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大俗即大雅?

如题所述

这句话是郭德纲和周立波闹大蒜和咖啡的问题的时候,郭德纲就说过大俗即大雅。从大俗中发现大雅。相似有以俗为雅。

俗:是指在长期社会中生活形成的且被大众普遍所接受的风气、礼仪、习惯、习性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不断的进步或者提升。它的特点是 很普遍。比如日常的吃饭睡觉。

雅:是指在一段时期中社会生活中具有正向能量的但并不普遍存在于大众中的另类风气、礼仪、习惯、习性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小范围的,不普遍。比如慈善。

大俗: 是指大范围的,普遍的俗。

大雅:是指更高层次,很有深度的雅。

所以,通过了解俗和雅的意思就能明白,俗是长期形成的东西,雅是不同时期有不同形式。当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和认同曾经小范围的适用的风气、礼仪、习惯、习俗等事物时,雅也就变得很普遍了,就成了俗,范围不断扩大也就是成大俗。

而这时的雅也是更高层次更有深度的雅。

举个例子:现在社会,做慈善大家都会觉得是一件很雅的事情,因为做的人是不多,范围很小,但当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大家都开始做慈善,变的很普遍,大家都会觉得这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从小范围的慈善变成大范围的慈善,这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雅。

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从小范围到普遍,需要社会一点点净化。

扩展资料:

“以俗为雅”出自北宋苏轼用语。

《题柳子厚诗》:“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黄庭坚《再次韵杨明叔小序》也有类似说法:“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然二人旨趣却有差异:黄氏之说同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有关,而苏轼的提法则有一个前提即“有为而作”。

苏轼曾说过作文应“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予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又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虽是论文,但同样适用于其对诗歌的理解,是苏轼重自然天成的美学思想的表现。因此,只要是自然的,诗歌创作中虽用常语,但却可以有新意,俗语也会有雅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6

“大”是一种极致。

到极致的“俗”有两种:

1、极恶的俗,为恶俗,是一种充满世俗气息的俗,追求地位、虚荣,让闪闪发光的珠宝堆满全身、让金钱的味道占领灵魂,这便为恶俗。

2、而世间另有一种极善的俗,不刻意追求所谓的“高雅”,也不刻意避免被人视作“世俗”,只是顺其自然、心融于天,率性而为却不放耸,心法自然而无人为。

扩展资料:

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体的,大俗化为大雅,将大雅寓于大俗,就像瓶颈之下的波涛暗礁,说明白点,便是世事洞明之后的旷达。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十分普通,普通到看起来“俗”的地步,但又因其自然和谐而十分特殊,以至有“雅”的味道,是为“大俗大雅”也!

大俗: 是指大范围的,普遍的俗;

大雅:是指更高层次,很有深度的雅。《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泛指学识渊博的人。也可指高尚雅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7-17
“大”是一种极致。
到极致的“俗”有两种:极恶的俗,为恶俗,是一种充满世俗气息的俗,追求地位、虚荣,让闪闪发光的珠宝堆满全身、让金钱的味道占领灵魂,这便为恶俗。
而世间另有一种极善的俗,不刻意追求所谓的“高雅”,也不刻意避免被人视作“世俗”,只是顺其自然、心融于天,率性而为却不放耸,心法自然而无人为。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十分普通,普通到看起来“俗”的地步,但又因其自然和谐而十分特殊,以至有“雅”的味道,是为“大俗大雅”也!
第3个回答  2016-08-28
“大”是一种极致.
到极致的“俗”有两种:极恶的俗,为恶俗,是一种充满世俗气息的俗,追求地位、虚荣,让闪闪发光的珠宝堆满全身、让金钱的味道占领灵魂,这便为恶俗.
而世间另有一种极善的俗,不刻意追求所谓的“高雅”,也不刻意避免被人视作“世俗”,只是顺其自然、心融于天,率性而为却不放耸,心法自然而无人为.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十分普通,普通到看起来“俗”的地步,但又因其自然和谐而十分特殊,以至有“雅”的味道,是为“大俗大雅”也!
第4个回答  2022-01-07
诗是最雅的艺术又是最俗的艺术,为什么会如此?因为诗是很少依赖他人景地事务的,诗是最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人的思想感情与人的其它心理比与物的特性比更高雅,思想感情在人事物中是最高雅的。直比曲高雅,最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比较为直接和间接抒发思想感情更高雅。
诗更多的专注作者自身,这种专注简化单一会深化某些东西,这专一的深化会使自然规律更多的体现。为什么会更多的体现?因为人事物都离不开自然规律,人事物中有自然规律,当文字不散漫不多顾及表面现象只多寻内里的时候,那无时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就会多显现出来,自然规律就会更多的限制着文字,从而诗有音乐般起落循环的节奏,有明显的平仄的声,有近音的韵,这是自然规律在文字这信息物质中的体现,文字越专一越合思想样式表达越直接它的自然规律性也就越高。
自然规律有相似之变,自然规律有事物起伏式发展和周而复始的变化,这相似之变,这起伏式发展和周而复始的变化是最为常见的,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俗的。
俗语最通顺,语言通顺是俗,诗的语言是最通顺的语言,此话可有依据?依据是有的,论语言通顺,它含有声音顺耳内容顺心二个方面,诗的语言象音乐象蝉鸣,诗比其它文体更顺,诗是最直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它很少受外物表面形式局限,话可这么说也能那么说的程度比其它文体高,语言顺畅容易有,也能更顺畅。
这里单就诗的内容说它是最俗的文体,今人看古诗比古文好懂。一条谚语在未成谚语前是口头相传的,口头相传的谚语大多是对偶句象古诗,谚语是俗语,谚语最象古诗,古诗最象谚语,诗比其他文体更俗,诗可做到更俗,不是每一首诗都是俗的,诗可更俗,世上有比其它文体更俗的诗,比如儿歌民歌歌词,比如打油诗,比如顺口溜。
再说,诗的内容离不开诗的形式,诗的形式上的俗加上诗的内容上的俗,便成诗比其它文体更俗,诗是最俗的艺术,诗是最雅的艺术又是最俗的艺术。
诗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大雅,诗的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平淡,平谈是大俗。俗到极致便成雅,雅到极致便有俗。好诗是大雅又大俗的。高雅,人不识,不成高雅。诗写得让人不好懂,以陌生化故作高深不是雅,雅的应是美的,让人读着受苦的诗不美也不雅。好花要绿叶扶,高雅需要俗语帮衬才成高雅,俗语更明高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