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姓的迁徙分布

如题所述

木姓望居吴兴郡(三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子贡第九代孙端木肇为避秦祸,去端留木改为木姓。五代十国时期木昌(魏伯公)从福建迁徙到浙江瑞安,后迁到(永嘉)温州七枫巷,期寿公迁到温州市郊大罗山半腰半山,江浙木姓皆出自大罗山木姓大宗。
------据温州半山木氏宣统三年宗谱记载
木姓名人 木待问(1140-----1212),永嘉人(今温州)。宋大儒郑伯熊学生,南宋端明殿学士、文学家洪迈女婿。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状元。历官著作郎、太子詹事,知太平州、宁国府、婺州、福州,焕章阁、谟显阁待制,礼部尚书。浙江省永嘉(今温州市)人,字蕴之。卒于位,终正议大夫(从三品),赠少师(从一品)、光禄大夫(正三品),溢文简 。 木待问立朝上言改革吏治,辅佐东宫太子劝讲治国之本,多有表见,深受皇上恩宠。出守地方官,政绩显著,民吏交欢,同僚多赞誉。然木待问也有不检点之事,受政敌谴责贬斥。
木待问长于写诗节录其《千里思》云:
君行千里轻所历,
妾弛千里心匪石。
春房酌酒意息息,
愁不在离愁在忆。
鸳鸯瓦上昏无色,
鹦鹉杯中坐更积,
灯前独坐制君衣,
泪湿剪刀裁不得。
《谢和越王浩赋荣庆堂韵》
圣明天子高三皇,
曹儒密侍熏天香。
迩英日日御储床,
漠训勤诵披云章。
自惭载笔陪班行,
讫篇锡资超异常。
可庆之语荣亲傍,
青宫妙墨漂中堂。
镌碑侈赐昭八方,
帝师下顾衡蓬光。
龙阶验哄喧京坊,
锦囊杰句界杨王。
珠矶袖出亲传筋,
一门趋走如群羊。
前瞻几写肪绣裳,
抚摩诸子容温庄。
相期事业为忠良,
戒之力学无荒唐。
傅尔后业久且长,
此思溟海难筹量。 这位青海石油管理局驾驶员的平凡而普通的名字在柴达木戈壁油城被人们广为传颂着。请看他所创造的一串串惊人的数字:1981年——1988年连续8年累计完成6443765个吨公里,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1224315.35元,上缴盈余476711.52元,节约油料36729公斤、节约材料费25320.95元,8年完成了18年的任务,按工作定额考核,提前跨入了21世纪。1989年他驾驶的41——01147号大田野拖车完好、出勤率为99.1%;周转量完成855794个吨公里,完成计划的232.2%;节约油料5424公斤,节约材料费用4727.75元。木沙1969年开车以来,始终战斗在柴达木盆地内,一心一意为井队送水、送泥浆、送油、送钻具、送生活用品。1988年12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一点多钟。一阵敲门声将木沙惊醒,得知北山6058队钻井用的钻挺断了,他马上开车装上钻铤为井队送去。当行至北山沟的陡坡时,由于路面有冰,车轮打滑上不去,他把车上准备应急用的铁锨取下来,一锨上一锨上往路面上垫,一直用了3个多小时才将路面垫好。这时,他浑身都冻麻木了。他咬着牙继续向前行驶,将钻挺及时送到井场。木沙出车时,为了节约时间,他都带上干粮和水壶,饿了啃上几口子馍,渴了喝上几口凉开水,长年跑野外,使他患了较严重的胃病,但他从未因病而影响工作。20年来,木沙同志共安全行驶了949845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行驶了20多圈。苏源是海南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七○一车从一个普通的汽车司机,在33年里安全行驶了200万公里,把近百万个旅客送到了目的地。苏源的青春是在单调枯燥的公路上度过的,是在常忘了吃饭休息的保养车工作中度过的。几十年来,苏源很少在家过春节。那年春节,他特意跟调度要了休假。家人知道后。把年货备得比往年都丰盛。除夕中午,车队长到他家告诉他,路上有车坏了,要他去驳车。队长深感内疚地说:“你们是最有资格吃这顿团圆饭的,但车队实在找不出人来了。”苏源二话没说,匆匆地打起行李上路了。200万公里,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五倍多。而苏源的200万公里是在海南险要的山路、恶劣的气候中跑出来的。为了让旅客更安全,他自己时常会遇到危险。他曾被皮带咬掉半截手指,曾从几米高的车顶上摔下来。他还常把家人拉来擦洗车。并每年无报酬地多出勤几十天,仅1988年就多出勤45天。苏源爱车如命。有一辆车他开了17年,行驶百万公里后性能依然良好。这些年,他为国家节约大量保修费,仅1987、1988两年就节约1万多元。18年他为国家创利润61万元,节约汽油近6万公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