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造成下肢神经损伤常见症状?

如题所述

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1、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疼痛:捆扎时间过长,易出现受压部位以下肢体疼痛,这是由于肢体缺血及局部压迫造成的。且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后水肿,解开止血带后,疼痛更加剧烈。

皮肤损伤:使用止血带部位直接压迫皮肤出现皱褶,可引起皮肤水疱和挤压、甚至坏死。

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神经麻痹:肢体止血带平面以下神经功能障碍,这是止血带应用不当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捆扎时间过久或压力过高,造成患者应用止血带部位以下的神经受到过度挤压,导致神经失能。若使用压力过大,即使应用时间较短,同样造成神经麻痹。

2、止血带损伤的其它危害

再灌注损伤:止血带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

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筋膜间隔区压力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并在此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冷天)或1小时慢慢解开、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止血带,因为上好的止血带能把远端肢体的全部血流阻断,造成组织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死。

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止血带只能用于捆扎四肢,绝不要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

也不要用其他的物品覆盖,不要遮住捆扎在肢体上的止血带。如果你不得不把患者一个人留在营地中,在他的头,用签字笔或者是口红,写上捆扎的时间和工具箱的位置。

检查血液的循环情况。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应该松开布带,否则时间一长,会引起组织坏死。

出于同样的原因,不能长时间的利用止血带捆扎肢体,除非是在施行动脉结扎手术的时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一般止血时,应先尝试直接是压法,然后是用施压位点法,直到使用在伤口处保持直接施压的方法。如果伤口位于肢体的末端,可以将伤处抬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下肢神经损伤的症状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股神经损伤,可出现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伸直障碍或伸膝无力等;二、坐骨神经损伤,又可分为胫神经损伤和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可表现为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及足底皮肤感觉障碍等;而腓总神经损伤则表现为足背伸、外翻功能障碍,呈足下垂畸形等。若足部出现不适,应及早就医检查
下肢神经损伤的表现,根据病因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如果下肢的神经损伤是因为腰部或者是胸部的外伤引起的下肢的不全性的瘫痪,有的患者表现为双下肢的肌力的减退,早期会出现肌张力的减低。有的患者会出现感觉的障碍,比如深感觉的障碍和浅感觉的障碍。也有的患者到后期会出现肌张力的增高、阵挛。如果下肢的神经损伤是完全性的横断性的损伤,那么会出现双下肢的活动的障碍,表现为双下肢的瘫痪,肌张力的减低,各种的反射和感觉均消失。
第2个回答  2020-10-14
预防和纠正休克 合适的卧位 失血性休克(中凹卧位) 骨折(患肢抬高) 胫后动脉、胫前后静脉损伤 加强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 严密检测生命体征(术后每5min测量1次血压,直至休克纠正)、中心静脉压,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出入量. 2、患肢微循环、切口负压引流量及辅料渗液情况? 床边备止血带,每6h观测1次术肢血运、皮肤张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密切观察引流量及切口辅料渗血情况,注意颜色、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小腿止血法 一般压迫 指 压 止血带 患者患肢能维持正常的组织灌注,皮肤温度和颜色正常,感觉好,末梢动脉搏动有力。 3、有感染的危险: 与伤时伤口暴露,抵抗力下降有关 检测病人有无感染症状和体征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加强伤口护理 增强抵抗力 VSD负压引流术 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革新。 优点 (1)引流物经泡沫材料与引流管隔开,不易堵塞管腔,引流通畅。 (2)防止细菌入侵,预防换药和引流导致的污染与感染,保持持续的高负压状态。 (3)引流区内“零聚积”,防止感染扩散和毒素吸收。 (4)促进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 (5)减轻病人的痛苦、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6)操作简单易行,可床旁进行。 观察局部皮肤、VSD敷料及引流情况 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患肢可用垫圈间断抬空,保持皮肤完好。 观察冲洗情况,准确记录冲洗液、引流液的量和性质,保持冲洗通畅,如遇冲洗不畅时,应告知医生立即解决。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防止发生负氮平衡) 病人骨或组织未出现感染症状,恢复良好 4、疼痛: 与肢体毁损伤、术后频繁换药有关 毁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创伤,疼痛是主要的伴随症状,疼痛控制是毁损伤治疗的重
第3个回答  2020-10-14
1、感觉功能障碍是下肢神经损伤,所会造成的一种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不适、下肢麻木、刺痛、束带感等等;甚至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或者是消退的情况。
2、下肢神经损伤的发生,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肌张力低下的症状。
3、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第4个回答  2020-10-14
止血带
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长条扁平型,伸缩性强。 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
中文名
止血带
外文名
tourniquet
快速
导航
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产品分类
一性次止血带一般为为天然像胶制成,呈宽扁型。以条为单位,独立单一包装居多,护理人员使用极不方便,每次使用前须拆解包装、高频次的使用导致工作效能大大降低,不乐意使用。已面市的最新锁扣式连抽式一次性止血带,是将多个止血带放入一包装盒内,各个止血带之间通过锁扣连接,可以达到连续抽取的目的。
使用方法
原理概述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相似回答