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

如题所述

这就是“反斜面坑道口”在防御作战中的厉害之处,其实在上甘岭战役打响的第一天,我军驻防的两个山头:537.7和597.9高地,表面阵地即告全部失守,因为美军的炮火和空中打击实在强度太高,两座山头都被削去了一米以上,在这种强度的火力覆盖之下,没有什么人能够在表面阵地上生存下来,战壕和散兵坑已然毫无用处。

先说一下“范佛里特弹药量”,其实提问是有暇疵的,这个名词生成于1951年5月的第五次战役期间,是指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在反击作战中,为了贯彻李奇微的火海战术,疯狂地动用各种火力,造成弹药消耗量超过美军规定限额的五倍以上,遂被记者们讥讽为“范佛里特弹药量”。而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的“边谈边打”期间,范佛里特已经升任联军司令,并不直接指挥作战了。

但是在此之前,作为战线对峙期的最主要手段,志愿军在两个山头都挖掘了坑道,并且主坑道口全部是开在山体反斜面的,也就是朝向我军后方的一侧,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在537.7高地上就挖掘了三条大坑道和八条小坑道,最大的一条坑道呈“F”形,注意这两道横就是出口方向,它们全部面向上甘岭地区的主峰五圣山方向,而那里是我军的主阵地。

表面阵地失守后,幸存的指战员立即转入坑道,比如战斗骨干八连就撤进了“F”形坑道。而当美军兴高采烈地冲上山来时,却发现消灭坑道里的志愿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坑道顶部实施攻击呢,上面的石灰岩层厚达35米,炮弹炸弹根本无用,只能采取挖掘竖井的办法进行爆破,而打通35米的岩层谈何容易?从主坑道口进攻呢,美军就完全暴露在我军后方炮群的火力覆盖之下。

尽管美军第7师的炮火很猛(300门大口径火炮),志愿军第15军集中的炮兵也是不弱,上甘岭战役10月14日打响,到10月19日秦军长就调来了44门重炮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所以美军每次试图从反斜面进攻或者破坏坑道口,必遭五圣山方向我炮群的猛烈杀伤,再加上坑道里面的指战员死守坑道口,所以美军攻击多次也不能得手。于是形成了美军占领山头、我军据守下面坑道的奇特战场格局。

于是挨炸的可就是美国兵了,而志愿军也不可能让敌人舒舒服服呆在上面,每隔两到三天肯定在晚上冲出坑道进行反击,再把美国人赶下山去。尔后到了白天,美军再调兵反扑,于是志愿军再撤回坑道,如此往复,双方的战斗伤亡一步步激增,这两个高地就成为了“绞肉机”。当然美军深知,若想彻底控制这两个高地,就必须把脚下的志愿军从坑道里逐出去,如果逐不出去,那就企图把战士们困死、饿死或者渴死。

所以美军的炮兵和山头上的大批机枪,开始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五圣山主阵地到坑道口的补给线,试图彻底截断我坑道守军的粮食、弹药、饮水和援兵的进入通道。在美军变态级别的火力封锁下,各坑道口面前的区域都成为了“死亡地带”,比如第15军军部警卫连奉命增援坑道以坚持斗争,96名干部战士最终只有24人冲进了坑道,其它全部牺牲在火力封锁带上。

更严重的问题是坑道里缺粮断水,上甘岭战役前后打了40天,战士们携带的干粮早已经吃光,而坑道里又没有水源,所以战士们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第15军以及第44师的辎重兵和民工们,冒着密集的火力和巨大的牺牲支前,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冲过火网进入坑道,可谓九死一生,所以才有了“送进一个苹果记一次二等功”的战场奇闻,这是由特殊的战争形式所决定的。

美国人一直不死心,采用在坑道上方挖井爆破、用巨石堵塞坑道口、飞机低飞扫射、甚至直接去坑道口安炸药的手段,必欲除之而后快。我44师为此特地将山炮前移,专打接近坑道口实施作业的美军,在内外的配合下,坑道里的我军终于坚持了下来,并且在后方支援下,通过不断的反突击和袭扰行动,大量杀伤美军,十天下来美第7师战斗兵员伤亡高达2000人,实在熬不住撤了下去,无耻地换上南韩第2师。

韩军的战法与美军没什么区别,期间炸塌了几段坑道,也用巨石堵住几个坑道口,但都被我军一一化解,及至志司调来的第12军部队增援到位后,联手第44师再次实施大规模反击,又把敌人赶下山去。然后韩军再反扑再被打退,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表面阵地争夺和反复易手达到59次,而英勇的志愿军共打退了敌人大小冲锋900多次,美军发射炮弹190万发,我军是40余万发。

战至1952年11月24日下午,美韩军慑于巨大的伤亡,终于放弃了进攻,上甘岭战役以我军最后胜利而告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因为上甘岭很多地方都是山体,再加上志愿军的通道非常坚固。因此才能守得住上甘岭。
第2个回答  2020-12-07
上甘岭之所以能守得住是因为上甘岭那个地势易守难攻,而且解放军战士顽强拼搏,视死如归。
第3个回答  2020-12-07
因为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志愿军是靠着人海战术获胜的,再多的炸药也炸不完所有人。
第4个回答  2020-12-07
因为人民志愿军坚定的信念,誓死保卫国家,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才能守得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