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将领最害怕的四字命令,一旦收到,战争便输了一半,这是哪四个字?

如题所述

解放战争正式打响后,前期我军因兵力弱势,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不过,随着战争的深入,我军始终坚守“歼灭战”的理念,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因而此消彼长之下,我军反而越战越勇、越打越多,而在各个战场上,蒋介石的部队却越发的捉襟见肘。





随着国军在胶东取得的胜利,蒋介石兴奋地宣布三大目标基本实现,不过,事实上,此时国共的兵力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的历次攻坚战中,国军中有一个极为常见的命令,只要这个命令被发出,不久之后,这支国军部队就会被全部歼灭。事实上,这个命令正是蒋介石常用、也是战区将领常用的“固守待援”。

显然,所谓“固守待援”,指的是要防守的将领固守阵地,等待援兵,在解放战争后期,这个命令堪称是一个“烂大街”的存在。比如,在一九四七年十月份,我军开始进攻石家庄,这是战略反攻以来,我军第一个进攻的国统区大城市。之所以选择进攻石家庄,主要是因为石家庄此时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东南西北都已成为了解放区,进攻石家庄,我军势在必得。





驻防于石家庄的国军部队,乃是刘英的三十二师,刘英接到我军即将攻城的消息,预感自己守城兵力不足,难以守住。刘英决定向蒋介石请援,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并没有等来肯定的答复,而是收到一封四个字的电文,“固守待援”。刘英不禁感到颇为安慰,遂积极整顿城防,战斗打响后,我军攻城部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攻进了石家庄城内,直到刘英成为俘虏的那一刻,他都没能等来蒋介石的援兵。

“固守待援”,这个像魔咒一般的命令,宣告了石家庄战役的败局。事实上,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固守待援”这个命令十分常见,甚至于如雪花一般出现于国军的命令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但凡是接到“固守待援”命令的部队,没有一支部队能够取得战斗的胜利的。举个例子,孟良崮战役战役打响后,整编七十四师被华野大军包围,师长张灵甫急电蒋介石,请求援军。蒋收到整编七十四师被围的消息后,回电让张灵甫“固守待援”。





不过,尽管蒋介石下令汤恩伯、李天霞等人派军增援张灵甫,然而由于这些国军将领互相猜疑,且李天霞本就与张灵甫有嫌隙,故意拖延时间,未能及时增援张灵甫,结果使国军一个整编师的部队在孟良崮被全部歼灭,张灵甫也在战火中被击毙。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李天霞等人的部队,距离孟良崮仅仅几公里,我想,当时张灵甫一定感到一阵心寒,他没有想到,兄弟部队竟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全军覆没。

陈林达,黄埔四期生,解放战争中担任新五军军长,一九四七年十二月,陈林达率领新五军在沈阳周围执行陈诚的“驱逐行动”,不料被我军包围于公主屯。陈林达急向东北行辕主任陈诚派兵支援,陈诚马上电令新五军“固守待援”,在陈诚看来,新五军数量庞大,作战能力出色,他不相信我军可以吃掉这支部队。





不过,后来的结果证明,“固守待援”这个命令造成了新五军的全军覆没。新五军此前并未带上充足的粮草,士气低落,由于阵地被不断压缩,陈林达最后只能呆在一个村庄里。在这种形势下,陈诚竟然还在犹豫部队是固守还是撤退,这也让新五军错过了突围的最佳时机,不久后我军向新五军发起总攻,新五军自此全军覆没,自军长陈林达以下的军官,全部成为了俘虏。

显然,不管是石家庄战役、孟良崮战役,还是公主屯战役,它们都是在“固守待援”这一命令中的牺牲品。纵观整个解放战争史,这样的战例太多了,那么为什么国军一旦下达固守待援的命令,部队就难逃灭亡的命运?





我想,原因可能有三点,其一,下级对上级指令的盲从或者说是过度依赖,不能随机应变;其二,国军过于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国军派系众多,一盘散沙,各怀鬼胎,不能及时地增援兄弟部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