康熙 二十三年 甲子 公元 1684年  康熙 二十四年 乙丑 公元 1685年
康熙 二十五年 丙寅 公元 1686年  康熙 二十六年 丁卯 公元 1687年
康熙 二十七年 戊辰 公元 1688年  康熙 二十八年 己巳 公元 1689年
康熙 二十九年 庚午 公元 1690年  康熙 三十年  辛未 公元 1691年
康熙 三十一年 壬申 公元 1692年  康熙 三十二年 癸酉 公元 1693年
康熙 三十三年 甲戌 公元 1694年  康熙 三十四年 乙亥 公元 1695年
康熙 三十五年 丙子 公元 1696年  康熙 三十六年 丁丑 公元 1697年
康熙 三十七年 戊寅 公元 1698年  康熙 三十八年 己卯 公元 1699年
康熙 三十九年 庚辰 公元 1700年  康熙 四十年  辛巳 公元 1701年
康熙 四十一年 壬午 公元 1702年  康熙 四十二年 癸未 公元 1703年
康熙 四十三年 甲申 公元 1704年  康熙 四十四年 乙酉 公元 1705年
康熙 四十五年 丙戌 公元 1706年  康熙 四十六年 丁亥 公元 1707年
康熙 四十七年 戊子 公元 1708年  康熙 四十八年 己丑 公元 1709年
康熙 四十九年 庚寅 公元 1710年  康熙 五十年  辛卯 公元 1711年
康熙 五十一年 壬辰 公元 1712年  康熙 五十二年 癸巳 公元 1713年
康熙 五十三年 甲午 公元 1714年  康熙 五十四年 乙未 公元 1715年
康熙 五十五年 丙申 公元 1716年  康熙 五十六年 丁酉 公元 1717年
康熙 五十七年 戊戌 公元 1718年  康熙 五十八年 己亥 公元 1719年
康熙 五十九年 庚子 公元 1720年  康熙 六十年  辛丑 公元 1721年
康熙 六十一年 壬寅 公元 1722年
 
雍正 元年  癸卯 公元 1723年  雍正 二年  甲辰 公元 1724年
雍正 三年  乙巳 公元 1725年  雍正 四年  丙午 公元 1726年
雍正 五年  丁未 公元 1727年  雍正 六年  戊申 公元 1728年
雍正 七年  己酉 公元 1729年  雍正 八年  庚戌 公元 1730年
雍正 九年  辛亥 公元 1731年  雍正 十年  壬子 公元 1732年
雍正 十一年 癸丑 公元 1733年  雍正 十二年 甲寅 公元 1734年
雍正 十三年 乙卯 公元 1735年
 
乾隆 元年   丙辰 公元 1736年 乾隆 二年   丁巳 公元 1737年
乾隆 三年   戊午 公元 1738年 乾隆 四年   己未 公元 1739年
乾隆 五年   庚申 公元 1740年 乾隆 六年   辛酉 公元 1741年
乾隆 七年   壬戌 公元 1742年 乾隆 八年   癸亥 公元 1743年
乾隆 九年   甲子 公元 1744年 乾隆 十年   乙丑 公元 1745年
乾隆 十一年  丙寅 公元 1746年 乾隆 十二年  丁卯 公元 1747年
乾隆 十三年  戊辰 公元 1748年 乾隆 十四年  己巳 公元 1749年
乾隆 十五年  庚午 公元 1750年 乾隆 十六年  辛未 公元 1751年
乾隆 十七年  壬申 公元 1752年 乾隆 十八年  癸酉 公元 1753年
乾隆 十九年  甲戌 公元 1754年 乾隆 二十年  乙亥 公元 1755年
乾隆 二十一年 丙子 公元 1756年 乾隆 二十二年 丁丑 公元 1757年
乾隆 二十三年 戊寅 公元 1758年 乾隆 二十四年 己卯 公元 1759年
乾隆 二十五年 庚辰 公元 1760年 乾隆 二十六年 辛巳 公元 1761年
乾隆 二十七年 壬午 公元 1762年 乾隆 二十八年 癸未 公元 1763年
乾隆 二十九年 甲申 公元 1764年 乾隆 三十年  乙酉 公元 1765年
乾隆 三十一年 丙戌 公元 1766年 乾隆 三十二年 丁亥 公元 1767年
乾隆 三十三年 戊子 公元 1768年 乾隆 三十四年 己丑 公元 1769年
乾隆 三十五年 庚寅 公元 1770年 乾隆 三十六年 辛卯 公元 1771年
乾隆 三十七年 壬辰 公元 1772年 乾隆 三十八年 癸巳 公元 1773年
乾隆 三十九年 甲午 公元 1774年 乾隆 四十年  乙未 公元 1775年
乾隆 四十一年 丙申 公元 1776年 乾隆 四十二年 丁酉 公元 1777年
乾隆 四十三年 戊戌 公元 1778年 乾隆 四十四年 己亥 公元 1779年
乾隆 四十五年 庚子 公元 1780年 乾隆 四十六年 辛丑 公元 1781年
乾隆 四十七年 壬寅 公元 1782年 乾隆 四十八年 癸卯 公元 1783年
乾隆 四十九年 甲辰 公元 1784年 乾隆 五十年  乙巳 公元 1785年
乾隆 五十一年 丙午 公元 1786年 乾隆 五十二年 丁未 公元 1787年
乾隆 五十三年 戊申 公元 1788年 乾隆 五十四年 己酉 公元 1789年
乾隆 五十五年 庚戌 公元 1790年 乾隆 五十六年 辛亥 公元 1791年
乾隆 五十七年 壬子 公元 1792年 乾隆 五十八年 癸丑 公元 1793年
乾隆 五十九年 甲寅 公元 1794年 乾隆 六十年  乙卯 公元 1795年
 
嘉庆 元年   丙辰 公元 1796年 嘉庆 二年   丁巳 公元 1797年
嘉庆 三年   戊午 公元 1798年 嘉庆 四年   己未 公元 1799年
嘉庆 五年   庚申 公元 1800年 嘉庆 六年   辛酉 公元 1801年
嘉庆 七年   壬戌 公元 1802年 嘉庆 八年   癸亥 公元 1803年
嘉庆 九年   甲子 公元 1804年 嘉庆 十年   乙丑 公元 1805年
嘉庆 十一年  丙寅 公元 1806年 嘉庆 十二年  丁卯 公元 1807年
嘉庆 十三年  戊辰 公元 1808年 嘉庆 十四年  己巳 公元 1809年
嘉庆 十五年  庚午 公元 1810年 嘉庆 十六年  辛未 公元 1811年
嘉庆 十七年  壬申 公元 1812年 嘉庆 十八年  癸酉 公元 1813年
嘉庆 十九年  甲戌 公元 1814年 嘉庆 二十年  乙亥 公元 1815年
嘉庆 二十一年 丙子 公元 1816年 嘉庆 二十二年 丁丑 公元 1817年
嘉庆 二十三年 戊寅 公元 1818年 嘉庆 二十四年 己卯 公元 1819年
嘉庆 二十五年 庚辰 公元 1820年
 
道光 元年   辛巳 公元 1821年  道光 二年   壬午 公元 1822年
道光 三年   癸未 公元 1823年  道光 四年   甲申 公元 1824年
道光 五年   乙酉 公元 1825年  道光 六年   丙戌 公元 1826年
道光 七年   丁亥 公元 1827年  道光 八年   戊子 公元 1828年
道光 九年   己丑 公元 1829年  道光 十年   庚寅 公元 1830年
道光 十一年  辛卯 公元 1831年  道光 十二年  壬辰 公元 1832年
道光 十三年  癸巳 公元 1833年  道光 十四年  甲午 公元 1834年
道光 十五年  乙未 公元 1835年  道光 十六年  丙申 公元 1836年
道光 十七年  丁酉 公元 1837年  道光 十八年  戊戌 公元 1838年
道光 十九年  己亥 公元 1839年  道光 二十年  庚子 公元 1840年
道光 二十一年 辛丑 公元 1841年  道光 二十二年 壬寅 公元 1842年
道光 二十三年 癸卯 公元 1843年  道光 二十四年 甲辰 公元 1844年
道光 二十五年 乙巳 公元 1845年  道光 二十六年 丙午 公元 1846年
道光 二十七年 丁未 公元 1847年  道光 二十八年 戊申 公元 1848年
道光 二十九年 己酉 公元 1849年  道光 三十年  庚戌 公元 1850年
 
咸丰 元年   辛亥 公元 1851年  咸丰 二年   壬子 公元 1852年
咸丰 三年   癸丑 公元 1853年  咸丰 四年   甲寅 公元 1854年
咸丰 五年   乙卯 公元 1855年  咸丰 六年   丙辰 公元 1856年
咸丰 七年   丁巳 公元 1857年  咸丰 八年   戊午 公元 1858年
咸丰 九年   己未 公元 1859年  咸丰 十年   庚申 公元 1860年
咸丰 十一年  辛酉 公元 1861年
 
祺祥 元年   壬戌 公元 1862年

同治 元年   癸亥 公元 1863年  同治 二年   甲子 公元 1864年
同治 三年   乙丑 公元 1865年  同治 四年   丙寅 公元 1866年
同治 五年   丁卯 公元 1867年  同治 六年   戊辰 公元 1868年
同治 七年   己巳 公元 1869年  同治 八年   庚午 公元 1870年
同治 九年   辛未 公元 1871年  同治 十年   壬申 公元 1872年
同治 十一年  癸酉 公元 1873年  同治 十二年  甲戌 公元 1874年
 
光绪 元年   乙亥 公元 1875年 光绪 二年   丙子 公元 1876年
光绪 三年   丁丑 公元 1877年 光绪 四年   戊寅 公元 1878年
光绪 五年   己卯 公元 1879年 光绪 六年   庚辰 公元 1880年
光绪 七年   辛巳 公元 1881年 光绪 八年   壬午 公元 1882年
光绪 九年   癸未 公元 1883年 光绪 十年   甲申 公元 1884年
光绪 十一年  乙酉 公元 1885年 光绪 十二年  丙戌 公元 1886年
光绪 十三年  丁亥 公元 1887年 光绪 十四年  戊子 公元 1888年
光绪 十五年  己丑 公元 1889年 光绪 十六年  庚寅 公元 1890年
光绪 十七年  辛卯 公元 1891年 光绪 十八年  壬辰 公元 1892年
光绪 十九年  癸巳 公元 1893年 光绪 二十年  甲午 公元 1894年
光绪 二十一年 乙未 公元 1895年 光绪 二十二年 丙申 公元 1896年
光绪 二十三年 丁酉 公元 1897年 光绪 二十四年 戊戌 公元 1898年
光绪 二十五年 己亥 公元 1899年 光绪 二十六年 庚子 公元 1900年
光绪 二十七年 辛丑 公元 1901年 光绪 二十八年 壬寅 公元 1902年
光绪 二十九年 癸卯 公元 1903年 光绪 三十年  甲辰 公元 1904年
光绪 三十一年 乙巳 公元 1905年 光绪 三十二年 丙午 公元 1906年
光绪 三十三年 丁未 公元 1907年 光绪 三十四年 戊申 公元 1908年
 
宣统 元年   己酉 公元 1909年 宣统 二年   庚戌 公元 1910年
宣统 三年   辛亥 公元 1911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7
  1677年 是康熙十六年。
  康熙十六年(1677)二月,吴三桂部总兵官关世荣等率官兵家口一万余人至赣州投诚。同月,郑经部总兵赖鄂球率官兵一万余名投清。六月,归诚者有吴部总督董重民、刘进忠部总兵陈玉连等。次年,吴部吉安将军韩大任率文武官员九百五十四名、兵丁一万三千余人降清。降清叛军官兵总计三万五千一百余人。康熙十八年底,吴部将军、总兵等文武官员三百八十二名、兵丁一万四千三百余投诚。康熙二十年(1681)四、五月间,吴部各级将领宋国辅、张国柱等十七人,各率所部官兵及印札投清。这些对于清军尽早平定吴三桂之老巢云南起了推进作用。

  设立南书房
  康熙帝酷爱读书,常感于内侍中无学识渊博者,以致君臣不能讲论。康熙十六年(1677)十月二十日,他谕示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在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名,常侍左右,讲求文义。命在城内拨给房屋,停其升转,在内侍从几年后,酌情优用。十一月十八日,大学士等遵旨议覆,设立南书房,张英入侍,食正四品俸,赐其宅于西安门内。高士奇加内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与张英同入南书房,并由内务府拨给住房。

  韶州激战
  康熙十六年(1677),吴三桂分兵进犯广东韶州等军事要地,叛乱之势再次扩大。八月,两广总督金光祖疏奏求援,镇南将军莽依图复以韶州紧急奏报。康熙帝谕示:这都是因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和征南将军穆占拥兵坐守长沙所致,命穆占率部速赴乐昌,截断吴军入韶州后路,命尚之信亲统官兵驰援韶州。九月,吴部金吾左将军胡国术和亲军骁骑前将军马宝挥兵一万余人,与清军在韶州莲花山等处展开激战。清军奋勇拒战,分兵夹击,破吴军四营,斩获甚众。吴军大败而逃。逾五日,胡国柱部又弃帽峰山而溃,韶州转危为安。康熙帝感到韶州地方重要,先从莽依图请,留额楚等守韶州,后又虑及军情不能延误,命额楚以江宁将军印统领军马,贝勒参赞军务。

  清军屡攻吉安,不克。三月,吴三桂将韩大任从吉安突围。吉安攻围年余,战后人烟极稀。是年,清军在兴化、泉州一带击败郑经军,郑军退出漳州。尚之信降。孙延龄、孔四贞谋降。三桂孙吴世琮破桂林,杀孙延龄。是年,长沙方面清军行动迟缓,尚善要求造“鸟船”,以利江湖作战。江南奉旨造船,摊派经费,工匠日夜赶工,死亡累累。是年,任靳辅为河道总督。康熙八年以后,黄河下游几每年决口,十五年久雨,决数十口,诸水直注运河,冲高邮之清水潭。靳辅任河督后,始进行大规模治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7-05
  一六七七年清朝的年号是康熙。
  1677年,明永历三十一年;清康熙十六年;日本延宝五年。
  七月的和谈中,康亲王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出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带应郑氏把台湾变为中国藩属国的要求,并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
  7月,以康亲王杰书为首的清军将领派人与郑锦谈判,前后共达九次之多,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反而一次次助长了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
  7月2日,康熙皇帝遣内大臣觉罗武默纳、一等侍卫兼亲随侍卫费耀色、一等侍卫塞护礼等四人前往长白山探查。
第3个回答  2016-07-05
1677年年号: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在位时间: 1661年—1722年
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第4个回答  2016-06-17
公元1677年 是满清王朝 康熙十六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